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秦风车邻 先秦诗经秦风

2023-02-04

本文目录一览:

共乐——《诗经·秦风·车邻》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诗经•秦风》一共有10首,《车邻》是第一首,《毛诗序》评:“《车邻》,美秦仲也。”并且此诗特为赞美国君,而《毛诗序》对《唐风》中很多诗歌的点评中最多见的字是“刺”,两相对照,“美”的诗歌为《秦风》开辟了高昂向上的源头。

在《诗经》时代,国君之美的标准是什么呢?诗歌不是议论文、不是说明文,它只会描述,让你去品味涵咏!

“有车邻邻”,铃铃马车声,悠远飘扬,未见其车,先闻其声,如音乐一般好听,即使在喧哗的闹市中,这样的声音也逗痒众人的心神,在欣赏着一支美妙的曲子,忍不住去想,忍不住驻足凝神远望。“有马白颠”,终于来了。《诗经》其中之美,就在于它的“不说”,等来的车大小形状不说,车的装饰不说,车上的人更不说,因为“不说”的内容需要由读者去“说”。诗歌只描摹马,而且只描摹了马的最具有特色的地方——白颠。白颠,马头正中有块白毛,旧名戴星马,俗称玉顶马,是古代珍贵的名马之一。物以稀为贵,白颠马的珍贵,无需多言,更重要的乘骑此马之人地位身份尊贵显赫。“有车邻邻,有马白颠”,多么自豪,多么欢愉,众人望之,亦多仰慕。

“未见君子”,仰慕已久,却未得见,想见而不得见,有急切,也有些许失望,好事多磨,追求过程中的小波折往往都是美好结果的催化剂,美好可期,“寺人之令”,“寺人”就是宫内的小官,他会出来下传君主的旨令的,愿意相信君主,始终相信君主。这位君主可以值得人民如此敬慕和相信,这就是他最大的美好!

在《庄暴见孟子》中,提出如果国君好乐有两种结果,“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蹩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和“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原因在于,君王是否真的做到与民同乐。

相信《车邻》的君主是位与民同乐的君主。“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漆、栗、桑、杨四种树都很自然地生长在它们适宜的地方,以此比兴,君民亦然,各得其生,也各得其乐,安居乐业,“并坐鼓瑟”“并坐鼓簧”,一片祥和,在享受音乐中,暂时摒弃了等级差别,忽略了君民的地位悬殊,消弭芥蒂,君王没有傲气,和百姓平等交流,诉说他心中的愿望,珍惜眼前所有的美好时光。这也代表了所有百姓的心愿,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因此百姓也会全心为君,和睦相处,上下齐心。

国君之美,不在于个人体貌姿态,而在于个人修养魅力,与民同乐!

诗经·秦风《车邻》古诗原文及鉴赏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

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

既见君子,并坐鼓瑟。

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杨。

既见君子,并坐鼓簧。

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注释】:

《秦风》是秦国地区的诗歌,共有十篇。秦封国时间晚,是周平王东迁以后,因为秦人护送平王东迁洛阳,平王封秦为诸侯,秦襄公则是第一任秦君,地域大约在今陕西、甘肃一带。其地风俗“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尚气力,经射猎为生”。(《汉书·地理志》)

邻邻:象声词,形容车行的`声音。

白颠:白额,一种良马,额头有白毛。

寺人:宫中的小臣。

逝者:将来

耋:音迭,八十老人

簧:笙类乐器。

【赏析】:

《车邻》描写宫廷妇女渴望见到君主,表达了对青春年华消逝的叹息。诗写车马,正是女子引起情思的景象,但掌管王宫内人和女官的“寺人”无令,自己一番情思只好寄于遐想和感叹。山坡、湿地长的树木各得其宜,正像“我”与君子共得其乐,这样美好的时光无法享有,人生转眼消失殆尽,青春没有了,这样深深的叹息,当然让人突然神伤了。

《诗经·秦风·车邻》:朋友相聚 鼓瑟吹簧

《诗经》第126首《车邻》。诗人驾着白额马拉的车,风尘仆仆地去拜访朋友。诗人的朋友是有身份的人。诗人到门口后,不能直接见到朋友,而是要通过侍者禀报。诗人称朋友为君子,说明他是一位品德高尚的贵族。这位君子见到诗人后,非常高兴,和他一起鼓瑟吹簧,好不热闹。是的,《论语》也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古人通讯不发达,见到远方的朋友,是人生中的惊喜。何况还是同气相投,惺惺相惜的君子之间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生命是如此短暂,当然要好好珍惜这一难得的幸福,好好行乐呀。

《诗经·秦风·车邻》----为乐当及时 何能待来兹

车邻

先秦:佚名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众华车跑起来轱辘响粼粼,高头骏马额顶雪白如戴星。贵族青年还没进去见君子,等着守门的小臣通禀传令。

君子门前高坡上栽着漆树,洼地里生长着茂盛的板栗。他诚惶诚恐地拜见了君子,君子邀他并肩坐下奏乐器。啊呀趁现在快及时行乐吧,人生易老转眼八十日偏西。

君子门前高坡上栽着蚕桑,洼地里长着茂盛的大叶杨。他诚惶诚恐地拜见了君子,君子邀他并肩坐把笙吹响。啊呀趁现在快及时行乐吧,说不定哪天闭眼进了天堂。

注释

⑴邻邻:同辚辚,车行声。                                 

⑵有:语助词。

⑶白颠:马额正中有块白毛,一种良马。也称戴星马。

⑷君子:此是对友人的尊称。

⑸寺人:宦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寺人者,即侍人之省,非谓《周礼》寺人之官也。”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盖近侍之通称,不必泥历代寺人为说。”

⑹阪(bǎn):山坡。

⑺隰(xí):低湿的地方。

⑻并坐:同坐。鼓瑟:弹奏。

⑼今者:现在。

⑽逝:往。耋(dié):八十岁,此处泛指老人。

⑾杨:古代杨柳通名。

⑿簧:古代乐器名,大笙。

⒀亡:死亡。

鉴赏

此诗首章从主人公拜会友人途中写起。一个处在上升时斯的新兴贵族,率领着众多仆从乘坐着戴星马拉的华车,去见朋友。车子跑起来,车声“邻邻”,如音乐一般好听,他仿佛在欣赏着一支美妙的曲子。正因为他有好心情,才觉得车声特别悦耳。最叫他得意的还是拉车的马,额头间长着清一色白毛,好似堆着一团白雪。白额的马,旧名戴星马,俗称玉顶马,是古代珍贵的名马之一。他特地点明马“白额”的特征,当然是要突出它的珍贵,更重要的则是借此衬托自己的尊贵。因而从开头两句叙述中,可以察觉到主人公的自豪与欢愉的情怀。紧接着三、四句便说自己已安抵朋友之家——这是一个贵族人家,非一般平民小户可比,未见主人之前,必须等待侍者的通报、传令。主人公如此说,无非是要突出友人门第高贵,突出友人的高贵,目的则在暗示自己也是有身份的。首章后两句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自我标榜,可谓含而不露。

第二、三章意思相同,说主人公受到朋友的热情款待。头两句借当时民歌中常用的“阪(或山)有×,隰(或泽)有×”的句式起兴,以引出下文,在意义上没有必然的联系。“并坐”表示亲热,他们是一对情投意合的朋友,一见面,就在一起弹奏吹打,亲密无间。主人一再劝告着:今日会面要尽情欢乐,转眼间我们就会衰老,说不定哪一天会死去。这里所表现的及时行乐的思想,与东汉《古诗十九首》中说的“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的话很相似,它们之间也许有着相承的关系。此诗“今者”两句尽管情调有点消极,但放在朋友间相互劝乐的场合,坦露襟怀,以诚待友,在酒席上流露出的人生短促的感伤,本可以理解,不必非要斥之以“腐朽”“没落”不可。

链接:

《诗经·秦风·车邻》:同情与超脱

《诗经·秦风·车邻》:同情与超脱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诗经·秦风·车邻》是一首特别有意思的诗,这首诗中第一次出现了类似引用的诗句。第二、第三小节的“今者不乐,逝者其耋”“今者不乐,逝者其亡”,完全与其他诗句不是一个风格的。从表达的主旨上来看,也有很大的出入。

《诗经》时代,标点符号还没有被发明。我们当然无法自古简上通过标点符号找到诗人引用的直接证据,但我们还是能隐隐然能够感觉到诗歌中有另一个人“声音”的存在。

今人在自己文章或者诗作中引用别人的话,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但在《诗经》的时代,却是不寻常的。这就像一个孩子,回到自己熟识的世界,为大家讲了自己的奇幻经历后,为了特别强调自己经历的真实性,直接引用了所见过的人中说的某句话。这样的做法,让诗作本身,一下子变得质朴和真诚起来。

“今者不乐,逝者其耋”“今者不乐,逝者其亡”不是诗人自己的话,而是诗人所拜望君子的话。很显然,这位君子的话让世人看到和感受到了一种与自己经验不同的美丽。诗人伊克巴尔说:“你一旦能识别出这世界上的美丽,你就不再是奴隶”。诗人引用这位君子话的那一刻起,他实际上已经超越了自己所处的世界,对于自己的生命而言,已经完成了一次升华和超脱。

吴懋清在《毛诗复古录》中讲:“秦穆公燕饮宾客及群臣,依西山之土音,作歌以侑之”;《毛诗序》认为,《诗经·秦风·车邻》是在“美秦仲也。秦仲始大,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焉”;程俊英的《诗经译注》认为,这是一首“反映秦君腐朽的生活和思想的诗”;高亨的《诗经今注》认定“这是贵族妇人所作的诗,咏唱他们夫妻的享乐生活”。这种种的观点,已经算不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倒更像是不同时代背景中的人从相同的诗歌中读到自己时代的生活。

读者与诗人之间有一层隔膜的话,诗人与诗中君子之间,何尝不存在一种隔膜?如何消解和驾驭这一层隔膜,以同情之理解的心态,帮助我们自己也帮助诗中人得到超脱?

诗中第二、第三小节真的只是在劝人及时行乐吗?如果真如此的话,诗人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一层意思?

难道诗人是要讽刺和抨击诗中君子吗?如果诗人抱持这样的心态的话,为什么还要写“未见君子,寺人之令”?谁愿意大费周章去面见一个自己讨厌的人呢?何况“既见君子,并坐鼓瑟”“既见君子,并坐鼓簧”的描写,再加上黑此君子的用意,很容易让人想到“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来骂娘”的小人,诗人会甘愿做这样的小人吗?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能坐着马车去拜访君子,拉车的马中有“白颠”那样的良马,可见诗人本身并不简单,但他渴望去拜谒比自己更不简单的“君子”。清人李光地大抵有过诗人一样的心态,他在《诗所》中讲:“自古创业之君,未有不略去礼文,上下交欢足以济。此亦秦所以成霸之本也。”刘备听诸葛亮谈“隆中对”,光绪皇帝听康有为谈“变法”设想时,如果也能发出诗中君子“今者不乐,逝者其耋”“今者不乐,逝者其亡”的感慨,谁能说刘备、光绪是及时行乐的主儿呢?

天生我辈,绝不是要我们对别人因环境使然形成的秉性去品头论足、指手画脚的,而是叫我们因为看见而学会同情之理解,从而使自己和他人被导引、被超脱的。

《古诗十九首》中写“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这些话虽是《诗经·秦风·车邻》中君子所言的延续,却未必就是他内心里真正的用意。《诗经·唐风·有杕之杜》在感慨无力致贤是,真该好好读读《诗经·秦风·车邻》中的“今者不乐,逝者其耋”“今者不乐,逝者其亡”。如有贤者,读了两诗,更愿意到哪个邦国去挥洒自己的才情呢?

车行之声邻邻洒,拉车也用白顶马。雅舍门前静静候,烦请寺人通报他。

坡上漆树密匝匝,栗树天生在低洼。得与君子同相坐,鼓瑟子期遇伯牙。君子相惜酒言欢,错过便是耄耋年。

坡上空地多生桑,河谷闲田多栽杨。得与君子同相坐,簧竹雅乐一起赏。君子不舍时下乐,我命由我笑夭亡。

《诗经·秦风·车邻》:车声辚辚马萧萧,宾主尽欢乐陶陶

秦国是春秋之际才逐渐崛起的国家。最初,秦只是周朝的附庸。周宣王时,秦仲为大夫,替周朝攻打西戎的时候,被西戎所杀。后来西周灭亡,周平王东迁,秦仲的孙子秦襄公还派兵护送他到洛阳。正是因为这一次护送,秦国得到了封爵,成为了诸侯。

这首诗,程俊英认为写的秦君腐化的生活。但从历史来看,秦国历代国君,鲜有荒淫无度的君主,多半都是励精图治,即便没有什么贡献的国君,也还算不上腐化。秦国之所以能从蕞尔小国,逐步壮大,最终统一天下,跟历任君主的贡献也是分不开的。所以这种说法,不太成立。

因此,这里姑且将其理解为贵族拜访国君或者贵族之间宴会的酬唱之作。

第一节,“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车辆行驶辚辚响,骏马额头顶白毛。没有见到君子,守门的小臣代为传报。

第二节,“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高坡上栽漆树,洼地里长着板栗。既然见到了君子,一起并坐演奏鼓瑟。现在不及时行乐,转眼就会变成老翁。

第三节,“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高坡上栽桑树,洼地里长着杨树。既然见到了君子,一起并坐演奏吹簧。现在不及时行乐,转眼就要离开人世。

邻邻,同“辚辚”,车行声;杜甫有诗: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有,语助词。白颠,马的额头当中有一块白毛。君子,此处指诗人对友人的尊称。寺人,小臣。阪(bǎn),山坡。隰(xí),低洼潮湿之地。并坐,同坐。鼓瑟,弹奏。今者,现在。逝,往。耋(dié),八十岁,这里指老者。杨,古代杨柳通名。簧,古代乐器名,大笙。亡,死亡。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诗人先从进宫拜访的车马,还有宫中内侍的传报开始,说明来者和来者拜访的对象,都是宫中显贵或者贵族。

第二、三节,都是以当时常见的起兴句式,“阪有漆,隰有栗。”上下文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从”并坐“一词来看,宾主尽欢,亲密融洽。宴会的氛围,也充满了及时行乐的愉悦。

诗经专题第126篇,总第126篇。

126《诗经·秦风·车邻》

【原文】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

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

既见君子,并坐鼓瑟。

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杨。

既见君子,并坐鼓簧。

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概览】

1、《车邻》是《秦风》第一篇,洋溢着朋友一起相聚作乐、琴瑟相和气氛。虽有对人生匆匆的感叹和及时行乐的放纵,但却让人觉得更加真实和坦诚。

2、首章先从坐车途中说起,嘈杂的急驰的马车声因自己心情愉悦而如音乐般美妙;又看看自己毛白如雪的玉顶马,让在友人门口的等待也成了享受。

3、二三章相聚其乐融融,把酒言欢,慨叹春去秋来,苍老爬上面颊。希望各自安好,珍惜这稍纵即逝的美好。当然,以漆、栗、桑、杨等树比兴,更有秦地浓郁地域特色,把秦人的直爽、坦诚一一道来。

【注释】

1、邻邻:同辚辚,车行声。2、白颠:白额,一种良马。3、君子:此是对友人的尊称。4、寺人:宦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寺人者,即侍人之省,非谓《周礼》寺人之官也。”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盖近侍之通称,不必泥历代寺人为说。”5、阪(bǎn板):山坡。6、隰(xí习):低湿的地方。7、逝:往。

8、耋(dié迭):八十岁,此处泛指老人。

【译文】

大车奔驰响辚辚,

马儿白毛生额顶。

来访君子未见面,

等候侍者来传令。

高坡有个漆树园,

洼地有片栗树田。

已经见到那君子,

同坐弹瑟乐晏晏。

今朝不乐待几时,

转眼衰老气奄奄。

高坡有个桑树林,

洼地有片杨树荫。

已经见到那君子,

同坐吹笙喜盈盈。

今朝不乐待几时,

转眼死去埋坟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