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行政 论语为政百科

2023-02-04

本文目录一览:

结合论语关于行政问题的论述,论述论语道德在我国的政治地位

有道德始有国家

有道德始成世界

孙中

山先生一言道破了道德的深刻价值

中华民族的道

德文化源远流长

发端于先秦时期

经过两汉经

魏晋玄学

隋唐佛学

宋明理学等不同思潮

从而得到不断的丰富发展

形成了以儒家道德文化

为主体

以墨家

道家

法家

佛家以及其他学派

道德文化为补充的道德文化体系

要加强思想政治

教育

不断丰富和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就需

要不断地从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道德中

汲取价值和道德资源

重新唤起人们关于民族精

国家意识

道德价值的记忆

为民族的进一步

发展提供凝聚力

本文以儒家道德经典

论语

中孔子的

义利观

为例

简要论述其对思想政

治教育的现代价值

、《

论语

中孔子

义利观

的基本内涵

1.

孔子提出了

君子义以为上

论语

·

孔子认为

义是人立身的根本

喻于

喻于利

作为君子和小人的区分标准

并且提出君子要以义为重

道德价值高于物质利

人的精神需要远比物质需要有意义

孔子认为

义具有不为功利价值决定的独立的价值

这也是孔

子及其弟子将

行义

视作不计成败得失的行为

的缘故

在他们看来

只要是义之所在

他们就一

定会去做

孔子也因此被隐士们讥笑为

知其不

可而为之者

宪问

2.

主张重义轻利

见利思义

以义限利

孔子

认为

君子在面对

的时候

能够首先权衡这

种利本身以及求利的方式是否合乎

如果符

合礼义

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取得

如果不符合

不会去获取

他所承认的仅仅是

以道得之

的利

义之利

孔子的利是建立在重义基础之上的

如果

离开道义的限制和规范

重利就会走上不归路

就不是孔子所言的利

。《

论语

·

里仁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

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去之

不去也

论语

·

述而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这些都

将孔子重义轻利的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

3.

强调道德价值

孔子强调道德价值

但不

排斥利

没有以义来否定利

主张取之有道

以生利

肯定人们求利的合法性

虽然

子罕言

但是孔子说

礼以行义

义以生利

利以

平民

政之大节也

左传

认识到利益是使

老百姓安定的重要因素

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他自己坦率地说

富而可求也

虽执鞭之事

亦为之

论语

·

述而

可见

求利是人的感

情欲求

也是人的天性使然

因此

对于人们正当

的求利应予以承认

肯定

另外

孔子在鼓励人们

6

1

1

·

哲学经纬

·

追求正当利益的同时

也告诫人们不应被利益蒙蔽

双眼

单纯地无限度地追求个人利益

他在

·

里仁

中言道

放于利而行

多怨

即单

纯地为追求利而行动

则会招来许多人的怨恨

、《

论语

义利观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

代价值

1.

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第一

价值观

教育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实际存在和可能存在的主

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

主体的价值创造活动及其结

果的性质和意义在头脑中的反映

以及由此而形成

的比较确定的心理和行为取向或心理和行为定势

人们的一切社会行为和活动方式

都受到价值观的

规范和调节

人们的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都是在价

值观的指导下完成的

价值观一旦形成

就具有相

对的稳定性

义利观教育是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而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

因此

孔子的义利观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

育提供了价值观教育的素材

对人们形成正确的价

值观导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要表现在

一是有

利于修身自律

崇德重义

孔子义利观主要是针对

个人的修养提出的

重义轻利

是对君子德性提

出的基本要求

因此

从这个角度来说

孔子在对

个人价值观的养成上主张道德的至高无上

人们应

该重视个人品德的修养

而不是专注于个人的私利

这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导向有一定的指导

意义

在市场经济时代的背景下

思想政治教育应

更好地引导人们追求个人德性的养成

注重个人品

德的修养

二是孔子义利观对个人如何正确对待

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孔子义利观虽然重道德

而少言利

但在如何对待

的问题上也有自己

合理的尺度

他认为

每个人都渴望生活富足

得舒适

肯定了人们追求物质利益是正常的

合理

只是满足个人物质利益的手段

方式和途径必

须是合乎道德规范的

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义利观

教育时

必须灌输这一关键原则

要把合理

合法

的追求个人利益与道德规范相结合

使利成为有义

之利

三是孔子义利观有利于树立集体主义和爱国

主义的意识

孔子的

重义轻利

实质上是重整

体利益

其所谓的整体利益不仅仅是指当时封建统

治阶级的

少数人的利益

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指国

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利益

这就要求我们树立集体主

义和爱国主义的意识

在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和国

家利益的关系上

侧重于集体和国家的整体利益

不要对个人的得失斤斤计较

努力为国家的兴旺发

达和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个人应有的贡献

第二

道德观教育

孔子义利观中所指的义是

指与

相通的行为指向和行为方式

即行为

的适宜或应当

泛指道德准则或道义要求

亦指道

义所

一般是指物质利益或物质功利

其中包括

公利和私利

但在更多的情况下主要是指私利

子主张私利服从公利

即个人的利益服从国家的利

但不否定个人在合乎道德的条件下追求个人的

私利

一是要把权利与义务结合起来

把国家和人

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

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是不谋而合的

社会主义义利观

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社会主义道

德观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

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

基本内容之一

因此

孔子义利观作为社会主义义

利观的理论来源

对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

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是与

我们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公德所倡导的个人利

益服从集体利益是一致的

当前

在义利观教育方

面出现了一些与传统

见利思义

以义制利

思想相悖的公德缺失表现

如集体意识淡薄

当集

体利益与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

更多地考虑的是自

身的利益等

这与我们的社会主义利益观和道德观

是不相容的

这些都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道德观

教育

重塑社会主义的公德

2.

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师德的培养

思想

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是有目的

意识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

组织和机构

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具有精神属性

即作为主体的思

想政治教育者是有精神生活和从事精神生活的

好的师德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和品德的基本

要求

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和卓有

成效的保证

。《

论语

中孔子义利观对思想政治教

育者的师德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这表现在以下两

个方面

第一

孔子个人生平就体现了一种

义大利

的精神

孔子是一个把自己一生奉献给

教育的师者

他不愿苟安偷生

逍遥自在

也不愿

篡权夺利

争霸天下

更不愿同流合污

坐享富

任教四十余年

孜孜不倦

这对思想政治教育

者如何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启发性

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是精神文明

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基本保证

有重要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思想政

治教育者要高度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

认识到其工作性质的崇高性和无私性

从事思

7

1

1

·

哲学经纬

·

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神圣的使命

准备为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奉献自己的一生

第二

孔子师德的义利价值取向

充分地体现

安贫乐教

的精神

孔子说

士而怀居

足以为士矣

论语

·

宪问

他对只关心个人物

质利益的人持

不义

的否定态度

就孔子的学识

和地位完全可以过着富足华丽的生活

但他一生清

乐于从教

这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从事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如何处理个人物质利益和事业理

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

其影响具有潜在性

所产生的效果不一定会

立竿

见影

往往具有不显著性和后显性

加之

在现实

中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有待遇不高

物质利益不

能得到极大满足的抱怨情绪等

这需要思想政治教

育者认真的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广泛和深远影

树立孔子

安贫乐教

的师德观

不计较个人

的小利和得失

专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道德经典

论语

中孔子的义利观来看

后世儒家

以及近现代人们对孔子的义利观的理解发生了偏

孟子

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主张

存天理

人欲

重义轻利

发展到极端

自改革开放搞活的政策实施以来

我国确立了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思想

把精神文明建设放

置于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之上

的价值意义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注意

然而

一些人开始在

义与利的天平上失衡

走向了

重利去义

的极

唯利是图

见利忘义的种种丑恶现象频频出

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使得社会风气败

传统美德丧失

传统的道德思想在其传播和继承的过程中

然其主干的思想得到保留和传承

但由于受不同思

想文化的碰撞

出现不同思潮的交锋

加上后世思

想家对这些传统道德思想的多种理解和解释

难免

发生偏差

出现夸大或缩小的现象

甚至走向某种

极端化

我们应该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道德经

合理地看待其对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就是要取其精华

继承其合理的正确的精神实质和

道德教化

弃其糟粕

摒弃其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

和不利于现代社会进步的因素

我们还要挖掘传统

道德的本原的内涵和实质

辩证地看待后世对传统

道德的发展和延伸

使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社会更

好地融合。

《论语》对我国行政文化的意义

一、《论语》是中国读书人的基础语言,并影响着社会的思维结构。 中国文化是儒、道、佛三教的合流,但是,这三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决不是三足鼎立的,儒家文化绝对是中国文化的主流,从汉代开始,它就是无可争议的主流意识形态。

二、中和思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据。《论语》中强调的德、礼是和谐社会的杠杆。在今天社会,保持发扬这一优秀传统,让德、礼与法相互协调,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论语》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比如仁、中庸、乐知天命、出世有为等思想,对古今中外,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钱穆说:"《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

四、20世纪80年代末,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相约法国巴黎,联袂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

五、《论语》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扩展资料: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

《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

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从政,为政,行政,施政有什么区别?

施政:行政部门对政策的实施。

行政:行政机关对于法律(公检法司除外,现在的中国搞司法独立,检、法不属于政府的部门)的具体应用问题以及自己依法制定的法规进行的解释,而这个解释就是施政。

《论语•为政篇》|| 以政为德

译意:

孔子说:“用道德来统治国家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一样,自己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学而篇主要是善于学习的观点与思想,那么为政篇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政治方面的言论与思想。

这段话是孔子的以政为德的思想,强调道德对于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表明儒家治国的原则是基于道德的基础,而非现代的法制。

为政以德,首先以自己的德行为根本,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证明自己,用良好的德行来做大众的表率。正人先正己,修身在其心。《大学》言:“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只有自己守本心,以身作则,然后去要求规范别人的行为思想,才能得以良好的施行与贯彻推行。上位者,制定的规章制度,法规要求,首先自己要做到,然后这法制才能以规范天下。如若制定者制定部位率先不遵守,那么这制度制定出来又有何用?只要求别人的法则何以服从呢?

很常见的例子,家长要求孩子不能看电视不能玩手机,而自身却无时无刻与手机为伴,即便孩子表面顺从,内心里还是以父母的行为来做最近的模仿与照搬。家长对自己的父母吆喝斥责,却又要求孩子对自己的孝顺,岂不相悖?为师者要求学生以学习为主,自己却不求甚解,不学无术,又何以有师尊?要求吏治清明,却又大肆贪枉,又何以平民怨?

张居正解:人君居万民之上,要使那不正的人都归于正,必有法制禁令以统治之。这叫作政。然使不务修德以为行政之本,则己身不正,安能正人,虽令而不从矣。所以人君为政,惟要躬行实践,以身先之。如纲常伦理,先自家体备于身,然后敷教以化导天下,纪纲法度,先自家持守于上,然后立法以整齐天下,这才是以德而为政。如此,则出治有本,感化有机。由是身不出于九重,而天下的百姓,自然心悦诚服,率从其教化。

己身不正安能正人,只有自身先躬行实践,安守纪律法度,才能使自己处于一个不败之地,把周围的人都团聚在身边,如同众星拱卫七星之势。

《论语》孔子的思想今天是否还有现实意义

有啊,孔子的乐教思想与他所追求的至高艺术境界和道德境界是紧密相联的。孔子所向往的理想人格乃是对生命局限不断突破、不断提升,最终达致“圆善自由”境界的超越性人格。因此,在他的乐教理想中,人生修养与艺术修养不应该只停留于世俗的小我完善,而要升进到“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上》)的超越性至高境界。

孔子关于人一生的生命成长与人格完善有这样的概括: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这段话虽是以年龄时段提出的人生修养阶段性进升,但我们完全可以将之视为人格修养的不同层次,当人格修养达到“耳顺”与“从心所欲不逾矩”时,也就进入了“圆善自由”的至高境界。孔子以“耳顺”象征主体小宇宙内部的诗意和谐与外部大宇宙生命音声的圆融统一。

这时,“耳”作为个体与外部联系的通道,已非一般的感知器官,而是精神性内外连接的桥梁,“耳”的“聆听”,是对意义世界的直观与领悟;“顺”则是个体与外部世界——自然、社会、天地乃至道的相溶、相和、相通。“耳顺”即是物我一体、天人合一的境界,超越了个体的局限,达到了精神的自由。 当“耳顺”升进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时,正如有学者指出“生命至此亦获得一无限圆融(圆满、圆善)的意义。此时一举手,一投足,都无不是无限‘道心’的如如流行,都无不自然而然地流露又自然而然地正确——不需规范,亦合乎规矩。” 将个人修养达至超越的境界,是孔子乐教的最高理想。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礼记·乐记》)正是美善融和、进入无限的乐教理想最生动的表述,这时的“大乐”已由音乐给人带来的耳目心意快乐,转向在自由的艺术境界中体味无限人生的快乐,即超越欲望、功利、生死的快乐。 孔子与其弟子在谈论各自志向的一段对话对我们颇有启发。

希望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