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鉴 论语全鉴是什么意思

2023-02-04

本文目录一览:

赖辉东《论语史鉴》13.22 无恒德,不为医!

第22章

很多人把“无恒”理解为“没有恒心”,然后围着这个绕圈子。如朱熹的《论语集注》云:“(巫医)虽贱役,而犹不可以无常。”意思是说,巫医虽然是个低贱的工作,但必须要有恒心才能做成。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指出巫医皆抱道怀德,学彻天人,故必以有恒之人为之解者,或以巫医为贱役,非也。”他们在巫医职业的贵贱上争论了起来,显然是离题了,而且他们始终没有绕开“恒心”二字。北大的李零教授说:占卜和科学不同,科学讲究重复率,占卜不讲这套,这种手段不行,就换另一种,必须持之以恒。还有康有为等先贤都在大书特书,人如何要有恒心,不然成不了巫医等等。那么,这么理解正确么?我认为不对!

一, 孔子如果想表达人要有恒心的话,没必要引用“南方人”说的这句俗语,因为,说明恒心重要性的俗语太多太普遍了,民间俗语可以信手捻来。

二,人如果没有恒心,什么事都做不成,不能特指巫医。

三, 联系前后文,“无恒”和“不恒其德”是首尾呼应的,所以,“无恒”就是“没有恒德”之意。没有“恒德”之人是成不了医生的,医生一定要始终保持“医德”,不然会遭人唾弃,这样理解,前后文就通顺了。

巫医:即医生,春秋之前,巫医结合,巫师就是医师,春秋末期开始,巫医分离。

善夫:说得好啊!

或:转折连词,理解为“却”。

承: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后延伸为:担当,蒙受,顺从,迎合等意。本文中的“承”就是捧着敬奉之意。

羞:会意兼形声。据甲骨文,以手持羊,表示进献。小篆从羊,从丑,丑亦声。“丑”是手的讹变。本义:进献美食,如《礼・月令》:群鸟养羞。后“羞”字被假借为害羞,羞愧,难为情,羞耻等意,用“馐”来代替美味,美食。如:珍馐。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此句来自《易-恒卦》,意思是:“人如果没有恒守其德行,却用美食进奉神灵进行占卜。”承羞不能理解为蒙羞,承指承上,蒙指蒙受。历代先贤们很多人都把“承”字理解为“蒙受”,其实错了。可能是被“羞”字误导,他们没有在源头上去分析理解“羞”字的本义。孔子时代的“羞”还没有“羞耻”之意,想要表达“羞耻”,一定是用“耻”,不用“羞”。

占:这里读第一声,从卜从口,以口问卜,占卜的意思。古人用龟甲或者牛骨用火烧,然后观察其裂纹的走向来预测凶吉。不占而已矣:占卜也没用,自求多福吧!

全文理解为:孔子说:“南方人有句俗语:‘人不恒守其德,成不了巫医。’说得好啊!”“《易经》也说:有些人不恒守其德,却用美食敬奉神灵占卜算卦”。孔子说:“这些人占卜也没用,自求多福吧。”

清末大儒曾国藩曾说:“人但有恒,无事不成。”一个人想要成就事业,必须要有恒心,但是,仅仅有恒心依然不够,还要有“恒德”!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不能坚守德行,虎头蛇尾,最后想通过祈求神灵来拯救自己,烧香拜佛,一掷千金,都无济于事。

                无恒德,不为医

明代诗人李时勉有一首诗写道:“花近药栏春雨界,阴浮苔径午风轻,岩前虎卧云常满,树底人来鸟不惊。”该诗描述的是杏林仙境的独特风光,人和自然和谐共处,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美好情景。

诗中独特风光的创始人是一名医生,他叫董奉(三国时期三大名医之一,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人),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乐善好施,他为人治病分文不取,只要求患者病愈后在后山种几棵杏树就行,四面八方的人闻讯而至,几年之后,后山杏树成林,杏子年年丰收,董奉在杏林盖了一间茅舍,并规定,想吃杏子,只要带上稻谷放在茅舍前来交换,不必惊动董奉,自己采摘杏子带走,如有人贪心,老虎会从林中出来干预。

董奉把收来的稻谷悉数送给穷苦百姓,乡民们感激董奉的人品和医德,便写了“杏林春暖”的条幅挂在董奉家门口,从此,“杏林春暖”一词被传开,一直沿用至今。“杏林”也成为医生的尊称。

孔子说:“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这句话可以提炼为:“无恒德,不为医。”也有人说:“医无德者,不堪为医。”总之,医德是医生最起码的“装备”。

王孟英的后半辈子赶上太平天国,他漂泊在外,穷到吃不起饭,“麸核充饥”。居然也没耽误他悬壶济世。

白天忙着看病,也就罢了,晚上"闭户忍饥",十分难熬,"悠悠长夜,枵腹无聊",王孟英曾写一本《随息居饮食谱》,他说自己常常"画饼思梅,纂成此稿"。有人可能要纳闷,既然他医术高超,救人无数,怎么自个还穷到这个份上呢?因为他医德高尚,那时社会动荡不安,百姓非常贫穷,穷人来看病,常常是不收费,甚至还贴钱,朋友们说这不是个半傻子吗,王孟英一听,干脆给自己起了个号,叫半痴山人。

王孟英有位朋友,叫杨照藜。他曾经给王孟英的著作《温热经纬》一书做过序。他在序言中说道:

“居数月,复以公事牵率,买舟南下,因得谒孟英于武林,握手言欢,历叙契阔……余以行迫,未得深谈,惘惘而别。已而孟英来答拜,舆夫负巨簏置舟中,则孟英所赠书也。舟行正苦岑寂,得此奇编,如亲良友……满纸灵光,与严陵山色竞秀争奇。”

他说我路过王孟英他们家,就找他玩,这个人真是勤奋好学。可惜我杂事忒多不能久留。我走的时候,他送我一大箱子,我还以为是当地土特产呢,结果打开一看,满满一箱子书啊。旅途漫漫,多亏了这些书啊,漫途江景都在书中智慧的光芒下黯然失色。

王孟英心胸宽广,西医进入中国后,他不抵触,还提出中医结合,一代名医最后竟然死于霍乱感染,他的一生让人由衷地敬佩!

当然,古代也有没有医德的医生,洪迈的《夷坚志》里记载:一个叫陆阳的医生,他给人治病时,常常向病人额外索取酒肉钱财,病人要是不给,他乘着酒兴,给病人加大药量,在病人疼痛难忍时,乘着小船溜走了。病人却“颤悸坠地而死。”还有个医生叫徐楼台,喜欢收红包,如果不给,就不顾病人死活,恶搞病人。

常州知府李余庆非常痛恨无德医生,曾用乱棍打死一名无德医生。

古代还有不少骗财骗色的庸医,他们不学无术,欺骗钱财女色,为人所不齿。明代医学家戴元礼听说一个医生医术高超,想去拜访,却发现他很多药方中都需要加“锡”,戴元礼很纳闷,反复思索后发现,原来那个庸医竟然照抄古代的药方,把“钖”字抄成了“锡”字,“锡”是重金属,有毒。这医生不知道误了多少人。

清代有个医生看到街上有人用《易经》算卦,他感慨自己不该学医,应该学算卦,朋友不解,他说,算卦学的是《易经》,一定很容易学,我学的却是《难经》,实在是太难了。不知道这位医生是在开玩笑还是他真的不知道什么是《易经》,不过,学医难,做医生难却是事实。

赖辉东《论语史鉴》4.12放于利而行,多怨!

第14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放:逐也,形声字,从攴,方声。方是放的初文,方是象形字,其字型就像一个戴着枷锁的犯人,造字本义:在罪犯脸上烙印或刺字,将其驱逐、流放到生活条件恶劣的远疆地区。

      如《书·舜典》:“放驩(huan)兜于崇山”。又如《史记》:“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后延伸指放养,如《书·武成》:“放牛于桃林之野。”也指解除约束,如“刑满释放”。

      后引申为强行遣送、遣行;舍弃,放弃,废置不用。如《书·康诰》:“惟威惟虐,大放王命。”由舍弃,废置不用引申为搁置,措置。如《孟子》:“放乎四海”。

      由搁置,措置引申为解除控制,任其自由;如:“放风。”

      放也指放纵,如《孟子·梁惠王上》:“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放也指将其置于某种状态;发送,给予,投入。由发送,给予,投入引申为发射,发出;如“放出话来”,放也指让录制的信息被输出、展现,如“放音乐”。

      放也指要求对方采取某种态度 。如:“放尊重些,放明白些”。

      放也有相似的意思,如《庄子·天地》:“有人治道若相放,可不可,然不然。”

      “放”又可用于“仿”的通假字,指仿效、效法。如《广雅·释诂三》:“放,效也。”中山王方壶:“用隹(惟)朕所放。”(因而是我效法的榜样),《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

利:会意字,从禾从刀,甲骨文的“利”左部是禾,其字形像成熟的庄稼;右部为“勿”字,其字形是在“刀”字的基础上再加几点,勿是“刎”的初文,有割的意思。

        利的字形用以刀割禾来反衬刀的锋利,本义指刀、剑锋利。如《韩非子》:“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刀口锋利切割速度就快,由这一点又可引申为速度快。如《荀子》:“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对于刀,自然是越锋利越好,故引申为顺利、便利。如“大吉大利”。

      事情顺利就有好处,故又引申指利益、好处、利润、私利等义。如《庄子·骈拇篇》:“小人以身殉利。”

      利也指贪,如《礼·坊记》:“先财而後礼,则民利。”

多怨:很多怨恨。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不管是放弃还是放纵利益去做事,都会招来很多怨恨!

      关于本文的解读,关键词就是“放”字,孔安国和朱熹都认为:“放,依也!”意为放是“仿”的通假字,是依据、依照的意思。

      这样解读虽然符合儒家“轻利重义”的思想,但是,这肯定不是孔子的本意,因为,如果孔子想表达“依”的意思,一定会用“依”字,他曾多次用到该字,如“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在这里用“放”字,是非常妙的,它既有放弃的意思,又有放纵的意思,“利”这个东西,放弃也不行,放纵也不可,必须要合于义!

      处理生活中的事情要以道义为标准,而不是以利益为标准,按照利益标准处理生活中的事情的结果就会使招致怨恨。

      如果放弃利而行,会陷别人于不义,如果纵心于利,会陷自己于不义,所以放弃和放纵都不行,必须得利的同时符合义。

        如《易》曰:“利者义之和也。”又《广韵》:“利,吉也,宜也。”

        我们通常说“利害”,意为有些利是有害的,不义之利,不但对自己,对别人也会“不利”的。

孔子评“利”

      鲁国有一条法律说,如果本国人看到鲁国人在其它国家成为奴隶,只要把他赎回来,国库就会报销这个人的赎金,这是国家在政策形势上对国民做好人好事的一种奖励性扶持。

      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贡,富可敌国,他赎回来一个鲁国人之后,却拒绝让国家报销赎金。这是子贡的价值标准,因为他认为拯救一个落难的国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这种所谓的“理所应当”是指: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以及道德动机。简单来说,由于这个奴隶和子贡都是鲁国人,属于一个民族,基于这种身份认同,子贡就会潜意识的认为帮助他们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但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提出了不同的声音,他说“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你收了国家的钱并不会使你的行为变味,但是你不收这个钱,以后就没有人去做这件事了!

      孔子不是满口仁义道德吗?为什么会唱起反调来呢?其实这其中的逻辑非常好理解,孔子这话的意思是:

      你收的这个钱本身就是你自身付出的,国家只是将你受损的利益做出弥补,并未使你获得更大的利益。因此,你接受国家的补偿,这也就变成是你和国家共同努力才使得这个奴隶得到解放的结果。

      可如果你不要这个钱,那就变成了你自己的事情了,都成为你自己的功劳。你虽然在道德上获得了一种满足感,但是其他人的积极性却降低了。因为你把那些收取国家补偿的人陷入了不义。

      因为人都有自私和趋利性的一面,一个人可以偶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己一些好事,但是让一个人超出自己的能力去做一些好事却并不现实。

        因此子贡就做了一个不好的带头,那就是他消除了国家在这件事中起到的推动和倡导作用。

        孔子的另外一个叫子路的弟子,曾做了一件“子路拯溺”事件:子路救了一个溺水的人,对方送给他一头牛作为回报,子路接受了,因此孔子很高兴的说:“鲁人必拯溺者矣。”

        意思以后鲁国人都会乐于去拯救落水者,因为在子路这种人的价值观中,他认为我救了你,我自己也承担了可能溺水的风险,当然这些风险并不足以阻止我去做这件事,我之所以接受这头牛,并不是因为我贪财。

      而是我认为这是对自己行为的肯定和鼓励,说明你对我的行为是感激的,而且我救了你一命,这是何等无价的事情,拿再多的钱都不足以弥补,但是我只接受你一头牛的馈赠,那就相当于我自己为这件事界定了一个价值的界线——这件事情的价值当然不止一头牛,但是一头牛就能肯定我做这件事的价值,也能鼓励我继续去做这样的事。

      “子贡赎人”和“子路拯溺”这两个故事的微妙之处其实就是表现出了人性中无私和自私共存的一面。

      其无私之处表现为:我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不计回报的帮助一个人。而自私之处却表现为:我不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外或者在自己的利益受损的情况下帮助一个人。

      因此孔子批评子贡而赞赏子路的行为就是指子贡的那种无私的行为虽然看起来很高尚,但是却损害了其他人的利益,让大家做了好事却还得自己去承担受损,这无疑就会降低大家做好事的积极性,因此从长远来看它是不可取的。

        当然,子贡的行为本身是值得赞赏的,但是却有一些不合时宜,毕竟鲁国作为一个国家为了那些沦为奴隶的鲁国公民得到解放,因此制定了这种激励性政策,发动全国民众去做这种好事,实际上属于国家和民众一起努力的合作姿态。

      但是子贡拒绝国家给自己的补偿,其实就等于破坏了这种合作的规则,从而让其它人无法继续遵照这种规则行动下去,毕竟我是要这个钱还是不要这个钱呢?

      可见子贡其实做出了不好的影响,因此一个人在做出价值取向的时候,其实也需要照顾到现实环境,否则就会做了好事却带来不好的影响。这大概就是这两个故事的内涵之处吧。

      孔子曾评价鲁国正卿臧文仲“三不仁”、“三不智”,其中有两件事和“利”有观,一,废六关:即废除各地的关税,这就解除了对商人的各种限制,很多人会放弃农耕,从事商业活动,阻碍农业发展。

      二,妾织蒲:意为臧文仲纵容自己家人贩席卖履,这样一来,很多人会为了捧臧文仲的场,而冷落其他商贩的生意,这就是典型的与民争利。所以孔子对他作了差评。

      总之,在“利”面前,一定要理智放弃和放纵都不一定是好事。

全鉴书是什么意思

《唐诗三百首》《春秋》《孙子兵法》《史记》以及四大名著等很多古诗词及名著,近代也很多,海子、徐志摩、余光中、汪国真、席慕蓉等等

关于孔子的资料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论语篇目

《论语》的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若开篇前两个字是“子曰”,则跳过取句中的前两个字;若开篇三个字是一个词,则取前三个字。篇名与其中的各章没有意义上的逻辑关系,仅可当作页码看待。

学而第一 (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

为政第二 (主要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

八佾第三 (主要记录孔子谈论礼乐)

里仁第四 (主要讲仁德的道理)

公冶长第五 (主要讲评价古今人物及其得失)

雍也第六 (记录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

述而第七 (主要记录孔子的容貌和言行)

泰伯第八 (主要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子罕第九 (主要记孔子言论,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和不提倡做的事)

乡党第十 (主要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

先进第十一 (主要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

颜渊第十二 (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实行仁德,如何为政和处世)

子路第十三 (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为人和为政的道理)

宪问第十四 (主要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以及对古人的评价)

卫灵公第十五(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在周游列国时的关于仁德治国方面的言论)

季氏第十六 (主要记孔子论君子修身,以及如何用礼法治国)

阳货第十七 (主要记录孔子论述仁德,阐发礼乐治国之道)

微子第十八 (主要记录古代圣贤事迹、孔子众人周游列国中的言行及周游途中世人对于乱世的看法)

子张第十九 (主要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弟子们对于孔子的敬仰赞颂)

尧曰第二十 (主要记录古代圣贤的言论和孔子对于为政的论述)

扩展资料

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

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资料:中国网-孔子--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 

百度百科-论语

赖辉东《论语史鉴》3.24两千多年前就有人预言孔子思想……

第三篇第24章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仪:地名,地处黄河故道,春秋时属于卫国边境小镇,由于孔子曾到此地留宿,当地封人(边境管理长官)求见孔子,并留下一段佳话,后人称此地为“仪封”。

    金代,仪封置县,清代,仪封县和兰阳县合并为兰仪县。建国初期,兰仪县又考城县合并为兰考县(属于开封地区),此后,仪封成为兰考县仪封乡。

    现仪封乡还有“仪封人请见夫子处”遗址。

封人:古官名,《周礼》谓地官司徒所属有封人,掌管修筑王畿、封国、都邑四周疆界上的封土堆和树木。

    西周成立后,周武王实行封建制度,即封土建邦制,国与国之间需要封上土堆,植上树木。春秋时各诸侯国都设有封人,典守封疆,同时掌管筑城之官。

请见:请求接见。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吕却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 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

见: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突出人体上方的眼睛,以强调看见,本义是看到、看见,特指平视。

    用作名词时表示看法,见解。“见”又有接触、遇到的意思,也有看得出,显得出的意思,还有会见、见面的意思。

    呈现的意思本由“见”表示,后改用“现”字。“见”在古汉语中也用作助词,表示被动,相当于“被”。如“见谅”、“见笑”等。

二三子:你们几个人,指孔子弟子们。

丧:指孔子丧失官位而周游在外。

久:指事字,原意为“停止前进”,和“千”字的造字动机一样,“千”指长时间移动,后用“迁”字代替,“千”被假借为数字单位。久延伸为“长时间”、“旧的”等意。

木铎:古者将有新令,必奋木铎以警众,使明听也。铎:大铃。木铎:金口木舌之铎。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

全文理解为:

    仪地的封人请求拜见孔子,他说:“贤人君子到了这里,我没有不拜见的。”随行的弟子领他去见了孔子。封人出来后说:“你们何必担忧夫子失去官位呢?天下没有正道已经很久了,老天将把夫子作为传道的木铎来教化世间。”

      这个仪地的封人喜欢拜见有德行的君子,可见这个人是好德之人。朱熹认为,这个封人是个“贤而隐于下位者也”。

    仪封人和孔子一番交谈,便能预言孔子的思想将是未来中国的主导思想,确实不是个简单的人。

    唐代,在一家驿站的墙上,一个也是没有留下姓名的人,留下了一句话:“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个人似乎在和仪封人相呼应。确实是这样,两千多年来,孔子的思想一直在指引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

    西汉时期“凿壁偷光”的匡衡曾说:“臣闻六经者,圣人所以统天地之心,著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正,使不悖于其本性者也。故审六艺之旨,则人天之理可得而和,草木昆虫可得而育,此永不易之道也。及《论语》、《孝经》圣人言行之要宜究其意。”

    古人认为,“人”是天地之心,“心”正了,其它的“器官”才能正常发育,“天地”才能健康,圣人就是“正”天地之心的人,所以我们要经常读圣人之言——《论语》、《孝经》等。

    孔子博大而深厚的思想是可以穿越时空的,时至今日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现代社会出现的新问题,层出不穷的新思潮,都不能掩盖孔子思想的光辉;相反,却一遍又一遍验证着它的普世与超越。

                  《论语》历程

    当今社会,一些自诩为“新人类”的年轻人,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经典视为蔽履,嗤之以鼻,实在是无知,令人担忧。

    世界文明史提示我们,要想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熟读、理解人类文化经典。记载着孔子言行思想的《论语》一书,就是这样一部穿越了两千多年历史烽烟的,现代人不可不读的人类文化经典。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论语》成了中国社会的“圣经”,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小到个人的待人接物、一言一行,都在它的规范之中。要想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就不能不读《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体散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了下来。

  《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是“仑”的通假字,有收集编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

    现存《论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仁”就是“爱人”。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论语》的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如第一篇取“学而时习之”中的“学而”作为篇名。若开篇前两个字是“子曰”,则跳过取句中的前两个字;篇名与其中的各章没有意义上的逻辑关系,仅可当作页码看待。

    《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其编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子贡,他们忧虑师道失传,首先商量起草以纪念老师。然后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

    清代学者崔述则对《论语》的成书提出不同看法,他注意到今本《论语》前后十篇在文体和称谓上存在差异,前十篇记孔子答定公、哀公之问,皆变文称“孔子对曰”,以表示尊君。

    答大夫之问则称“子曰”,表示有别于君,“以辨上下而定民志”。而后十篇中的《先进》、《颜渊》等篇,答大夫之问也皆作“孔子对曰”,故怀疑“前十篇皆有子、曾子门人所记,去圣未远,礼制方明;

    后十篇则后人所续记,其时卿位益尊,卿权益重,盖有习于当世所称而未尝详考其体例者,故不能无异同也”。又如,前十篇中孔子一般称“子”不称“孔子”,门人问学也不作“问于孔子”。

    而后十篇中的《季氏》《微子》多称孔子,《阳货》篇子张问仁,《尧曰》篇子张问政,皆称“问于孔子”,与《论语》其他篇不同,“其非孔氏遗书明甚,盖皆后人采之他书者”。

    受崔述的影响,以后学者继续从《论语》前后十篇用语、称谓的差异对其成书作出判断,有学者甚至认为《论语》最初只有单独的篇,其编定成书,要在汉代以后。

    和许多先秦古籍一样,《论语》经过秦火和战乱曾一度失传,一些儒生坚守儒家衣冠和礼仪,依靠口耳相传,传述他们的经书,至汉代出现若干个传本,最著名的就是《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三大流派,它们在文字,篇名及篇数上互相都有差异。

  《鲁论语》是鲁人所传,共20篇,我们今天所见《论语》的篇目即由此而定。汉代的龚奋,夏厚生,夏后建,萧望之,韦贤,宣城,扶卿等人传授之。由于主要在鲁地的学者中传习,故谓之《鲁论语》。 汉时还有《论语解》十九篇,均已亡佚。

  《齐论语》为齐人所传,《齐论语》则主要在齐地的学者中传习,共22 篇,比《鲁论语》多出《问王》、《知道》两篇。此书也已亡佚,现有清马国翰辑《齐论语》一卷,清王少兰辑《齐论语问王知道逸文补》一卷。

    《古论语》是汉武帝末年在曲阜孔子故居墙壁中发现的,且其字为蝌蚪文(大篆的一种),故谓之《古论语》,共21 篇,篇目基本与《鲁论语》相同,只将《鲁论语》最后一篇《尧曰》中“子张问”以下一段单独分篇。

    这三种本子除篇数不同外,在章次、文字、解说上都有出入。西汉后期大臣张禹先学《鲁论语》、又学《齐论语》,对两个版本择善而从,篇目以《鲁论语》为主,编成一个修订本。

    张禹曾为汉成帝担任师傅,后封安昌侯,官位尊显,所以他的修订本很快流行于世,时称“张侯论”。后世也皆用此本,于是《齐论语》,《古论语》大半都失传了。后汉灵帝时所刻的《嘉平石经》就是用的《张候论》。

    到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又在“张侯论”基础上,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为《论语》作注,从而保存了汉代《论语》版本异同的一些资料。

    郑玄注今已散佚,甘肃敦煌和新疆均曾出土唐代手抄的残本。三国时人何晏汇集汉魏各家注解,作《论语集解》,是现在所见最早的完整注本。

  《论语》内容丰富而文字简约,这为注释和讲解留下发挥的天地,古代解释《论语》的书达三千余种。

  《汉书·艺文志》记汉人传授《论语》12家、229篇;《隋书·经籍志》补记汉时周威、包咸为《张侯论》作章句,马融作训诂。但这些注释已经全部亡佚。

  郑玄作的《论语注》,现残存一部分,尚可看到《齐论》、《鲁论》、《古论》的一些面貌。

  《隋书·经籍志》记魏司空陈群、太常王肃、博士周生烈均曾撰《论语》义说,这些也已经亡佚。《论语集解》撰者何晏、孙邕、郑冲、曹羲、荀凯五人,“共集《论语》诸家训注之善者,记其姓名,因从其义,有不安者辄改易之”。

    这个注释本集孔安国、包咸、周威、马融、郑玄、陈群、王肃、周生烈等汉魏各家古注,是现存最古的注本。

    南朝梁的皇侃为《集解》又作《论语义疏》,再集魏晋数十家之说为何晏《集解》申说,唐代传入日本,为日本儒者所推重。到了清代《论语义疏》又传回国内。

    宋邢昺为何晏《集解》作新疏(《四库全书》作《论语正义》),疏有“续解”之意。邢疏“翦皇氏之枝蔓,而稍傅以义理”,详于章句训诂和名器事物,“其荟萃群言,创通大义,已为程朱开其先路矣”(《郑堂读书记》)。

    宋人编《十三经注疏》,所收《论语》即题为“何晏集解”、“邢昺正义”,合称《论语注疏》,通行至今。

    南宋朱熹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四书”,为之集注。其中,《论语章句集注》训诂、义理并重,也较为通俗易解。朱注是明清两代科举用书,为读书人所本,影响很大,但理学气味较浓。

    清人毛奇龄《论语集求篇》专为驳斥朱熹《章句》之作。该书旁征博引,资料宏富,于礼仪、军制、方名、象数、文体、词例,反复推勘,以证朱注之谬;但其中也有些地方强生枝节,半是半非,甚至有立论不足为据者。

    清人注疏中影响最大的是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他认为:皇疏“多涉清玄,于宫室衣服诸礼,阙而不言”,而邢疏“又本皇氏,别为之疏,依文衍义,益无足取”。他打破汉学宋学的门户之见,不守一家之言,广泛征引,择善而从,力求实事求是,折中大体得当。

    刘氏于道光八年(1828)开始著述此书,1855年于书将垂成时病故,由其子刘恭冕继续写,于同治四年(1865)全书写定,前后历时三十八年。这部书集前人注疏之大成,至今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近人杨树达撰《论语疏证》,汇集三国以前古籍中与《论语》有关资料,排比于《论语》原文章句之下,间下己意以为按语。主旨是以事例为证,疏解《论语》古义,考订是非,解释疑滞,发明孔子学说。引书约70种。陈寅恪为之作《序》称:“乃自来诂释《论语》者所未有,诚可为治经者辟一新径,树一新楷模也。”

    近人程树德撰《论语集释》,是集古今《论语》注疏大成的名作,引录典籍680种,取舍谨严,博而不滥,凡120万言,体例周备,疏解详明,便于披阅。

    近人钱穆诠释《论语》的专著《论语新解》,以篇次为序,对原文注释、解析、串讲并白话试译,不乏新见,在港台及海外较流行。

    近人杨伯峻撰《论语译注》,包括原文、注释、译文、余论四部分,并附《论语辞典》,是当代较好的白话译本,流传广泛,但一些阙误颇多。

    文人是社会精英,是引领时代发展的人,历代文人都尊孔子为“先师”,可以说,中华五千年文化从来不曾间断,中华民族成为世界最优秀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傲视群雄,得益于孔子的思想引导。

 

赖辉东《论语史鉴》15.40道不同,不相为谋!

第40章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道者,路也。引申为各人所走的人生大道,即人生志向。这里的“道”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职业或者职业理想,而是指的是人生大志向、大信念、大道义的“道”。

    这个意义上的“道”涵盖了儒家的修己安人,修身平天下,包含有最起码的仁义理念。比如共产党员所坚持的“道”就是共产主义理念。

    由“道”延伸出的意思非常多,比如天道、人道、孝道等,不同思想学说,“道”的意思又不尽相同,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开篇就提示:道可道,非常道!意思就是说:我这里所说的“道”,不是大家通常理解的那种“道”。

同:“回合也”。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字形一般认为由一种四人抬东西的用具的形状和“口”组成,表示四人用口令协调行动。

    同的本义指合力、会合,例如《诗经·豳风·七月》中说的:“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人执宫功。”这里的“同”是会合、聚集的意思,“我稼既同”是说自己的庄稼已经聚集会合在一起了。

    “会合”在一起的事物一般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又引申出“相同、一样”的意思,例如《论语·子路》中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大意是君子不会因与人意见不相同而与人相处不悦,小人表面和人意见相同但内心不悦。

    而由“相同、一样”引申表示共同、统一,例如陆游的诗句“但悲不见九州同”,“九州同”,即指国家统一。

    而“同舟共济”的“同”是指的“共同、一起”的意思。“统一”就意味着和谐和安定,因此人们常说“大同社会”,其中的“同”就是表示和谐安定的意思。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胡同”是由金元时期蒙古语演变而来,这时的“同”读第四声。

谋:虑难曰谋。商议出办法或盘算出主意就叫谋,《论语》中有“为人谋而不忠乎”?其中的谋和本文中的“谋”同义。

  谋也有营求,图谋等意,如《论语》:“君子谋道不谋食。”成语“不能远谋”、“与虎谋皮”等。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志向信念、思想观念不同,不要在一起谋划共事。”

    孔子说的这句话是万古不变的箴言,史上引用这句话的人不计其数,如《史记·伯夷传》中出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意思是,志趣不同就不要再共事下去了,还是各找各的志向吧。

    在《老庄申韩传》中也有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耶?意思是志向不同,不相为谋,难道不是这样吗。

    “道”在这里的外延较广,既指人生志向,也指思想观念、学术主张等。

    俗话说,人各有志,所以道不同是很正常的现象,并不代表某条道是正确的,另一条道就是错误的。也不表示,持这种观点的人就是君子,持其他观点的就是小人。

    不同职业,不同领域的人并不代表不同“道”,这里的“道”是指大道,不同职业,不同领域的人,他们的“大道”有可能是一致的,比如他们都在为社会、为人民、为国家作贡献。

    如果两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等不一致,就可以算是“道不同”了。

          割席绝交其实大可不必!

    东汉末年,时人称华歆、邴原、管宁三人为一龙,其中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

    华歆(157年-232年),字子鱼,汉族。平原郡高唐县人(今山东省高唐县)。汉末至三国曹魏初年名士、重臣。华歆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

    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人。东汉末年名士、大臣。邴原家贫、早孤。邴原年少时曾因为没钱读书,路过私塾时放声大哭,后获得了私塾先生的同情而免费读书,这就是“邴原泣学”的典故。

  邴原初为北海相孔融所举。曹操为司空时,任邴原为东阁祭酒。建安十五年(210年),邴原担任丞相征事,后又代凉茂为五官将长史,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随曹操征吴,于途中去世。

  管宁(158年-241年),字幼安。北海郡朱虚县(今山东省安丘、临朐东南)人。春秋时期名相管仲之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著名隐士。

    汉末天下大乱时,管宁与邴原及王烈等人避于辽。在当地只谈经典而不问世事,做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工作,人们都很乐于接受他的教导。

    直到魏文帝黄初四年(公元223年)才返乡,辽东太守公孙恭亲自送别。此后曹魏几代帝王数次征召管宁,他都没有应命。正始二年(241年),管宁逝世,年八十四。著有《氏姓论》。

    管宁与华歆是坐在同一张席上读书的同学。相当于现在的“同桌”,有一次,有个达官显贵乘坐轩经过门前,管宁视若无睹,华歆却放下书出去看。

    又有一次,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发现菜地里有一片金子,管宁把它看作瓦石一样,依旧挥锄不止,华歆却先拣起来看看,然后才扔掉金子。

    于是管宁将坐席割成两半,与华歆分开坐,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这就是“割席断交”的典故。

    管宁之所以这样做,想必是从华歆的行为中看到了其对权力和金钱的贪欲。管宁是个清心寡欲,不和世道同流合污的人,所以他觉得道不同,不相为谋。

    之后的两人也确实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一人入仕为官、一人归隐田野,那么他们各自的命运又如何呢?

    当时,汉室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已成日暮西山之态,各地豪强割据一方,同姓诸侯也虎视眈眈,华歆曾被推荐为孝廉,由朝迁授予郎中一职,但因病而辞职回家。

    大将军何进辅政后曾调华歆入京授以尚书郎之职。之后何进身死,董卓强势入京,将汉献帝押往长安后,华歆逃走了。

    华歆到了袁术的领地,并劝袁术发兵讨伐董卓,但袁术没有采纳,华歆决定抛弃袁术另走他乡,在这时正好碰到了汉献帝的太傅马日磾(音midi密笛,经学大师马融之族孙,今陕西兴平县人),被马日磾召做掾属,最终华歆还是继续为天子做事。

  被汉献帝任命为豫章太守后,华歆爱民如子,“以为政清静不烦,吏民感而爱之”,甚至当扬州刺史刘繇死后,整个扬州民众共推华歆为刺史,但华歆还是以“因时擅命,非人臣之宜”拒绝了众人的请求。

    当时小霸王孙策有雄才,意图谋划扬州,华歆知策善用兵,为了不使战火波及到无辜的人民,思量再三后,华歆乃幅巾奉迎,为豫章避免了战火。

    而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召华歆至许昌任职,继承父、兄产业的孙权不愿放华歆,华歆进言说:“将军奉王命,始交好曹公,分义未固,使仆得为将军效心,岂不有益乎?”劝说孙权不要因为不愿意放过自己这个“无用之物”而交恶曹操,孙权同意了。

    入魏后华歆因其才能而被曹操重用,先后任司空、尚书、侍中,再代荀彧为尚书令,可以说是位高权重了。

    以管宁之才,如果他愿意的话也可以与华歆一般居高位、做大官,但他却没有这样,反而选择了与好友不同的道路——归隐。

    儒家的归隐和道家的归隐不同,儒家归隐后,会从事教化民众、继续求学等工作。管宁归隐后曾避祸辽东,时任辽东太守公孙度为管宁等人安排住所,管宁拜见公孙度,只谈儒家经典而不语世事,也没有接受公孙度的示好,而是居住在山谷中。

    当时很多来避祸的人仰慕管宁之名,都来跟从他,一月之间就形成了村落,管宁遂“讲诗、书,陈俎豆,饰威仪,明礼让”,人们都很乐于接受管宁的教导,并且十分爱戴他。

    曹操任司空后征召管宁,公孙度的儿子辽东太守公孙康截断诏命,不对管宁宣布,当时的公孙康有称王之心,因此他想要管宁辅佐自己完成霸业,然而公孙康却始终不敢提出这事,“终莫敢发言,其敬惮如此”。

    无论是魏文帝曹丕还是魏明帝曹叡,都多次征召管宁,但管宁都没有接受,管宁不想投身于政治的污泥之中,但他确实能预测天下大局。

    本欲在辽东颐养天年的管宁却看出新的辽东太守公孙恭的无能,也看穿公孙康之子公孙渊的狼子野心,管宁担心祸乱将起,于是带着家眷又匆匆离开,果不其然,公孙渊反叛曹魏,僭号称王,被司马懿所灭。

    华歆曾“称病乞退,让位於宁”,可见在华歆眼中,管宁之才高于自己。

  很多所谓的隐士,他们遁入山林,不仅是博美名,最终的目的却是入帝王家,这叫“终南捷径”,然而管宁不同,他是真的隐士,所思所想皆是学问真理,相与为伴皆是自然山川。

    而世人追求的荣华富贵对他却如浮云,管宁在避祸辽东时,只谈儒家经典,整治威仪、陈明礼让;辽东不太平,他回到中原,也是抱道怀贞,仅是求道讲学,坚决辞让来自魏帝的征召。

  而华歆的志趣却完全不同,他辗转各路势力,灵敏的政治嗅觉让他最终傍上曹魏这根大腿,此后平步青云,官越做越高,权越来越大。成了曹丕篡汉自立的急先锋。

    曹操废伏皇后时,华歆亲自带领士兵进入皇后寝宫,将躲在墙壁中的伏皇后抓捕杀掉。曹操死后,华歆又当面威逼汉献帝让位于曹丕,为曹魏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华歆有另外的一面,他爱民如子,且深得民心,他渊清玉洁,有礼有法,也难怪名士嵇康将他与诸葛亮比肩:“此可谓能相终始,真相知者也。”

    “割席断交”的典故已被世人曲解成:管宁是不慕名利的君子,而华歆只是贪图财物的小人。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时势造英雄,乱世出人才”,管宁高风亮节,不慕名利,一心用自己才学教化民众,固然可敬,而华歆则是将保民救世,安定天下的责任揽于己身,又有什么错误呢?

  所以,管宁的“割席绝交”大可不必!朋友之间可以“不相谋”,但没必要“不相交”。

赖辉东《论语史鉴》19.8小人之过也必文!

第8章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晋国人。孔门四科中,文学科的代表人物。和子游合称为“游夏”。

      孔子去世后,晋国已经分裂为韩、赵、魏三国,子夏回到魏国的河西地区办学,魏文侯尊他为师。

      子夏的弟子们在魏国的崛起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比如:军师家、改革家吴起,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的老师、《法经》作者李悝,政治家、水利学家西门豹,《春秋公羊传》的作者公羊高,《春秋谷梁传》的作者谷梁俶,政治家田子方、段干木等。可以说,子夏师徒们在左右着魏国的前途。

      子夏的儒学有别于孔子的儒学,被称为“子夏儒”,晚年的子夏因为丧子而把眼睛哭瞎,104岁时,子夏去世。

小:物之微也。会意字,甲骨文的小字,就像把“八”字分开,会一物被分开,变小之意。也有一说,“小”是象形字,甲骨文的“小”象沙粒形。

      小的原义就是物体体积、面积、重量等不及一般,或者不如所比的对象大。如《庄子》:“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小年就是寿命短的意思。又如:《易-泰》:小往大来。

      小也指年幼,如《韩非子》:朝廷之事,小者不毁。

      小也指稍微、略。如宋· 苏轼《教战守》:小不如意。

      小也指低微,如《孟子》:不辞小官。

      小也指短暂的,暂时的,如小坐、小憩。

      小也可以指邪恶卑鄙,如“小利。”

      小也指小看,如曹丕的《典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

      小也可以作为爱称,如“小子”、“小宝贝”等。

      小人指的是品质不高的人,如《诗·邶风·柏舟》:愠于群小。又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容止》:见群小满屋,都无相避意。小人也可以作为对自己的谦称。

必:分极也。即划分标准,从八弋声,是“柲”(指的是兵器的柄)的本字,本义是“标杆、标准”。

      必的甲骨文字形像一把长柄勺,还带有水滴,长柄上还带有表示器皿的指事符号。后延伸为定辞,表示必定,如《诗·齐风》: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又如《论语》: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必也指坚定,如扬子《太玄经》:赤石不夺,节士之必。意为:石不可夺坚,丹不可夺赤,犹节士之必专也。

      必也指一定,如《韩非子-内储说》:“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必也指果真,如《史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必也指绝对的态度,如《论语》:“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必也指审察,如《后汉·刘陶传》:所与交友,必也同志。

文:文饰、粉饰的意思。孔安国:“文饰其过,不言情实。”

全文理解为:

      小人做错了事,一定会文饰掩盖。

      该章内容是子夏所言,他是个深得孔子真传的弟子。

      孔子认为,人人都会犯错,但是不该犯同样的错误,他曾赞扬颜回“不迁怒,不贰过”。他还说过:“过而不改,是谓过矣。”错了不改,才是真正的过错。

      孔子自己也承认他犯过错,他曾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他因为别人敢指出他的错误,感到幸运,这就是君子之过。

      孟子曾说: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小人之过却相反,小人不敢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不但不承认,还粉饰它,甚至“委过于人。”把过错推给别人。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子夏为文过者戒也。人非上圣,孰能无过?而徇于私欲,不能迁善以自新,复恐人之知其过,则必曲为文饰,以著其善而匿其非,而徒欺人以欺己。

    朱子曰:小人惮于改过,而不惮于自欺,故必文以重其过。

    当今社会,不敢认错的小人非常常见,他们或者狡辩,强词夺理,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东拉西扯,或者“顾左右而言它”。

    更可恶的就是,有些人还粉饰错误,似乎错了还很光荣。

委过于人的桓玄

    东晋和刘宋之间,有个容易被人忽略的王朝:桓楚。它的开国皇帝叫桓玄,这个人逼司马王朝的晋安帝禅位于他,建立了桓楚。

    桓玄篡位(403年)以后,骄奢荒侈,游猎无道,通宵玩乐。而且他心高气傲,从不认错,不敢担当,把责任推给别人,最后人心涣散,被刘毅的北府军讨伐,不但半年,桓玄身死国灭。

    桓玄,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他的父亲是东晋权臣、晋明帝司马绍的女婿桓温。

    桓玄的先祖是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文学家、画家桓范。桓范官至大司农,为大将军曹爽出谋划策,号称“智囊 ”。

    高平陵政变(249年)发生后,力劝曹爽挟带皇帝曹芳进入许昌,没有得到采纳,最终被太傅司马懿诛杀。

    154年后,桓范的后人桓玄为他狠狠地报了一仇,司马王朝被他取代,遗憾的是,他没有好好珍惜。

    桓玄在建康做皇帝不过100天,次年二月,刘裕经过周密部署后,联络北府兵将领刘毅、何无忌、刘昶、刘道规、诸葛长民等人正式起兵。

    刘毅直赴建康而来,沿途又杀死前来抵抗的著名猛将吴甫之、皇甫敷。桓玄得知二将被杀,吓得魂不附体,他不是先身士卒,稳住军心,而是急忙召来一些方士对刘裕等人施行巫术。

      桓玄甚至还问众臣僚:“朕会失败吗?”曹靖之回答说:“神怒人怨,臣实在害怕。”桓玄又急又气,命桓谦、卞范之率兵二万出城御敌。

    刘裕率众奋击,桓谦诸军顷刻溃散。桓玄闻报,匆匆携带儿子桓升、侄子桓浚,在几千亲信的护卫下,挟持着晋安帝从南掖门仓惶出逃。准备退回到他的老巢江陵。

    桓玄的父亲桓温曾任荆州刺史,掌握长江上游兵权后,桓氏世镇江陵,故旧甚多。桓玄退回来后,只要认真吸取失败教训,上下团结一心,很难说不会有重整旗鼓、卷土重来的一天。

    事实上,桓玄回到江陵根据地之后便开始召集荆州兵,"曾未三旬,有众二万,楼船、器械甚盛",还是相当具有实力的。他凭借着这股力量,重新率军东下,企图夺回建康,重登皇帝宝座。

    结果却在峥嵘洲(今湖北省鄂城县)一战中,被不到一万人的北府兵击垮,桓玄只得再退回江陵,不久被杀。

    桓玄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责任在于他自己。刘裕起兵后,不说桓玄举措乖谬、指挥失策,也不说他经常驾着小船四处游荡,以备兵败逃走,致使部下失去信心,未战先败。

      桓玄在逃亡的路上不和部下讨论时事,一心作《起居注》,叙述如何抵御刘裕事,自吹算无遗策,只因诸将违背节度,以致造成败局,并非用兵的过错云云。

    桓玄只顾覃思著述,却把御敌大事抛到了九霄之外。起居注写成后,还派人宣示远近。十分搞笑。

    《起居注》是什么重要文章,值得桓玄置政权存亡与全军将士生死于不顾,一心一意去写作?

      它无非是帝王的言行记录而已,主要作用是为以后修史和从政留下依据和借鉴。这项工作虽然不可或缺,但随行的文秘人员完全可以承担此项任务。

    事实上,魏晋以下各朝还专门设有起居郎等文秘人员,负责编撰《起居注》。桓玄倒好,在溃逃途中,居然亲自动手写起《起居注》来,而且专注到这种地步,可谓空前绝后。

      桓玄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资治通鉴》说得很明白:"自谓经略举无遗策,诸军违节度,以致奔败。"

      就是说,我桓玄被刘裕赶出建康城,败退江陵,不是我指挥失误,而是各部队不服从我的指挥和命令造成的!若要追究失败的责任,自然不在我桓玄,而是各部队的首脑!

    天底下居然有这种文过饰非的伪君子!刚打了败仗,他便把责任和过错全部推到了部下身上。他的部下看到这部《起居注》会作何感想呢?就是原本继续愿意为他效力的,多半也会打退堂鼓了。

    峥嵘洲一战,桓玄别说只有两万部队,就是有20万人马,肯定也会被"兵不满万人"的北府兵消灭干净!

      工作中出现差错,这本属正常现象,只要认真对待,及时处理,虚心总结经验和教训,焉知不能变坏事为好事?相反,出了问题不去处理,而是掩饰过失,推卸责任,这样的人迟早要步桓玄后尘。

    桓玄再次逃回江陵城,众人见大势已去,人心惶惶,虽令不行,城内一片混乱。桓玄走投无路,打算逃往汉中投奔梁州刺史桓希。

    一天深夜,收拾停当,遂率亲近心腹数百人骑马出城西走,刚刚到达城门,左右于黑暗中挥刀向桓玄砍去,没有砍中,秩序顿时大乱,左右心腹互相砍杀,死尸交横于路。

      桓玄心惊胆颤,勉强逃到船上。船行至江陵城西的枚回洲,毛佑之、费恬突然向桓玄开弓放箭,矢如雨下,幸臣丁仙期、万盖等人急忙用身子挡住,都被射死,桓玄受了轻伤。

      这时益州都护冯迁随着抽刀砍来,桓玄从头上拔下一枚玉导送给他,心惊肉跳地质问:“你是什么人?敢杀天子!”冯迁回答说:“我杀天子的贼罢了!”说完,手起刀落,人头坠地。同时被杀的还有桓石康、桓修等人,桓升被押回江陵城,后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