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秦风驷驖 诗经秦风驷驖拼音

2023-02-04

本文目录一览:

《诗经·秦风·驷驖》:六辔在手等令下,追随秦君逐野兽

这首诗写的是秦国国君的一次狩猎。

第一节,“驷驖孔阜,六辔在手。公之媚子,从公于狩。”四匹铁青色的肥马驾车,六根缰绳在君王手中。君王宠信的随从,跟他一起参加狩猎。

第二节,“奉时辰牡,辰牡孔硕。公曰左之,舍拔则获。”驱赶母鹿公鹿,母鹿膘肥体壮。君主说从左边包抄,随手放箭射中猎物。

第三节,“游于北园,四马既闲。輶车鸾镳,载猃歇骄。”打猎之后到北园游玩,四匹马儿得了空闲。轻便猎车铃儿响,车里载着猎犬。

驷,四马。驖(tiě),毛色似铁的马。阜,肥硕。辔,马缰;六辔,六根缰绳。每匹马两根缰绳,也应该是八根,为什么只有六根呢?因为最中间的两匹马的两条缰绳,拴在车夫前面的横杠上,所以他的手里只有六根。

媚子,宠信的人。狩,冬猎;《左传·隐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奉,驱赶野兽以供射猎。时,“是”的假借,这个。

辰,母鹿。牡,公兽,古代祭祀皆用公兽。硕肥,大。左之,从左面射它。舍,放、发。拔,箭的尾部;放开箭的尾部,即将箭射出来。

北园,应当是狩猎的园囿中的一部分。闲,通“娴”,熟练。輶(yóu),驱赶追逐野兽的轻便车。鸾,通“銮”,铃。镳(biāo),马衔铁。猃(xiǎn),长嘴的猎狗;歇骄,短嘴的猎狗。

前面讲过,古代诸侯的狩猎活动,有军事训练的性质,是贵族之间交际的重要活动项目,同时是强化君主威信和对下属军官领导权的举措。

全诗简约凝练,通过几个特定的场景中的特写镜头,富于表现力的细节,呈现了一次秦君的狩猎场景。

诗的第一节,狩猎准备;先给了这场狩猎一个全景描写,车马和陪同秦国国君打猎的人,严阵以待。第二节,狩猎进行时;写打猎的情形,掌管狩猎的官员放出准备好的野兽,驱赶它们进入猎场园囿。国君指挥从左侧包抄,射中野兽;一个指挥特写镜头,秦君射猎的情形跃然纸上。第三节,狩猎结束;秦君并没有着急结束活动,而是进入园林中的北园休憩。

诗经专题第127篇,总第127篇。

127《诗经·秦风·驷驖》

127《诗经·秦风· 驷驖》

【原文】

驷驖孔阜,六辔在手。

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

公曰左之,舍拔则获。

游于北园,四马既闲。

輶车鸾镳,载猃歇骄。

【概览】

1、《驷驖》描写秦国君主(可能是秦襄公)田猎的盛况。以四匹健壮高大的良马的角度,凸显凝重之美;又转到驾车人,一个宠臣,却从容自信淡定。

2、首章配合阵容、声势的烘托,刻画出了一位治国有方、治军严明的君主形象,更是国力强盛时期的表现。

3、狩猎在二章开始,将作为靶子的猎物从笼中放出,猎物逃窜、策马扬鞭的武艺超凡的秦王形象跃然纸上。此写合乎常理,一国之君,直接和天然猛兽较量未免太假。

4、猎后并没有推杯换盏、吆五喝六,而是马闲狗息,随从陪同下,继续北园游玩。从动物的紧张到松驰,从人的威武到闲适,张驰有度。足以见得一个国家上升期帝王的气度和国之实力。

【注释】

1、驷:四马。

2、驖(tiě铁):毛色似铁的好马。

3、阜:肥硕。4、辔:马缰。四马应有八条缰绳,由于中间两匹马的内侧两条辔绳系在御者前面的车杠上,所以只有六辔在手。5、媚子:亲信、宠爱的人。6、狩:冬猎。古代帝王打猎,四季各有专称。《左传·隐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7、奉:猎人驱赶野兽以供射猎。

8、时:“是”的假借,这个。

9、辰:母鹿。

10、牡:公兽,古代祭祀皆用公兽。11、硕:肥大。12、左之:从左面射它。13、舍:放、发。

14、拔:箭的尾部。放开箭的尾部,箭即被弓弦弹出。15、北园:秦君狩猎憩息的园囿。16、闲:通娴,熟练。17、輶(yóu由):用于驱赶堵截野兽的轻便车。

18、鸾:通“銮”,铃。

19、镳(biāo标):马衔铁。20、猃(xiǎn险):长嘴的猎狗。

21、歇骄:短嘴的猎狗

【译文】

四马壮健毛色黑,

缰绳六根手上垂。

公爷宠儿一帮子,

跟随公爷猎一回。

猎官驱出应时兽,

膘肥肉壮满地走。

公爷一声“朝左射”,

放箭直贯兽咽喉。

狩猎归来游北园,

四马轻松好悠闲。

轻便副车铃铛响,

车上息着众猎犬。

《诗经》127.国风•秦风• 驷驖[tiě]

《驷驖 》描写了君主狩猎盛况。

驷 :四马。

驖 :毛色似铁的好马,或者说赤黑色的马。

孔阜 :很高大。阜,肥硕。

辔 :马缰。四马应有八条缰绳,由于中间两匹马的内侧两条辔绳系在御者前面的车杠上,所以只有六辔在手。

媚子 :媚,喜爱,宠爱。亲信、宠爱的人。

狩 :冬猎。古代帝王打猎,四季各有专称。《左传·隐公五年》:“故春蒐[sōu]、夏苗、秋狝、冬狩。”

奉 :猎人驱赶野兽以供射猎。

时 :“是”的假借,这个。

辰 :通“麎[chén]”,母鹿。

牡 :公兽,古代祭祀皆用公兽。

硕 :肥大。

左之 :从左面射它。

舍 :放、发。

拔 :放开箭的尾部,箭即被弓弦弹出。

北园 :秦君狩猎憩息的园囿。

闲 :通“娴”,熟练。

輶 :用于驱赶堵截野兽的轻便车。

鸾 :通“銮”,铃。

镳 :马衔铁。

猃 :长嘴的猎狗。

歇骄 :短嘴的猎狗。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 ,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风》,“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收集了大部分为黄河流域的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十五个地方的民歌160首。这160首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称为“十五国风”,是《诗经》的核心内容。

这些诗有的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有的写征夫思家恋土,对战争的哀怨;有的记叙了奴隶终年的劳动生活,还有的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

这些诗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与灾难,都是有感而发,真挚坦率,质朴流畅。

《国风·秦风》 为先秦时代秦国 民歌,共10首:车邻、驷驖、小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无衣、渭阳和权舆。

诗经:驷驖

《 诗经:驷驖 》

驷驖孔阜,六辔在手。

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

公曰左之,舍拔则获。

游于北园,四马既闲。

輶车鸾镳,载猃歇骄。

注释 :

1、驷:套着四匹马的车。

2、驖:音铁,毛色似铁的好马。

3、六辔:六条马缰绳。

4、公:秦国国君。

5、媚子:宠爱的人。

6、奉:奉献,国君狩猎,掌管苑囿的官要驱起野兽出来,让国君射猎。

7、辰牡:按季节奉献的野物。

8、左之:从左面射它。

9、輶车:音由,一种轻便的车。

10、镳:音标,马嚼子两端露出嘴外的部分。

11、猃,歇骄:良种猎犬,前者为长嘴的狗,后者为短嘴的狗。

赏析 :

《驷驖》描写秦国国君出猎,赞美了射猎的勇敢和从容。有张有弛,有点有面,有衬托的侧面车马。有正面的射猎场面,简洁、细密,周详而又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