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的论语 韩语读论语

2023-02-04

本文目录一览:

论语中关于文采和质朴的句子

《论语.雍也》记载,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段话被不少人认为是关于文采和质朴关系的问题,其实这段话的“文”不是指文采、文学,解释为行为修饰更为恰当。这段话的意思是,没有经过教化,生物性超过社会性的人,行为举止往往粗野鄙俗,而经过一些教化,自以为有教养,社会性掩盖了生物性的人,行为举止往往又会矫揉造作。只有将人的社会性与生物性合理平衡,才能成为君子。孔子这段话是针对人的行为举止而说的,不是针对文章而说的,与文采无关。

《论语·八佾第三》(8):先有素朴,后有文明

【原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翻译】子夏问老师:“《诗经》上说的‘娇媚的笑显得很好看,美丽的眼睛都是清澈透亮,白色的底布才能成为绚丽的画。’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说的是,因为有了绚丽的画作,才知道素色才是最可贵的。(因为再好的画作也要以素色为底子)”子夏接着问:“那用来修饰个人行为的礼,也是在淳朴之后吗?”孔子说:“启发我的是卜商(子夏的名字)你啊,现在可以开始和你交流《诗经》了。”

【我的理解】

01

子夏是孔子晚年的学生,孔子晚年偏重整理文化典籍,故而教授的学生,长于文采。子夏、颜回等学生,所提的问题,也就大部分和文献典籍有关,且提问优美。不像前期的子贡、子路这些学生,所提的问题大多是现实问题,语句也不像后期学生这么有文采。

子夏所困惑的,是《诗经·卫风·硕人》的诗句。这一首诗,描写的是春秋时代卫庄公夫人庄姜从齐国嫁到卫国时的盛况。全诗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排比,来描写庄姜的美。而庄姜不仅是身姿优美,品行亦佳。

子夏自然不是不懂诗句的意思,而是对其隐喻不了解。诗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本已清楚描绘了庄姜之美,但后面又加了一句“素以为绚兮”。子夏的疑问,便是在这一句。

孔子回答“绘事后素”,是孔子在说,诗句将庄姜描写的那么美丽,就如同已经一幅美丽的画作,而画作的基础是素色的底布。庄姜美如画,而其品行就是她外在美的底布。故而《诗经》上才说“绘事后素”。

但因为是师生对答,所以孔子回答的很简略,子夏也听得懂。故而有所引申“礼后乎”?

02

什么是“礼后乎”?

“礼”本是一种行为修饰,是让其行为显得更为文明的添加元素。前文孔子感叹过“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可知,“礼”的前提是“仁德”。

作为外显形式的“礼”,如庄姜的外在美一样。因为有其内在的平行,所以庄姜的外在美,是动人的,而不是妖艳的。“礼”如果没有“仁德”作为内在因素,“礼”就成了迂腐的,虚伪的。

这便是子夏所领悟到的“礼后乎”。

03

孔子听到子夏这样说,很受启发,也豪不避讳的说了出来。这又是孔子知礼懂礼的内在表现。

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内在的态度。实事求是的告诉学生,自己被学生的问题所启发,就是外在表现。

孔子知道《诗经·卫风·硕人》所提的内在含义,虽然没有像子夏一样受到了启发,有“礼后乎”的感叹。但是却实实在在,真诚的表现出“礼后乎”的精神内涵,这是孔子高明之处。我们后学,要在这些地方有所留意。

论语节选翻译 质胜文则野....然后君子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注解】质胜文则野:质,朴,质朴。文,文采,文饰。野,鄙野。 史: 本指宗庙之祝史,或在官府之掌文书者,这些人往往显得虚伪正经,故史意指虚浮,虚伪。彬彬:这里指文和质均匀配合的样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 能成为 君子。”

孔子在这则语录里提出了“文质彬彬”的说法,这为后人普遍接受,文采和质朴恰当配合是后来文论家们对诗文写作的要求。

你随便找一本《论语》就可以找到答案

呵呵~谢谢~~

不忘初心,见素抱朴---学论语《八佾》篇第四章

写于20171121

        今天学习了论语《八佾第三》第四章: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这一章的意思是“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本意。孔子说:“问得太重要了!礼,与其铺张奢侈,不如俭朴。拿丧礼来说,与其轻松周备,不如发自心底真正地哀伤。”

        先说说林放。林放字子丘,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比干27世孙,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林放在周敬王时担任鲁国的大夫,拜为太傅。在许多地方的孔庙中,都立有林放的牌位,把他与孔子的其他弟子的牌位放在一起,让他们像孔子一样享受后辈学子的祭拜。

        林放问孔子“礼之本”,有两种解析,一种认为是问礼的关键、根本,另一解析是问礼的本意,即定礼之初的目的。从孔子的回答,我更倾向于是第二种意思,即问礼的本意。孔子认为,仁是礼的内在,礼是仁的外显,是反映人内在情感、美德的,这是本意,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所以,礼不必铺张浪费,节俭就好。比如,丧礼不用办得十全十美,只要能让人感受哀伤就好。易在此是“周备”之意。

        孔子用“大哉问”高度赞赏林放的提问,就因为林放问的是礼的本意。孔子尊崇礼的本意,不希望不足,但更不希望过头。若不足与过头二者取其一,孔子宁取不足。也就是,宁俭勿奢,宁戚勿易。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一个崇尚节俭的民族,铺张浪费始终是为大家所不齿的行为。儿童学习的第一首古诗多为《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自小都受着这种美德教育,一茶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作为礼仪,心到了,不一定非要多大的排场,朴素简约,能够表达出你的感情,足矣。我见过一些人,父母在世时并没怎么孝顺,当父母过世时搞的排场极大。这是反其道而行之。父母活着的时候能够尽孝,承欢于父母膝下,远过于等到父母去世后才想起父母生养自己之不易,再去花多少钱,也无非想给自己挣挣面子,非但没有实际意义,反而更加让人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