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倦论语 谈论不倦什么意思

2023-02-04

本文目录一览:

论语中诲人不倦的句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出处:战国·孔子《论语》

译文: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出处:战国·孔子《论语》

译文:默默地记住的,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有什么在我哦?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出处:战国·孔子《论语》

译文: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回去了。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出处:战国·孔子《论语》

译文: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出处:战国·孔子《论语》

译文: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劳神无所得。

6、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处:战国·孔子《论语》

译文:由,教你知道吗!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7、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出处:战国·孔子《论语》

译文:孔文子为什么称他为‘文’的?”“聪敏好学,又谦虚下问,因此称他为‘文’的。”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自论语吗?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自《论语· 述而》, 孔子自谓也。

学而不厌:勤奋学习而不感到满足。

诲人不倦:教诲学生从不倦怠。

学习而不觉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意思 这句话出自哪里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意思: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而言,却又做到了哪一样呢?”

2、出自《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出自《论语》,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自哪里?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意思是指学习而不觉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语出《论语·述而》。

论语365之:抑为之不厌,诲人之不倦

论语:抑为之不厌,诲人之不倦

论语这段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在同篇中有两篇,可见孔子对学问追求的信念高广而坚定。

他说他没什么,只是永远不会厌烦学习,也永远不觉得教授别人很厌烦。

他的学生感慨说就这样其实他是做不到的

确实孔子很伟大

都说学海无涯苦作舟,都知道学习的清苦,要不然大部分孩子们其实上学会觉得不够开心

嘛么孔子为什么可以做到,我的理解是,如何找到学习的乐趣。我也是成年才能体会,我确实也是学习就快乐,跟早期的培训有关,也有目标感,知道我为什么而学,而学会让我如何?想想就快乐

其实我也比较赞同华德福智性开发晚点,看我儿子学围棋,他10岁才开始学就觉得很快乐,没觉得学围棋烦恼。年龄大了,自制力强点,目标清晰点,华德福的孩子学习不是任务而是学习是他们想要的,当然快乐很多。

嘛么不是华德福的孩子呢?大环境如此,又如何快乐?家长的引导就非常重要,其实我也跟我的学生说,如果真的遇到讨厌的事情要做,那就转换,尽量从中找到可以享受的乐趣,或者去想你的目标能让你坚持不怕厌烦,自然就客服了厌烦成为了习惯,像我目前基本就是学习就是快乐从来不觉得厌烦。也是,我目前学的都是我想要的,实在遇到困难惯性的坚持就出来了

教人不厌烦呢?作为老师我还能保持极大的耐心,但对自己孩子不行,医不自治吧

很多父母也是,不辅导作业母慈子孝,辅导作业鸡飞狗跳[呲牙]。如何辅导孩子能做到诲人不倦呢?家长的个人成长非常重要吧

还有就是实在辅导不了,就交给专业人来辅导吧,避免冲突也是一种方法,虽然不是上策,但我们是普通人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自论语,这是一部什么家经典之作,记录了什么?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自《论语》,这是一部儒家经典之作,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论语》反映了孔子的教育原则。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的表现之一为克己复礼,有所不为);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欲施做答,欲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之取舍。

施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实践,用好心坏心来说,要防止好心办坏事,就要慎施);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细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意思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意思是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出自《论语·述而》。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原文:《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翻译: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这一章紧接前一章的内容,继续谈论治学的方法问题。前面说他本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此章则说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

《论语·述而》出自《论语》,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2、《论语》中为什么屡屡强调“不厌不倦”?

据说是爱因斯坦说过,“坐在火炉上一分钟感觉就像一小时,同漂亮的女人在一起一小时就感觉像一分钟”。对于喜欢的至少是不讨厌的,才能长时间相处,即“不倦”。如果不喜欢,那肯定没一会儿就不耐烦了,必然因厌而倦,这可能就是“厌倦”一词的来历。

“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是因为对古乐没有兴趣,所以越听越疲倦,打起瞌睡来。“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则是因为喜欢郑卫之音,越听越兴奋。《论语》中强调“不厌不倦”,是提醒人们凡是要从培养兴趣开始,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