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册教案语文

2023-02-04

本文目录一览:

《语文园地》教学反思

      这个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交流平台”版块是交流预测的好地方;“识字加油站”复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词句段运用”分别出示了多音字、带数字的成语及提示语的三种情况,学会认读词句,积累语言,学会感情朗读句子;“日积月累”学习四句关于团结的谚语,充满哲理,要正确有节奏地朗读、背诵谚语,理解和积累谚语。

      一、教学效果:1.注重教学氛围,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潜力的构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构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前提。有了尊重和赏识,学生充分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和价值,学习的用心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易于激发,学习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就易于树立。2.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每个环节的设计都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天地,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成功之处:小语新课程标准认定“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因而,“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孩子的成长基本上得益于自己的学习,课堂上的收获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决心真心实意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握训练题,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新教材旨在使学生不要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要把书读活,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又要提高学生的能力。语文要在实践中发展。不断在完整的实践中比较、改进写话技巧,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提高。课文中第一个练习侧重比较各个标点;第二个练习侧重说写实践。如果单出示带标点的句子的练习,那么也许课堂上知道了怎样填标点符号,回家写日记时还是没有正确运用的意识。若和平常的语文园地一样把标点练习和写话练习分开,学生对标点的感觉就是脱离文章的,不真实的。为此笔者设计时将二者紧紧结合在一起,说话前做标点练习,写话前提醒用对标点符号,写话后又要求检查标点。这样学生马上就能在写话中更好地认识、使用标点,并在平时的日记中更留意标点符号。可见语文园地中各个版块的内在联系可以挖掘得很深。

      三、不足之处:在今后学习过程中,还需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上下功夫,使学生尽早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同时学生的学习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也还需进一步提高,能使学生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改进措施:新教材充满着时代的气息,内容上的更新,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法上要敢于进行创新。努力帮助学生从小练好语文基本功,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体现新教材的真正价值。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

2018-09-16 阅读3385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托尔斯泰认为: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而我们的部编语文教材,就抓住了这些最有用的东西给予学生。

贝尔纳认为: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拦才能的发挥。所以如何落实“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一语文要素,重在方法的指导。而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我也遵循这一规律,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总结特点

学生已有了两年正规的语文学习生活,他们并不是零起点,学生对于有新鲜感的词句有一定的接触,于是,我便和孩子们一起回忆:在过去两年的学习中,哪些词句给你留下新鲜感?然后加以总结、归纳如下:

词 句

新奇 话中有话

深奥 话中有画

多义 情感丰富

特点 特点鲜明

情绪 修辞生动

准确 修饰恰当

(二)关注理解:

在第一单元课文的学习中,我就带领学生找到具有这些特点的有新鲜感的词语标上三角符号,并加以理解。

新奇

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霎时”歌词,我们就感到很新奇,因为平时与这个意思相当的,都用的是很快立刻、马上,立即、迅速等等,表示时间的短暂。

深奥

孙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

“私塾”相对学生生活比较远,所以比较深奥。我们可以抓重点字“塾”通过查字典来加以理解:指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的地方。

多义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热闹”通常换成近义词来理解,是喧闹的意思,但是,在这里,联系上下文,显然,“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喧闹”显然,是说不通的,应该换成“稀奇”,意思相当。

特点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这里,“摇头晃脑”和“鸦雀无声”这两个词语的特点就很鲜明,一个含有身体部位的名称,一个含动物的名称。我们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摇头晃脑,就是指孩子们读文章时,摇晃着脑袋的模样;鸦雀无声,就是形容教室里很安静。

情趣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这里的“跳舞”“狂欢”用在一群一群花的身上,就显得非常有情趣。运用想象画面的方法,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群一群的花在阵雨中,摇晃着脑袋,手牵着手,翩翩起舞的情景。从而可以感受到,花儿们喜悦的心情和对自由的渴望,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感情。

准确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这里的动词“冲”运用十分准确,如果换成“跑”“奔”,就没有这个“冲”字更能表达花孩子们那种兴奋、迫切地想回家,回家见到妈妈的心情。

平时注意关注这些有新鲜感的词语,学生的词汇会更加丰富,进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用波浪线画出有新鲜感的句子,并简单标注原因。

话中有话

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个句子,是最典型的话中有话,如果从表面来理解,那完全是错误的,必须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才知道鲁迅话里的含义:当时的社会黑暗,像鲁迅这样的为劳苦大众奔波、呼吁,与反动势力作斗争的人,当然会遭到这些反动势力的迫害。

话中有画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读了这一句话,我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汉族的小学生,傣族的小学生,景颇族的小学生,还有阿昌族和德昂的小学生们,他们穿着不同的服装,那艳丽的服装,就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把学校打扮得五彩缤纷,美丽极了!

情感丰富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也有自己的妈妈一样。

这句话的情感就非常丰富,表现了花儿们急于回到母亲温暖、自由、宽容、和蔼的、温馨的怀抱里,表达了花儿们对母亲的眷恋之情,反衬了孩子们对那种关着门逼着孩子做功课,不让孩子出来游戏的学校和老师的厌恶。

特点鲜明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这处描写,抓住了孙中山的心理、动作,语言,进行了细致的描写,突出了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特点。

修辞生动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饰手法,赋予了树枝、雷云以人的动作,使我们脑海里仿佛出现了乌云伸出一只大手,遮蔽了天空;雷电抽打着乌云,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风,像野兽一样的,怒吼着,树枝和绿叶瑟瑟发抖。这种可怕的天气,并没有让花孩子们感到畏惧,而是欢欣雀跃,更表现了花孩子们对关着门,只让做功课,而不让出来游戏的学校生活的厌恶。

往往,一个句子,它给读者带来的新鲜感,理由往往不是单一的,就如这个句子,它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话中有“画”,表达了花孩子们丰富的情感。

修饰恰当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树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这句话,在“铜钟、树干、粉墙”的前面,加上了修饰语“古老、粗壮、洁白”,用白勺“的”连接,修饰恰当,表现了这所学校历史悠久、环境优美的特点。

这一处,有新鲜感的句子的特点也不是单一的,它不仅有恰当的修饰语,而且特点鲜明。

平时注意关注有新鲜感的句子,有利于学生把握语言的特点,把意思表达得更加得具体、生动、形象。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所以,有新鲜感的词句,不可机械地分开去理解,应该融为一体。

(三)拓展延伸

语文学习,三分在课内,七分在课外。在课内指导学生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课外也让学生阅读与第二课《花的学校》相关的泰戈尔的散文诗集《新月集》,继续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并规范表述模板,让学生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地展开对这本书的交流分享活动。

布置任务

交流分享:

采用录视频在班级群里分享的方式,这样,人人都有展示的机会,避免了在一节课里,只是少数优生展示的现象。“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而网络课外读书交流分享会,就可以让观看视频的学生拥有N种思想。

教师点评: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知其优缺点,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投票评优:促进学生更有质量的按老师的模板规范自己的语言,使表述更加清晰、完整、具体。

(四)学以致用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关注了有新鲜感词句”这一语文要素,不仅要落实在阅读上,而且要落实在写作上。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后有一个小练笔,要求学生写出学校的一处场景,老师画出学生练笔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加以评价,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写作中,尝试着用有新鲜感的词句。

第一单元的习作《猜猜他是谁》,我又在老师评讲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并说明其好处,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以后,有意识地去运用有新鲜感的词句,让文章更加吸引人。

相信这样脚踏实地地指导,学生一定会在阅读中对有新鲜感词句的有所关注,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在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中,有意识地去运用有新鲜感的词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所提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反思怎么写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1

这一组课文从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学生学起来感到十分亲切,兴趣盎然。教学时,我抓住朗读,通过自读,范读,领读,分角色表演读等方法,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我抓主课文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内容。学习课文时,代学生走进课文,逐渐理解内容、体悟文章。让学生表演课本剧。这样,学生展开讨论,逐层找到了答案,同时解决了课后问题。这一单元的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也都与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密切相关。上课时,我先找几个能说会道的学生各说一件自己觉得发生的最有趣的事,激起学生说话的欲望,然后让学生交流、写作,这样学生就有内容可写。为习作打基础。刚开学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不高。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语言表达、总结能力不行,分析课文能力不强。以后努力加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这一单元,都是一些名人故事。主要是通过一件事,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及心理活动等展现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及精神品质。

因此,在帮助学生读懂每一个人物,完成每一篇文章时,我是抓住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的。以学生为主体,把第一课时上成“汇报课”;以“培养学生的预习自学能力”为目的,通过“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的方式,找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重点分析。再以“通过自学,你理解了哪些词语意思?你读懂了什么?”一条主线完成生字词教学和通读课文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文章内容,品词析句的过程中,我只给学生一个问题:“你认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他们以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来体会。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规定每人都说,先一人说一次,达到“人人参与”的要求,让人人动起来;每人都发言一次后,还有没说完的,再继续轮流补充,最后集体交流讨论后的体会。这样避免一人课堂,调动起全体参与的积极性。因这一单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文章,所以在活动课上,我让学生自己组织编排课本剧,将文章的情景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活动中,孩子们的组织能力、朗读能力及表演才能都得到了锻炼;同时,通过表演,学生也更深刻地理解体会到人物的思想情感。

完成这一单元的教学后,趁热打铁,让学生去读一些名人故事,以此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了解更多名人志士的成长经历,通过里面主人公的奋斗史及道德情操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提升孩子的道德境界

《语文园地一》的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中的一篇文章。《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也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少讲多练,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园地的教学,就是要以生活为主线,就是要让学生充分的感知、体验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学生才会用真实的笔触表现生活,表现自我。因此,我们要教学生从小就接触和认识社会,观察社会生活,积累生活,从社会生活(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选取写作素材。指导学生体验生活,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让生活中美的内容、美的形象、美的`形式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一幅幅美的画卷,当生活中的这些美触动他们敏感多情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写作上的冲动时,语言的激流就会宣泄出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天下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从生活中选取素材,提倡写生活的真实。只有生活真实、感情真挚,文章才会感人,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以生活为主线,要善于捕捉学生生活的资源,把学生生活中的资源,作为张扬学生个性的源泉。在现实生活中,养成学生乐于探究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感,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良好个性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