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大序 诗经大序原文

2023-02-04

本文目录一览:

《诗经·大序》 原文是什么?

《诗经·大序》 原文: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情发於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jué) 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於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於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译文:

说话不足以表达意思就用感慨,如果感叹也不足以表达那么就歌咏,歌咏也有不行,不能表达出身体形态所具有的感染力。

凡是音,都是在人心中生成的。感情在心里冲动,表现为声,片片段段的声组合变化为有一定结构的整体称为音。所以世道太平时的音中充满安适与欢乐,其政治必平和;乱世时候的音里充满了怨恨与愤怒,其政治必是倒行逆施的;灭亡及濒于灭亡的国家其音充满哀和愁思,百姓困苦无望。声音的道理,是与政治相通的。

诗经名句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有关诗经名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经名句1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诗经名句2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国风 秦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

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6、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诗经·小雅·伐木》

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大雅·抑》

8、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诗经·唐风·绸缪》

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国风·周南·关雎》

10、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1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12、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1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14、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15、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1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周南·关雎·序》

1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8、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

19、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诗经·国风·陈风·月出》

20、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21、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诗经·小雅·斯干》

22、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23、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诗经·小雅·白驹》

24、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25、我姑酌彼兕觥,唯以不永伤。 《诗经·周南·卷耳》

26、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27、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诗经·召南·江有汜》

诗经名句3

1、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4、乐只君子,万寿无疆。《诗经·小雅·南山有台》

5、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邶风·柏舟》

6、绿兮衣兮,绿衣黄裹。绿兮衣兮,绿衣黄裳。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7、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诗经·召南·江有汜》

8、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9、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

10、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1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12、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诗经·国风·召南·采苹》

1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1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15、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邶风·柏舟》

16、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17、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郑风·风雨》

18、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

19、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豳风·七月》

诗经名句4

1、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5、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6、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9、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0、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诗经名句5

1、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2、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3、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4、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5、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6、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7、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8、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9、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10、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1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12、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1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4、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15、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16、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1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18、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19、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2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1、采葛啊,一日不见,就像三月之久啊!

22、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23、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24、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25、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26、采艾啊,一日不见,就像三年之久啊!

27、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8、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水矣,不可方思。

诗经名句6

1、 诗经――《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 《诗经》

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 《诗经》

3、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夭 《诗经》

4、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诗经》

5、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诗经》

6、 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诗经》

7、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

8、 式微,式微,胡不归? 《诗经》

9、 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诗经》

10、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11、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诗经》

诗经名句7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诗经《小雅》

五月鸣蜩,六月精阳。七月流火,八月未央。——诗经

无纵诡随,以谨缱绻。——诗经《诗经大雅》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诗经《诗经》

有美一人,宛若清扬——诗经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诗经名句8

愿一日,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诗经《诗经》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经《诗经·王风·采葛》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经《诗经·小雅·采薇》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诗经《国风·郑风·山有扶苏》

何谓《诗经》的“大序”和“小序”?

《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小序”)

【译文】:

《关雎》这首诗,是歌咏后妃之德的。这是《国风》的第一篇,用来教化天下的民众从而使夫妇关系端正,所以乡大夫用此来教育其民,诸侯用此来教育其臣。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

【译文】:

《风》诗,就是用来讽谏在上位者,用来教化下层民众的。用委婉的讽喻来劝告君上,用殷勤的诲示来教化民众。诗,是蕴藏在人内心的情感和志向。藏在心里称作“志”,抒发为语言就是“诗”。情感在心中激荡而按捺不住就会用语言表达出来,言语还不足以表达,就会通过嗟叹来表达;嗟叹还不足以表达,就会通过歌唱来表达;歌唱还不足以表达,就会情不自禁地通过手舞足蹈来表达。

情感通过宫、商等五声的配合表达出来,五声相配而成韵律就是音。治世之音安宁而愉悦,它所反映的社会政治是平和的;乱世之音怨恨而愤怒,它所反映的社会政治是乖戾的;亡国之音哀伤而忧思,它所反映的民众生活是困苦的。所以端正人的得失之行、变动天地之灵、感致鬼神之意,诗是最有效不过的了。先王就是用它来治理夫妇、成就孝敬、敦厚人伦、纯美人文教化、移风易俗的。

所以《诗经》有六义,一叫风,二叫赋,三叫比,四叫兴,五叫雅,六叫颂。君上以“风”来教化臣民,臣民则以“风”来劝告人君,通过配合音乐的诗文来含蓄而委婉地批评和劝谏,因而言之者不会获罪,听之者也足以为戒,所以叫“风”。至于到了王道衰微、礼义荒废、政教失所,诸侯国国异政,下民家家殊俗,而变风、变雅这样的诗就出现了。

国之史官能明晓人君的善恶得失,伤怀于人伦的荒废,哀叹于邢政的苛刻,作诗来吟咏心中的情性,以委婉地讽喻、劝诫人君,这是通达于世事的变迁,感怀于旧时的风俗啊。所以“变风“之诗是发乎人的情性,又止于礼义的。发乎人之情,是说出民众的性情;止乎礼义,是说先王的德泽流及于后世。一国的政事系属于一人的本意,如此而作的诗就叫”风“;说天下之政事而观察发现四方之习俗,如此而作的诗就叫”雅“。雅,就是正,是说王道政治的废兴的。政有小有大,所有有”小雅“和”大雅“。颂,是赞美天子政教的盛大形状容貌的,以其政教的成功虔诚地敬告神明。《风》《小雅》《大雅》《颂》,叫做”四始“,《诗》的义理就达到极致了。

《关雎》至《麟趾》等篇的教化,是王者之风,所以都归于周公名下,叫《周南》。南,是说王者的教化从北土而流布于南方。而《鹊巢》至《驺虞》等篇的美德,是诸侯之风,是先王用以教导百姓的,所以都归于召公名下,叫《召南》。《周南》《召南》,是正其初始之大道,是王业风化之根本。所以《关雎》的意思是乐意得到淑女以配君子,忧虑的是进举贤女而不是沉溺于美色。哀伤那窈窕幽闲之女未得升进,思得那贤德之才共事君子,这样无伤害善道之心,这就是《关雎》之篇的要义。

以上是《毛诗注疏》中《关雎》篇前的序言,选自中华书局2015年王秀梅译注的《诗经(全二册)》,以上序的原文符号标点分段和译文都是根据译注者的理解而来。《毛诗注疏》中,每篇诗前都有一些解题的文字,世称“诗序“。古人将”诗序“分为”大序“和”小序“,关于”诗序“大小之分,主要有四种说法:第一种,《关雎》篇的序言篇幅最长,统称为”诗大序“,除《关雎》篇外,其他篇前的序言称为”小序“。第二种,《关雎》篇的序文分为两段,从”《关雎》,后妃之德也“至”用之邦国焉“是说明《关雎》一篇之意的,也称为”小序“,这以下称为”大序“,上文中就是用这种分法。第三种,每首诗前的第一句为”小序“,以《关雎》篇为例,就是”《关雎》,后妃之德也“为”小序“,这以下都为”大序“,其他篇也以此法分为”大序”“小序”。第四种认为“诗序”无大小之分,《关雎》篇前的序文,既是论《关雎》诗的,也是论全篇的。

现在多采用第一、二种说法,采用第三、第四种说法的不多,这里采用的是第二种说法。另外,宋代朱熹的说法独树一帜,他认为“《关雎》,后妃之德也”至“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以及后面“然则《关雎》《麟趾》之化”至文末为“小序“,而中间”诗者,志之所之也“至”《诗》之至也“为“大序”。

因为《毛诗序》是后世解诗者最为重要的依据,所以对其如有较全面了解对我们读诗解诗有大有裨益。《关雎》篇序文作为《毛诗》的总序,它首先是讲诗是如何产生的,强调人的情感是诗歌的源泉,“有诸内必形诸外”,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必然通过言、嗟叹、咏歌、舞蹈等形式渐次强烈的行为表达出来。接着还提出了很多涉及诗歌的理论问题,如“六义“”正变“”美刺“等说,对我们研究、理解这些诗歌有启发作用。《毛诗序》对诗与志、志与情的关系,诗在人生中的作用,诗与政治的关系,都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对后代的诗歌创作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其中也有不少穿凿附会之说,是必须要加以分辨的。

以上是对《毛诗序》内容简单的介绍,以后陆续会对诗序提到的“六义“”正变“”美刺“等说加以详解;还有关于诗序的作者等问题也可以加以探讨,感兴趣的可以点个关注。

PS:

上文提到的“诗序”都是《毛诗注疏》(即毛诗)中的序文版本,但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是说“诗序”的作者就是毛亨和毛苌,“诗序”产生于更为久远的年代,其的作者至今没有定论。

往期《诗经》相关内容:

诗经风雅颂的分类问题(二)

诗经风雅颂的分类问题

诗经的起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