关于叶圣陶童话故事大全免费阅读的信息

2023-02-04

本文目录一览:

叶圣陶的故事

叶圣陶小时侯的故事

叶圣陶, 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府悬桥巷的一个平民家庭,圣陶是他的字。

叶家开着一爿叫做“协记”的小布店,位于悬桥巷口。

叶圣陶的父亲叶仁伯,是“吃知数饭的”,即经管账务,平常人家称呼他“账房”或“账房先生”。他主要是替一位姓吴的地主家收租子,另外,一些大户人家逢到婚丧喜庆之事,也请他去临时料理账务。叶圣陶家里除了父母亲和两个妹妹之外,还有祖母和外祖母,全家七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微薄的收入来维持,日子过得还是有点紧巴的。不过,尽管如此,衣食问题还是可以无忧的。叶圣陶的父亲为人厚道,办事笃实,品行端正,母亲心地善良,尽心持家,克勤克俭。父母的品德深深地影响了叶圣陶,他心里想着要像父母一样做人。

儿时的叶圣陶,很得父母的宠爱,因为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子,所以父母对他抱有很大的希望。他们盼着儿子日后靠着科举能够飞黄腾达、荣宗耀祖。叶仁伯为了使儿子求得功名,让叶圣陶三岁时就开始识字、练字,到六岁那年,叶圣陶识字已有三千左右,字也写得相当漂亮。朱氏识字不多,但满肚子装着世代流传下来的谜语、诗歌、儿歌,经常说给儿子听。我国苏南地区流传的谜语,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叶圣陶猜谜语时兴致很高,从中得到了智慧的启迪。那些诵读起来悦耳动听的古代诗词,辞采华茂,言简意丰,叶圣陶能够背出很多。尤其是儿歌,形象生动,想象奇妙,韵律优美,把叶圣陶给迷住了,他时常挂在嘴上哼唱,唱得眉开眼笑。如“萤火虫,夜夜红;飞到西,飞到东………‘摇呵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还有饼儿,还有糕”等等,实在富有情趣,难怪叶圣陶乐得心动神摇了!

戊戌变法后的那一年(1899年),叶圣陶六岁的时候,父亲送他进私塾读书了。塾师是当地有点名气的黄先生,文笔很好。叶仁伯把儿子托付给这样一个远近闻名的长者,是十分放心的。父亲对儿子的要求很严,放学回家后就督促他温习功课,还要背书,立下了“弗熟不得进膳”的家规。所好叶圣陶学习自觉,记忆力又强,并没有出现因书背不出而吃不成饭的事情。在黄先生那里,叶圣陶读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过了一年以后,叶圣陶又到了悬桥巷东南端的顾家花园,跟随一位名叫张承胪(字元冲)的老先生读《四书》、《诗经》、《易经》。张先生教书,认真到了一丝不苟的程度,对学生督责极严。他规定学生对所学内容要读熟背诵,否则就动用戒尺施以体罚。叶圣陶在学习上丝毫不敢懈怠,用心读书,背诵都能上口。

叶仁伯勉励儿子熟读圣贤书,但由于家境寒苦,他不主张像富户人家那样把子弟关在书房里“一心只读圣贤书”,而认为带孩子出去跑跑,熟悉社会和认识社会上的种种人和事是务实的。“不识字好过,不识人难过”。叶仁伯抱着这种传统观念,让儿子跟着他出门到亲戚家拜年、贺寿、吃喜酒,清明节到乡下上祖坟,秋天到乡下看收租子。这一切大大地开阔了叶圣陶的眼界,使他无形中受到人情事理的熏陶。叶圣陶童年时代,就领略了苏州民风民情的淳朴,也孕育了关心民间疾苦的缕缕情思。叶圣陶自幼生活在文化氛围很浓的吴地,远山近水、亭台楼阁、斋堂殿馆、庙院庵祠,甚至连城里的路名,都有来历;哪怕是一块匾额、一个牌楼、一座桥梁,都有传说。父亲总要带他去看,说给他听,而且回家后还要求他回忆参观时的先后次序,作类似日记的记录,作为“开笔”之前的写作训练。

叶圣陶到了八岁时起,就“开笔”作文了。老师出的题目是《登高自卑说》,作文之前,向他提示“这应当说到为学方面去”。叶圣陶依照老师的吩咐,共写了八十多字。老师看到他写的毛笔小楷字方方正正,文句又晓畅流利,说理通达,便不断地称赞,特别是对文章的结尾“登高尚尔,而况于学乎”感到满意,情不自禁地在“尔”和“乎”这两个字的旁边,用红笔划了两个圈。叶圣陶高兴地把作文本带回家给父亲看,父亲见儿子敏悟好学、天资聪明,笑得十分开心。经过近两年的刻苦学习,叶圣陶大有长进,居然能够写出三百字以上的经义史论或时务策论的文章了。父亲急迫地希望儿子赶快成长,又将叶圣陶送进了另一所私塾,以便学得更好,能够考上秀才。父亲教育他要如他在《登高自卑说》里所说的那样,拿出登高的毅力去对待学习。叶圣陶明白父亲的企盼,决心勤学奋进。

父亲为了使儿子增长些文学知识和历史知识,带他到茶馆听说书、听昆曲。叶圣陶小时候听了不少的书,小书像《珍珠塔》、《描金凤》、《三笑》、《文武香球》,大书像《三国志》、《金台传》、《水浒》、《英烈》。这些大书小书,他有的不只是听了一遍,最多的听过三四遍。说书的,挥舞着纸扇,拍打着醒木,把故事说得活灵活现,各种人物的声音模仿得逼真酷肖,突显了不同的性格。听到精彩处,叶圣陶常常被悲欢离合的情节牵引得不能自已。他时而因悲愤难抑表现出痛苦的神情,时而因喜悦洋溢舒展出快慰的笑容,他完全陶醉于其中了。叶圣陶更喜欢听昆曲,那典雅的曲辞、优美的音节,那时而清柔温润、时而凄怆沉郁、时而高昂雄壮、时而哀伤感叹的曲调,抓住了他的心灵,让他百听不厌,甚至想到要去当昆曲演员。苏州地域文化的熏育,使他提高了艺术审美的能力。父亲为他提供的这另一种教育的课堂,让他学到了在哪一所私塾也学不到的知识,培养了他观察现实社会的眼力。叶圣陶的父亲把家庭、私塾和社会结合起来,这种教育方法是很开明的,使孩子受益不浅。

叶圣陶六年光景的私塾生活过去了,他的人生将由童年跨入另一个阶段。

1906年,以苏州长洲县、元和县、吴县三县县名的第一个字合成命名的“长元吴公立高等小学”创办起来了,叶圣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这所学校。

这所小学的教师大多是才从日本回国的留学生,有教唱歌和历史的章伯寅先生,有教国文的朱遂颖先生,有教博物和算学的龚赓禹先生,有教英文的杜安伯先生,等等。他们热心于新的教育事业,讲课动听入耳,显示了开阔的知识面,叶圣陶听得津津有味。他从老师谈论的革命思想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的领悟。章伯寅先生在课堂上教育学生说:“地不离人,人不离事。欲论人事,必先知地理。要爱国就得先爱乡土,晓得乡土的山川史地、名人伟业;要爱国就得先晓得我国的自然地理、历代英杰。”叶圣陶心领神会,咀嚼着老师所讲的这些爱国大义。他懂得了要把爱国与爱家乡这块土地上的山川草木结合起来,要了解与熟悉历代名人英杰创造伟业的历史。老师寓革命思想教育于知识的传授之中,如清泉滋润了叶圣陶的心田,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叶圣陶的童话作品有哪些?

1、《稻草人》是叶圣陶1922年发表的中国现代童话。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展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苦难。该作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之一。

2、《古代英雄的石像》,作者叶圣陶。在叶圣陶的《稻草人》英文版(The Scarecrown)叶圣陶序中,说“《古代英雄的石像》这篇东西同中国读者见面以来,很有些老师和同学为了它写信来。他们依据各自的看法,问我故事的意思是否如他们所言。

3、《聪明的野牛》,作者叶圣陶。这篇童话主要讲了一群生活在森林中的野牛,收到了生活在城市中的牛的邀请,希望他们能到城市中游玩。

于是,那群野牛推选出了一位较聪明的牛去城市先体验一下。那头牛到了城市,生活了几天。发现了人类养牛的最终目的是吃牛。那头牛便把这件事告诉了城市中的牛,并让它们一起逃跑。最后,那生活在城市中的牛去了森林,永远的生活在了那。

4、《玫瑰和金鱼》选自《叶圣陶童话》,童话中通过玫瑰与金鱼的故事来启示人生的一些哲理。在这个故事里,青年和女郎都是玫瑰和金鱼认为的好人。

他们对它们全心地爱护,给了它们一段快乐的岁月,但是当青年和女郎遇到自己认为更值得的事物时,却毫不犹豫把自己精心照顾的东西当做了送给对方的礼物。

5、《月亮姑娘的亲事》,作者叶圣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会给别人带来快乐,可重要的是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才不会迷失自己。

叶圣陶写过哪些童话故事

叶圣陶写过的童话故事有:《小白船》、《一粒种子》、《旅行家》、《含羞草》、《玫瑰和金鱼》、《月亮姑娘的亲事》、《快乐的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叶圣陶的第一篇关于儿童文学的学术论文题作《儿童之观念》,批评了中国儿童受到的坏影响。

事实上,叶圣陶是20世纪20年代第一位写童话的作者。他的作品《稻草人》于1923年出版。 这部儿童读物在许多青少年当中极受欢迎。另一个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讲述了一块石头被雕刻成英雄的形象。这个简单易读的故事背后的寓意是嘲笑专家的傲慢自大与人们的麻木。

扩展资料

《古代英雄的石像》赏析:

本文的故事情节主要靠对话展开,人物的思想性格主要通过对话来表现,作品的中心思想也主要是通过对话揭示的,双方的对话在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比如石像的性格就是在与小石块的对话中表现出来的。他因为自己有“特殊的地位”而大摆其“骄傲的架子”:“我高高在上是应当的,你们在我下面垫底,就你们的身份说也是应当的。”

他甚至狂妄地宣称:“如果你们想跟我平等,就先得叫地跟天平等。”真是不可一世,这是何等的狂妄。但是当他遭到小石块的还击,听到全体石块要把他扔下去时,他吓坏了,“暂时忘了自己的尊严”,“用哀求的口气”提出请求,前倨而后恭,暴露了石像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性格特征。

叶圣陶有什么童话作品

叶圣陶童话的作品有: 《稻草人》《旅行家》《小白船》《古代英雄的石像》《一粒种子》《皇帝的新衣》《玫瑰和金鱼》《月亮姑娘的亲事》《含羞草》《快乐的人》《芳儿的梦》等等。

叶圣陶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主要奠基人,在新文学运动初期,叶圣陶便创作了较为可观的儿歌、儿童诗、儿童小说、童话、儿童剧本等作品,一改中国早期儿童文学主要依靠国外作品编译、重述的面貌。

扩展资料:

叶圣陶创作的儿童诗、儿童小说、童话等类别的儿童文学作品,具有明显的儿童文学自觉,改变了早期儿童文学作品技巧粗疏、内容简单、依赖模仿的弱点,具备了较为成熟的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艺术范型。

同时,叶圣陶试图运用教育手段与文学方式,去呼唤与塑造理想个体的生成,希冀儿童成长成为全新的新人,在儿童身上寄予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期盼,在文字中完成叶圣陶对于乌托邦理想国的建设,而儿童文学文本则是他承载文学与教育理想的实践场域。

通过文本,也潜在地反映了叶圣陶儿童文学活动背后,关于重构儿童到重构现代国民的诉求,通过叶圣陶的儿童文学活动,能进一步看到中国儿童文学与民族建构间的关联。

叶圣陶读本童话故事(要文章)

叶圣陶《小白船》

一条小溪是各种可爱的东西的家。小红花站在那儿,只顾微笑,有时还跳起好看的舞来。绿色的草上缀着露珠,好像仙人的衣服上的珍珠,照得人眼花。水面上铺着青色的萍叶,矗起一朵朵黄色的萍花,好像热带地方的睡莲——可以说是小人国里的睡莲。

小鱼儿成群地来来往往,细得像绣花针,只有两颗大眼珠闪闪发光。青蛙老瞪着眼睛,不知守在那儿干什么,也许在等待他的好朋友。

水面上有极轻微的声音,是鱼儿在奏乐,他们会用他们的特别的方法,奏出奇妙的音乐来:“泼刺……泼刺……”好听极了。他们邀小红花跟他们一起跳舞;绿萍要炫耀自己的美丽的衣服,也跟了上来。小人国里的睡莲高兴得轻轻地抖动,青蛙看呆了,不知不觉随口唱起歌儿来。

小溪上的一切东西更加有趣更加可爱了。

小溪的右岸停着一条小小的船。这是一条很可爱的小船,船身是白的,它的舵和桨,它的帆,也都是白的;形状像一支梭子,又窄又长。胖子是不配乘这条船的。胖子一跨上船,船身一歪,就掉进水里去了。老人也不配乘这条船。老人脸色黝黑,额角上布满了皱纹,坐在小船上,被美丽的白色一衬托,老人会羞得没处躲藏了。这条小船只配给活泼美丽的小孩儿乘。

真的有两个孩子向溪边走来了。一个是男孩儿,穿着白色的衣服,脸色红得像个苹果;一个是女孩儿,穿着很淡的天蓝色的衣服,脸色也很红润,而且更加细嫩。他们俩手牵着手,用轻快的步子穿过了小树林,来到小溪边上,跨上了小白船。小白船稳稳地载着他们两个,略微摆了两下,好像有点儿骄傲。

男孩儿说:“咱们在这儿坐一会儿吧。”

“好,咱们看看小鱼儿。”女孩儿靠船舷回答。

小鱼儿依旧奏他们的音乐,青蛙依旧唱他的歌。男孩儿摘了一朵萍花,插在女孩儿的辫子上。他看着笑了起来,说:“你真像个新娘子了。”

女孩儿好像没听见,她拉了拉男孩儿的衣袖,说:“咱们来唱《鱼儿歌》,咱们一同唱。”

他们唱起歌儿来:

鱼儿来,鱼儿来,

我们没有网,我们没有钩儿。

我们唱好听的歌,

愿意跟你们一块玩儿。

鱼儿来,鱼儿来,

我们没有网,我们没有钩儿。

我们采好看的花,

愿意跟你们一块玩儿。

鱼儿来,鱼儿来,

我们没有网,我们没有钩儿。

我们有快乐的一切,

愿意跟你们一块玩儿。

歌还没唱完,刮起大风来了,小溪两岸的花和草,跳舞的拍子越来越快了,水面上也起了波纹。男孩儿张起帆来,要乘风航行。女孩儿掌着舵,手按在舵把上,像个老船工。只见两岸的景物飞快地往后退,小白船像一条飞鱼,在小溪上一直向前飞。

风真急呀,两岸的景色都看不清楚了,只见一抹一抹的黑影向后闪过。船底下的水声盖过了一切声音。帆盛满了风,好像弥勒佛的大肚子。小白船不知要飞到哪儿去!两个孩子着慌了,航行了这许多时候,不知到了什么地方。要让小白船停住,可是又办不到,小白船飞得正欢哩。

女孩儿哭了,她想起她的妈妈,想起她的小床,想起她的小黄猫,今天恐怕都见不着了。虽然有亲爱的小朋友跟她在一起,可是妈妈,小床,小黄猫,她都舍不得呀。

男孩儿给她理好被风吹散的头发,又用手擦她流下来的眼泪。他说:“不要哭吧,好妹妹,一滴眼泪就像一滴甘露,你得爱惜呀。大风总有停止的时候,就像巨浪总有平静的时候一个样。”

女孩儿靠在他的肩膀上,哭个不停,好像一位悲伤的仙女。

男孩儿想办法让船停住。他叫女孩儿靠紧船舷,自己站了起来,左手拉住帆绳的活扣,右手拿着桨,他很快地抽开活扣,用桨顶住岸边。帆落下来了,小白船不再向前飞了。看看岸上,却是一片没有人的旷野。

两个孩子上了岸。风还像发了狂似的,大树摇得都有点儿累了。女孩儿才擦干眼泪,看看四面没有人,也没有房屋,眼泪又像泉水一样涌出来了。男孩儿安慰她说:“没有房屋,咱们有小白船呢。没有人,咱们两个在一起,不也很快活吗?咱们一同玩儿去吧!”

女孩儿跟着他一直向前走。风吹在身上有点儿冷,他们紧紧靠在一起,互相用手搂住腰。走了几百步远,他们看见一棵野柿子树,树上熟透的柿子好像无数的玛瑙球,有的落在地上。女孩儿拾起一个,掰开来一尝,甜极了,她就叫男孩儿也拾来吃。

他们俩坐在地上吃柿子,把一切都忘记了,忽然从矮树丛里跑出一只小白兔来,到了他们跟前就伏着不动了。女孩儿把他抱在怀里,抚摸他的柔软的毛。男孩儿笑着说:“咱们又有了一个同伴,更不寂寞了。”他掰开一个柿子喂给小白兔吃,红色的果浆涂了小白兔一脸。

远远的有个人跑来了,身子特别高,脸长得很可怕。他看见小白兔在他们身边,就板起了脸,说他们偷了他的小白兔。

男孩子急忙辩白说:“他是自己跑来的。我们喜欢他。一切可爱的东西,我们都爱。”

那个人点点头说:“既然这样,我也不怪你们。把小白兔还给我就是了。”女孩儿舍不得,把小白兔抱得更紧了,脸贴着他的白毛,好像要哭出来了。那个人全不理会,伸手就把小白兔夺走了。

这时候,风渐渐缓和了。男孩儿想,既然遇到了人,为什么不问一问呢。他就问那个人,这儿离家有多远,该从哪条河走。那个人说:“你们家离这儿二十多里呢,河水曲折,你们一定认不得回去的路了。我可以送你们回去。”

女孩子快活极了,她想:这个人长得可怕,心肠原来很慈善,就央告说:“咱们快上船吧,妈妈和小黄猫都在等着我们呢!”

那个人说:“这可不成。我送你们回去,你们用什么酬谢我呢?”

男孩子说:“我送给你一幅美丽的图画。”

女孩子说:“我送给你一束波斯菊,红的白的都有,真好看呢!”那个人摇头说:“我什么也不要。我有三个问题,你们能回答出来,我就送你们回去;要是答不出来,我抱着小白兔就管自走了。你们愿意吗?”

“愿意!”他们一同回答。那个人说:“第一个问题,鸟儿为什么要唱歌?”

“他们要唱给爱他们的人听。”女孩儿抢先回答。

那个人点点头说:“算你答得不错。第二个问题:花儿为什么香?”

男孩儿回答说:“香就是善,花是善的标志。”

那个人拍手说:“有意思。第三个问题是,为什么你们乘的是小白船?”

女孩儿举起右手,好像在课堂上回答老师似的:“因为我们纯洁,只有小白船才配让我们乘。”

那个人大笑起来,他说:“好,我送你们回去。”

两个孩子高兴极了。他们互相抱着,亲了一亲,就跑回小白船。仍旧是女孩儿掌舵,男孩儿和那个人各划一支桨。女孩子看着两岸的红树、草屋、田地,都像神仙的世界,更使她满意的是那只小白兔没有离开她,这时候就在她的脚边。她伸手采了一支蓼花让他咬,逗着他玩儿。

男孩儿说:“没有这场大风,就没有此刻的快乐。”女孩儿说:“要是咱们不能回答他的问题,此刻还有快乐吗?”那个人划着桨,看着他们微笑,只不开口。

等到小白船回到原来停泊的地方,小红花和绿叶早已停止了跳舞,萍叶盖着睡熟了的小鱼儿,只有青蛙还在不停地唱歌。

叶圣陶写的的童话故事有哪些?

叶圣陶写的的童话故事有:《小白船》、《一粒种子》、《旅行家》、《含羞草》、《玫瑰和金鱼》、《月亮姑娘的亲事》、《快乐的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叶圣陶(1894.10.28~1988.2.16),原名叶绍钧,字秉臣,笔名有叶陶、 圣陶、桂山等。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中国第一位童话作家。出版了中国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

《叶圣陶代表作:稻草人》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作者叶圣陶也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茅盾这样评价叶圣陶:你要从他作品中寻找惊人的事,不一定有;然而即在初无惊人处,有他那种净化升华人的品性的力量。

扩展资料:

1、《稻草人》是2008年华夏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叶圣陶。

有一个老妇人,她的田里有个稻草人,稻草人为她看守稻田。可是,蛾子在叶子上面下了子。老妇人没看到叶子卷起来了。肉虫把稻子全吃了,稻草人给老夫人警告,可妇夫人不知道。稻草人看到渔妇和鲫鱼很可怜,自己又不能帮他们,就伤心的倒下了。

《稻草人》这篇童话就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 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

2、《古代英雄的石像》这篇童话写了石块从被雕成英雄石像到最后被摔碎的故事。

石像本来是被雕成了一位英雄,受到市民的敬仰和尊重,但它却因此而骄傲起来,甚至看不起曾经和自己是一块石头的那些小石块,因为它们现在被凿成了小石块,铺在自己的底下做了石基。它向小石块们炫耀自己,却受到小石块的反唇相讥。

是它自己醒悟了,还是小石块们不甘心被垫在底下了呢?作品没有说,但石像终归是倒了下来,摔成了碎石。市民们虽然有些惋惜,但很快就把它们收在一起,铺成了一条小路。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故事,讽刺了那种骄傲自大、脱离群众的人,说明人们只有彼此平等地结合在一起,脚踏实地做实事,生命才有意义。

3、《玫瑰和金鱼》这篇童话写了一个帅气的小伙子养了一株玫瑰,每天对玫瑰精心照顾,玫瑰开出了美艳的花朵,认为青年是真心爱自己。

身边的老桑树劝她不要这么想,世界上没有单只为了爱的爱护,玫瑰不听老人的劝阻,认为老人是坏人。一个美丽的女郎养了一条金鱼,每天给金鱼喂食,把它养在院子里的池子里,每天和它聊天,金鱼生活的自由自在,无比幸福,认为女郎是真心爱自己。

身边的老母羊让它不要说痴话,世上没有不望报酬的赏赐。金鱼不想听老母羊的话,认为老母羊是坏人。后来青年和女郎相恋了,为了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喜爱,青年剪下了玫瑰花送给了女郎,女郎捉起了金鱼送给了青年。玫瑰离开了土壤,鱼儿离开了池塘,很快他们就在伤心欲绝中死掉了。

4、《小白船》这篇童话写了在一条小溪的右岸停着一条小白船。船上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行驶中他们快乐地唱起了《鱼儿歌》。

这时,突然刮起了大风,他们掌舵失控被飘到了一个不认识的地方,他们迷路了。正在这时他们遇到了一个长得很可怕的男人,那男人要求他们回答三个问题,回答对了就可以送他们回家。“第一个问题,鸟儿为什么要唱歌?”那人问。“他们要唱给爱他们的人听。”女孩抢先回答。

那个人点点头说:“算你答得不错。第二个问题:花儿为什么香?”男孩儿回答说:“香就是善,花是善的标志。”那个人拍手说:“有意思。第三个问题是,为什么你们乘的是小白船?”女孩回答:“因为我们纯洁,只有小白船才配让我们乘。”那个人大笑起来,很满意他们的回答,就答应送他们回家了。

5、《一粒种子》写的是国王,富翁,商人,士兵都一心想培育这颗神奇的种子,由于他们或爱慕虚荣,或居心不正,最终都没成功。最终是一个农民,自然而然的,无心插柳柳成荫。“年轻的农夫还是照常工作,在田地里来来往往。从这棵稀奇的花旁边走过的时候,他稍微站一会儿,看看花,看看叶,嘴边透出和平的微笑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叶圣陶童话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叶圣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稻草人 (叶圣陶著童话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代英雄的石像

叶圣陶写了哪些童话?

叶圣陶曾写过以下童话: 《稻草人》 《旅行家》 《小白船》 《古代英雄的石像》 《一粒种子》 《皇帝的新衣》 《玫瑰和金鱼》 《月亮姑娘的亲事》 《含羞草》 《快乐的人》 《芳儿的梦》。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叶圣陶的第一篇关于儿童文学的学术论文题作《儿童之观念》,批评了中国儿童受到的坏影响。

事实上,叶圣陶是20世纪20年代第一位写童话的作者。他的作品《稻草人》于1923年出版。 这部儿童读物在许多青少年当中极受欢迎。另一个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讲述了一块石头被雕刻成英雄的形象。这个简单易读的故事背后的寓意是嘲笑专家的傲慢自大与人们的麻木。

叶圣陶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简化字和除去异体汉字。他又编纂和规范了出版物的汉字并且规定了汉语拼音方案。他所做的努力改进了编辑工作的质量与组织结构。

最重要的是,叶圣陶在出版领域提倡使用白话文。 他的杂志和报纸大多使用白话文,这极大地方便了记者和读者的阅读。所有的这些贡献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叶圣陶教育思想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理论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系统性的重要贡献。这一教育思想,以中国教育改革实践为逻辑起点,形成了唯物辩证的中国教育改革之学;在探索和回答中国教育改革实际问题中,精辟、独到地揭示了中国现代教育基本原理;在总结和提炼中国教育改革实践经验中,发展、创新了中国现代教育教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