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反思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听课记录

2023-02-04

本文目录一览:

高二政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 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 教学 方法 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 高二政治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政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

课标要求

通过学习真理论的内容,形成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的能力,正确地对待真理和谬误,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识记真理的含义,真理的基本属性。

2、 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真理的条件性。正确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真理和谬误”的转化,倡导学生科学文明健康地生活。

过程与方法 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追求真理的永恒信念,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教学重点

1、 理解真理的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教学难点

1、理解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和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

2、如何正确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真理和谬误”的转化,倡导学生文明科学健康地生活。

教学方法

三学一教 四步教学法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过程及方法

环节一 明标自学

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2分钟

引导学生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并且个别提问:1.实践的含义2.实践的基本特征3.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出示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学生带着疑问自主学习,并完成练习册填空)

1.真理的含义及根本属性

2.如何理解真理是有条件的,是具体的

3.追求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

为什么说真理具有反复性?

为什么说真理具有无限性?

教学过程及方法 环节二 合作释疑 环节三 点拨拓展

(备注:合作释疑和点拨拓展可以按照顺序先后进行,也可以根据教学设计交叉进行设计)

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合作释疑】一

(组织学生在明标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

1.有人认为,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教材第47页探究题

(1)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错在哪里 ?

(2)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什么样的结论能够被称为真理?或你认为真理是什么?学生作出判断,讨论回答(略)

【点拨拓展】一

真理的含义:真理是同客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

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内容上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第一、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第二、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真理只有一个,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第三、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社会实践 。一、实践及其特点

【合作释疑】二

漫画“下雨好不好?”

设问:为什么对同一对象有不同的认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吗?

[自主探究]教材第47页探究题:

(1)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是否表明,欧几里得定理不再是真理?

(2)是什么原因使人们认识到欧几里得定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

学生积极思考,运用自主学习的知识来分析此观点。

【点拨拓展】二

【合作释疑】三

教材第48页探究题课:

( 1 )当我们在实践遭遇失败时,应该怎样看待已经获得的认识?

(2)我们对航天(地球月球认识)能不能一步到位?为什么呢?

教材第49页探究题人类对火星的认识还会发展吗?为什么?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选择小组成员运用书本知识组织语言回答。

【点拨拓展】三

1 . 认识具有反复性(为什么——学生进一步探讨)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2.认识具有无限性(为什么——学生进一步探讨)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的

认识的主体——人是时代延续的

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3. 我们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从三方面把握)

(1)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的前进或者螺旋的上升

(2)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3)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教学过程及方法

环节四

当堂检测

一、选择:多媒体展示:

二、辨析: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所以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尽管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但当一个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相符合时,他就获得了真理。而且不容怀疑,真理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因此真理是绝对的。

(2)但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具体的。如果超过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或者不顾过程的推移,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就会变成错误。而且真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不断向前发展。因此,真理又是相对的。

(3)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真理是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和认识真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课后作业

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在实际工作与生活中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

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地揭示了当 今时代的要求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真理,我们应当以它为指导。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我们要紧密联系 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和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 各方面, 认真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 群众生产生活迫切问题和党的建设突出问题。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 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

如何在实践中发现,坚持,检验,发展真理

什么是真理? 真理是客观世界运行固有的法则和规律。这是自然的法则是无可改变(包括人为地去发展它)的。历史的事实证明,所谓改天换地的结果,必将受到自然法则和规律的报复。

真理的发现,是有一个过程的,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发现后去坚持去检验去更深入地认识它,并从中找出更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东西。这个它,其实不是真理,而是经验。

经验是发现真理的基础,但未必是真理的表象并由此可以深入发现真理本身的。因此,经验形成后,可能指引后人走向两个方向。一个是继续深入并在实践中检验去其糟粕存其精华,由此进一步掌握了自然规律和法则使得人类得到进步发展;一个是盲从跟随形而上学,结果往往就违背了自然客观规律而导致实践的失败。

因此,真理的发现是从经验的积累开始的,但经验需要经过锤炼才能步步逼近真理。实践是检验经验是否逼近真理的唯一途径。

跪求一篇“当代大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的论文

实践检验真理标准的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著作中都有深刻的论述,他们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基本内涵,论述了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决定作用,奠定了实践检验真理思想的基础。实践检验真理标准的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全面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检验认识的标准,形成了完整的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体系,尤其是二十年前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更是在理论上丰富了实践检验真理的思想。

一、实践检验真理方法在实际运用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方法是一个普遍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仅在高层次和解决重大问题的时候发挥作用,而且也体现于不同层次的具体实际工作中。但是,实践检验真理的方法如何在工作实际中充分体现出来,如何用以指导各项具体工作,仍然存在着以下一些不足之处:

1、含糊性。在实践检验真理过程中,应当首先要界定哪些是“实践”,哪些是需要“检验的认识”,哪些是最后形成的“正确的认识”;对“实践”与“真理”的判断不能是主观随意的,更不能是那些出自主观心理状态、个人好恶的或者是“左”的东西。例如,实践的标准如果不是以经济发展为尺度,而是以政治效果为目的的话,那么我们就很可能会禁锢自己的思想,回到文革老路上去了。

2、时效性。实践检验正确认识的过程是否及时,是实践检验方法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历史上我们曾经走过许多弯路,付出过许多代价,也就是说当我们获得什么是正确认识的时候,往往已经付出很大代价了,虽说可以挽回和弥补,但毕竟造成了损失。我们讲真理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其现实目的就是要尽量避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因此,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应当是及时的。

3、代表性。检验真理的实践范围是否典型,是否具有代表性和长远性,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片面的、局部的和眼前的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有可能对于全局、长远发展来说是错误的。例如现在所提倡的“股份合作制”,有些地方证明是有效的,但在一些地方却可能行不通。

4、程序性。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应当是严谨的、科学的、民主的和有步骤的。不合理、不合程序及有头无尾的检验过程不是真正的检验过程。例如过去曾经大搞群众运动,人为地去搞“革命实践”来证明某种“革命理论”,恰恰违背了实践检验真理的根本宗旨。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发展和完善实践检验真理的方法是必要的,实践检验真理标准所蕴含的意义是伟大而深远的,但是,我们不应仅仅停留在对这一伟大意义的充分肯定上,而应当进一步具体地完善这一方法,使这一方法在社会实际的运用中更具有规范性、操作性和可行性。

二、实践检验真理方法的社会功能

坚持实践检验真理的方法,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出这个方法所蕴含的社会功能,这些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动力功能——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是实践的最根本动力,坚持检验真理的方法,也就是要充分发挥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实践动力。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实践检验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检验的过程及结果去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2、调控功能——实践过程是作为主体的人的一种自觉的活动过程,实践检验真理的方法,也是充分反映人民群众主体意识的、以及这种意识对于社会行为的调控过程,这种主体的社会调控行为是建设性的、发展性的而不是破坏性和阻碍性的。

3、制约功能——实践检验真理方法也是在社会中对各种主观随意性、违反客观规律行为以及经验主义、教条主义行为的制约,使我们在决策和指导上尽可能地符合客观实际,避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从理论上根本解决了人们在社会现实中存在的主观与客观割裂和脱节的问题,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克服了传统认识论的片面性,指出了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辩证的、能动的反映过程,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过程,坚持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其重要的功能是要反对和克服主观与客观脱节的主观主义与经验主义。

从系统的观点看主客观割裂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处理“控制与信息反馈”之间的关系问题。所谓主观主义(夸大主观愿望、意志、力量)是指只有“主体通过思维创造环境的控制行为,而没有从环境中接受信息反馈的过程”;而经验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则是指“只从环境中被动地接受信息、顺应环境,而没有反作用于环境的能动控制行为的过程。”

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分析这一过程,实践检验真理的方法与系统论的方法是具有一致性的:实践检验认识过程中所达到的主、客观相统一的状态,就是系统过程中通过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尤其是在出现偏离和扰动的情况下如何使这一系统回到稳定的、优化的目的状态;系统的过程意味着主体从客体(实际工作)中得到信息(感性材料为主的感性认识过程),这些信息为主体所认识,并且与业已存储的信息结合起来,经过加工而成为理性的决策和控制信号(理性认识过程),从而构成控制输出行为的基础的过程。(即认识过程中的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的过程)

这一系统过程为(实践的)主体所控制,主体作用于(实践的)客体,产生一定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又以感性认识等信息方式反馈给主体,使主体能够不断地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达到了目的,如果出现偏差,则可以根据反馈信号加以纠正,这是主体认识不断得到纠正和检验的动态和系统的过程。(即认识过程中的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第二次飞跃的过程)

三、实践检验真理是社会系统过程

实践检验真理作为方法,实际上是作为社会系统存在并且运行的,它同样具有控制和反馈两个主要的系统过程:

(一)控制系统过程。是系统对各种意见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识别和输入、加工和筛选、从事决策及有效输出运行的过程。整个系统的有效控制是:能够根据需要对被控对象通过发出指令性控制信号进行直接控制,同时也能根据反馈信号不断修正输出的控制信号。

1、输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识别后,输入来自实践的各种信息:它既包括客观事物在运动发展中的联系状态,也包括来自人民群众的各种思想、观念和看法等来自于实践的大量感性的和第一手的信息。

2、加工。要界定哪些是来自“实践”的真实信息,哪些是“有待检验的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加工中必须要运用一定的模型或原则来指导进行,通过对大量感性经验的概括,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并能够指导实践的各种方案。

3、决策。对所形成各种方案进行分析和研究,经过权衡比较后加以筛选,决定最终方案。

4、输出。将决策后形成的指导性控制信息输出到实践中,体现了主体对客体的控制,也就是人的思想、意图和决策回到实践中去的过程。

控制系统中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尤其在实践检验真理的系统过程中,应当明确人民群众在系统中的主体作用、地位和功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控制过程中的参与作用。

(二)反馈系统过程。系统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对于控制过程来说,主要考虑的是不确定的因素而不是确定的因素;控制系统要达到一定的目的,不断地获得反馈信息,也就是从不确定的环境中去寻求确定的因素。

1、反馈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具体地说,是一个正确认识形成的全过程,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不断纠正,乃至形成正确认识的过程,这体现了认识与实践之间的辩证统一性。反馈不应当是被动接受的,也包含了主体通过调查研究等去获得真实和本质信息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2、反馈过程与党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反馈系统过程充分体现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两个过程。毛泽东同志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99页)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受到群众拥护、给群众带来利益的,应当继续坚持下去;反之,实践证明是不正确、给群众利益造成危害、受到群众反对的,则需加以修改。“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663页)这实际上就是在系统控制下通过信息反馈不断纠正目标偏失的过程。

3、反馈过程是一个民主的过程。能否自觉地根据群众实践的结果来检验和修正我们的认识,是实践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不能高兴时就发扬民主,不高兴时就强调集中,随心所欲,使党的群众观点成为一个空泛的概念;如果搞“家长制”、“一言堂”,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听到真实的声音,得到真实的情况,从而也不能得到真实的反馈信息。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不仅仅是实践的根本动力,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同样也是协调社会发展,制约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重要因素。能否广开言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协商的宽松政治环境,使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系统获得真实信息反馈的重要保证。

4、信息在反馈系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在系统中,反馈的信息必须是真实的,控制论中的一句名言是:“输进去的是垃圾(指不完整、不真实的信息),输出来的还是垃圾。”如果信息不准确,就不可能保证最后决策的正确性。其次反馈的信息还必须是及时的,如果信息不能及时反映到系统的决策环节,那么作出的决策很可能是“事后诸葛亮”,不起任何作用。现代社会的特点是信息化,拥有信息不再是少数人所垄断的特权,信息传递的方式、手段和渠道越来越广泛,群众对于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信息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知情权,同时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发言权来表达自己的信息,这正是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在信息表现方面的最大区别。

总之,人类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模糊到明确,从经验到科学的过程,尤其在科学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因此,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方法本身也是应当不断发展、深化和完善的。在当代科技发展的大趋势下,应当将实践检验真理的方法与科学技术的方法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效的操作系统,将这个方法规范化、程序化和清晰化,更为有效地发挥实践检验真理的作用,避免在这个问题上的含糊性、不确定性及主观随意性。否则,实践检验真理的客观性有可能成为主观性的东西,实践检验的方法也可能成为一种空洞的方法。发展和完善实践检验真理的方法,对于增强解决社会矛盾的宏观调控能力,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高中的政治必修四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知识点

一、世界的物质性

1、物质的含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注意:物质的概念概括了宇宙间的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物质形态。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2)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1、运动

(1)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区别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3)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原理: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意识的本质

1、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2)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总之,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四、意识的能动作用

1、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人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②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五、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

(1)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2、重要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怎样做到: 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七、实践及其特点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3、基本形式: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变革社会的实践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八、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

1、原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变革客观对象的实践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产生新要求;实践提供更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注意:认识的来源是实践。认识的内容是客观事物。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个,参与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和学习间接经验。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2、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加实践活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九、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

(3)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人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2、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2)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意义

一方面真理从实践中来;另一方面真理必须得到实践检验;同时,真理会在实践中与时俱进。

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作为正确的意识,对物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也就是说对实践有着指导作用。所以要在实践中坚持真理。而由于人们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的超越自身,所以要发展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