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便宜 论语多少钱

2023-02-04

本文目录一览:

“人,穷不可怕,怕的是老想占别人的便宜”你怎么看?

人生在世,难免有穷的时候,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穷人心态;可怕的是总想着天上会掉馅饼,不劳而获;更可怕的是自己不去努力,而是老想着占别人的便宜。老想着占别人的便宜,来解决自己的贫穷,是不明智的选择。

改变贫穷的办法是自己不懈努力,而不是拿别人的利益充实自己。在利益面前大家都是拥有者,不是说你占了便宜,别人会允许你占,别人有权对你的过分自私自利给于评判和认定。钱是用来交易的,而情用来相处的。在利益面前,无穷富之分,只有公道。不要以为自己穷而老想着占别人便宜,认为别人不会计较。大家都在一块,别人有别人的原则,别人有别人的自私观念。你占了别人便宜,当别人是傻子,不知道,那是错误的认为。别人不计较,那是别人宽容了你,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占别人便宜,别人说不定会用同样的方法对付你。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遇到贫穷就要试图改变;改变了,问题就可以解决;解决了,就可以长久下去。改变贫穷要先改变思路和态度,治贫先治愚。思维没有贫富之分,有思维,代表你在思考,学会思考,才会进步。但是,不是想着占别人的便宜,改变贫穷。只要有颗上进心,财富总会来到你身边的。自己啥都有了,还会去占别人的便宜吗?

穷则思变,这没错。但这个思变不是叫你想方设法的去用不正当的手段占取别人的便宜,而是叫你通过合法的方式或劳动去获取报酬来改变自己的处境。别人的东西,是别人的,君子爱才取之有道,就算不讲什么君子小人,不讲什么素质,最起码得讲理、讲法,该拿的拿,不该拿的不拿。

讨厌别人的耍聪明贪小便宜!讨厌那些“甚至于无赖到在生活中总合计着如何去占别人便宜”的人。更讨厌那些无赖到将贪占别人的便宜视为平常的人,难道,算计别人贪占别人的便宜算是本事?老话说“人穷智短”,生活中却偏偏有人聪明得只想贪别人的便宜。事实,应是“人穷志不穷”,穷,也要体面。穷,更要尊严!

穷不可怕,人穷志不穷。有句老话,“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这里的算计,不是让你因为自己的日子困难去偷别人、抢别人,因自己日子过得穷去算计别人,也不是让你为了自己的日子,去事事处处的想着怎样地去贪占别人便宜——好像是因为自己穷,本就应该去算计着贪占别人的便宜似的。

说实在话,日子穷过富过都是过。富日子过得是底气,穷日子过得是志气。

“人穷志不穷”嘛。一不偷二不抢,坑蒙拐骗的事咱不做。日子尽管穷点儿,人品不能丢!人穷不惹烦,也不丢脸,但总得有个志气。俗话说“人不能常穷”,日子穷点儿不怕,凭着自己的辛劳、勤奋、节俭,相信不久的将来,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好人有好报”嘛,为改变自己,为过好日子去努力奋斗,日子一定会逐渐改变的:勤劳,本就是为过上好日子,经过奋斗自然会有好日子过。

人,穷不可怕。只要人勤劳,总会有好日子过。况因于勤劳,也应该得到回报。所以,人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没志气。

日子穷,苦点儿,累点儿,为改变自己去努力不丢人。偏有那么一种人,没志气、没自尊甭说,每天总捉摸贪占别人的便宜,转着法子算计别人。好像不沾着别人,不得点儿别人好处,不贪些别人的便宜自己就亏了似的,贪别人的便宜本是应该的。这种人才真正招人烦!这种人可怕。可怕的是总想赚别人,也可憎——

古人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古人把贪图别人便宜、算计别人的人划为小人之列。又说,“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逊,远之则怨”,此语出自《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意思是说,“小人难养,小人心里充满阴私与贪嗔挂碍”,生活中就有这么一种人,处人有目的,处事常怀私,带着目的与人相处,达到目的赚了别人还要言之凿凿,甚至亏了别人还须别人必得向他示好,否则便是惹他不高兴,“因为本不想贪你啥好处的。又怕你说是不给面子的,只好收下”。可恨吥?还有一种人,只为贪占便宜,肯放下亲情,黑着心蚕食骨肉了。算计别人,还要争一大堆理由。更有将亲人的帮助化为理所当然的耍无赖。真的是令人不耻!

总之,喜好贪占别人便宜的人虽然仅是少数,但却并不招人待见。之所以,古人将其划归“宵小”之列。多为人近而远之!

凡是老想贪占别人便宜的小人一定是想尽一切办法谋取私利,更是“死气白咧”的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

小人难处!对他们近了就会给他们无礼自己的机会。对他们远了又会惹他们怨恨。所以,还是策略点儿,提防这类人才好。否则,会给自己招惹心里不舒服。麻烦!

孔子有没有教导后人不贪小便宜的句子,在线等

孔子说廉之三:欲而不贪

孔子说:“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意谓君子为政惠民,不劳民伤财;让民众做事,但并不被怨恨;有欲望,但不贪婪;泰然,但不傲慢;威严,但不凶猛。

这是回答子张问政时讲的话。

作为君子治政的五种美德,“惠而不费”,强调的是为政利民、无费于财的思想;“劳而不怨”,讲的是合理劳民的意思;“泰而不骄”,讲的是待民的一种谦恭态度;“威而不猛”,讲的是虽有威严形象,但能和民的意思。

我们重点看看“欲而不贪”。

孔子对这句话作了如下解释:“欲仁而得仁,又焉贪?”意谓为政者自己如果追求仁德便会得到仁德,又有什么可贪的呢!

孔子的仁学思想,包括两个层面:对人,讲的是爱人利物;对己,讲的是去私慎独。以仁(人)为本,便有了爱他利他的境界,他怎么可能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把国家或他人的财物贪为己有呢!

欲望,人皆有之,包括孔子,关键是要做到“欲而不贪”。

一个卫国人钓到一条鳏鱼,大得装满车子,孔子的孙子子思问:“鳏鱼是很难钓到的,你用什么方法钓到的?”那人说:“我开始下钩的时候,用的是一条小鱼做鱼饵,鳏鱼经过的时候,连看也不看。回来我换了半只小乳猪做鱼饵,鳏鱼就上钩了。”

子思感慨道:“鳏鱼虽然不容易捕获,但因贪图鱼饵而死;士人虽然胸怀治道,却因贪恋禄位而死啊!”(《孔丛子·抗志》)

子思到了齐国,齐王对子思说:“现在诸侯混战,天下纷乱,没有霸主,齐国强大人口众多,我想谋求霸业,您看怎么样?”子思说:“不可以啊,因为您不能去除您的贪利之心。”齐君说:“贪利有什么坏处?”子思说:“水性清纯而泥沙让它浑浊,人性安适而嗜欲使它紊乱。所以能拥有天下的人,一定不是图谋占有天下的人;能得到良好名誉的人,一定不是求取名誉的人。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就能抛弃贪利之心。”这就是说,去掉贪心,也才有可能拥有天下。

在儒家看来,为政成功与否全在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不得民心,自身尚且难保,遑论天下。孔子拈出为政五德,“欲而不贪”最为切直,为政者能够“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功夫尽在“欲而不贪”。政治是公益事业,唯有不贪者能服众,唯有不贪者能得民心,唯有不贪者能致太平!

《论语》五则

《论语》五则:

第一则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第二则

原文: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 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 "

第三则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为政》)

翻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做别人的老师了。”

第四则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光是思考但不学习,就是有害的。”

第五则

原文: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翻译:孔子说:“仲由啊,让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

扩展资料:

论语十则原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译注》。《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则见于《里仁》篇,第七则见于《述而》篇,第八则见于《泰伯》,第九则见于《子罕》,第十则为《卫灵公》。

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其中一共有20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十则

肖卫注论语怎么样

好。

1、质量方面。作者肖卫注所翻译发行的《论语》,包装精致,内容齐全,且目录和简介介绍均为白话,非常好。

2、价格方面。该作者发行的《论语》多数售价30元一本,相较于其他作者发行的该书售价为50元,价格更加便宜,更好。

《朱子语类》卷四十三 论语二十五

◎子路篇

△子路问政章

问:"'先之,劳之','劳'字既有两音,有两说否?"曰:"劳之以身,勤之以事,亦须是自家吃些辛苦,方能令得他。诗所谓'星言夙驾,说于桑田'。古人戴星而出,戴星而入,必是自耐劳苦,方能说得人。欲民之亲其亲,我必先之以孝;欲民之事其长,我必先之以弟。子路请益,圣人告之'无倦'。盖劳苦亦人之难事,故以'无倦'勉之。"〔宇〕

问:"'劳之'恐是以言语劝勉他?"曰:"如此说,不尽得为政之理。若以言语劝勉它,亦不甚要紧,亦是浅近事。圣人自不用说,亦不见得无倦底意。劳是勤於事,勤於事时,便有倦底意,所以教它劳。东坡下'行'字与'事'字,最好。"或问:"'爱之能勿劳乎',有两个劳字?"曰:"这个'劳',是使它劳。"〔谦之〕

文振问:"注云:'凡民之事,以身先之,则虽劳不怨。'如何?"曰:"凡是以劳苦之事役使人,自家须一面与它做,方可率得它。如劝课农桑等事,也须是自家不惮勤劳,亲履畎亩,广录作"循行阡陌"。与他勾当,方得。"〔贺孙〕集注。

问:"苏说'劳'字未甚明。"曰:"先,是率他;劳,是为他勤劳。"〔铢〕

问:"'先之,劳之',诸说孰长?"曰:"横渠云。'必身为之倡,且不爱其劳,而又益之以不倦。'此说好。"又问:"以身为之倡者果劳乎?"曰:"非是之谓也。既以身为之倡,又更不爱其劳,而终之以无倦,此是三节事。"去伪。集义。

仲弓为季氏宰章

潘立之问"先有司"。曰:"凡为政,随其大小,各自有有司。须先责他理会,自家方可要其成。且如钱谷之事,其出入盈缩之数,须是教它自逐一具来,自家方可考其虚实之成。且如今做太守,人皆以为不可使吏人批朱。某看来,不批不得。如词诉反覆,或经已断,或彼处未结绝,或见在催追,他埋头又来下状;这若不批出,自家如何与它判得?只是要防其弊。若既如此后,或有人词诉,或自点检一两项,有批得不实,即须痛治,以防其弊。"〔贺孙〕

问:"程子曰:'便见仲弓与圣人用心之大小。推此义,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所谓公私者,岂非仲弓必欲人材皆由己举,圣人则使人各得而举之否?"曰:"仲弓只是见不到。才见不到,便陷於私。学者见程子说'兴邦、丧邦',说得甚险,故多疑於此,然程子亦曰推其义尔。"〔必大〕集注。

问:"程子谓:'观仲弓与圣人,便见其用心之小大。'以此知'乐取诸人以为善',所以为舜之圣,而凡事必欲出乎己者,真成小人之私矣。"曰:"於此可见圣贤用心之大小。仲弓只缘见识未极其开阔,故如此。人之心量本自大,缘私故小。蔽固之极,则可以丧邦矣。"〔广〕

问:"'先有司,赦小饼,举贤才',各是一事。苏氏杨氏乃相须而言之。"曰:"论语中有一二处,如'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虽各是一事,然有相须之理。"〔必大〕集义。

子路曰卫君待子章

亚夫问"卫君待子为政"章。曰:"其初只是一个'名不正',便事事都做不得。'礼乐不兴,刑罚不中',便是个大底'事不成'。"问:"'礼乐不兴',疑在'刑罚不中'之后,今何故却云礼乐不兴而后刑罚不中?"曰:"礼之所去,刑之所取。礼乐既不兴,则刑罚宜其不中。"又曰:"礼是有序,乐是和乐。既事不成,如何得有礼乐耶? "〔时举〕

文振问:"何以谓之'事不成则礼乐不兴'?"曰:"'事不成',以事言;'礼乐不兴',以理言。盖事不成,则事上都无道理了,说甚礼乐!"亚夫问:"此是礼乐之实,还是礼乐之文?"曰:"实与文原相离不得。譬如影便有形,要离那形说影不得。"〔时举〕

"事不成",是粗说那事做不成。"礼乐不兴",是和这理也没了。事,只是说他做出底;礼乐,却是那事底理。礼乐只是一件物事。安顿得齐齐整整,有次序,便是礼;无那乖争底意思,便是乐。〔植〕

或问:"如何是事不成后礼乐便不兴?礼乐不兴后却如何便刑罚不中?"曰:"大凡事须要节之以礼,和之以乐。事若不成,则礼乐无安顿处。礼乐不兴,则无序不和。如此,则用刑罚者安得不颠倒错乱?诸家说各有所长,可会而观之。"去伪。

杨问:"注谓:'言不顺,则无以考实而事不成。'此句未晓。"曰:"实,即事也。"又问:"言与事,似乎不相涉。"曰:"如何是不相涉?如一人被火,急讨水来救始得,却教它讨火来,此便是'言不顺',如何济得事。又如人捉贼,走东去,合从东去捉,却教它走从西去,如何捉得。皆言不顺做事不成。若就卫论之,辄,子也,蒯聩是父。今也,以兵拒父,是以父为贼,多少不顺!其何以为国,何以临民?事既不成,则颠沛乖乱,礼乐如何会兴,刑罚如何会中?明道所谓'一事苟,其馀皆苟',正谓此也。"又问:"子路之死於卫,其义如何?"曰:"子路只见得下一截道理,不见上一截道理。孔悝之事,它知道是'食焉不避其难',却不知食出公之食为不义。东坡尝论及此。"问:"如此,是它当初仕卫便不是?"曰:"然。"〔宇〕集注。总论。

问:"卫君欲召孔子为政,而孔子欲先正名。孔子既为之臣,复欲去出公,亦岂人情?"曰:"惟孔子而后可。"问:"灵公既逐蒯聩,公子郢辞不立,卫人立辄以拒蒯聩。论理,辄合下便不当立,不待拒蒯聩而后为不当立也。"曰:"固是。辄既立,蒯聩来争必矣。"〔僩〕

"'必也正名乎'!孔子若仕卫,必先正其君臣父子之名。如蒯聩不当立,辄亦不当立,当去辄而别立君以拒蒯聩。晋赵鞅欲立蒯聩。圣人出时,必须大与他剖判一番,教它知个是与不是。"亚夫问:"论道理,固是去辄,使国人自拒蒯聩。以事情论之,晋人正主蒯聩,势足以压卫,圣人如何请于天子,请于方伯?天子既自不奈何,方伯又是晋自做,如何得?"曰:"道理自是合如此了。圣人出来,须自能使晋不为蒯聩。"贺孙因问:"如请讨陈常之事,也只是据道理,不论事情。"曰:"如这一两件大事,可惜圣人做不透。若做得透,使三纲五常既坏而复兴,千条万目自此而更新。圣人年七八十岁,拳拳之心,终做不成。"〔贺孙〕

吴伯英问:"若使夫子为卫政,不知果能使出公出从蒯聩否?"曰:"圣人行事,只问义之合与不合,不问其能与不能也。若使每事只管计较其能与不能,则岂不惑於常情利害之私乎?此在学者尤宜用力,而况圣人乎!"〔壮祖〕

问:"夫子得政於卫,须有所废立否?"曰:"亦只是说与他,令自为去就,亦难为迫逐之。"〔必大〕

胡文定说辄事,极看得好。〔可学〕

问:"胡氏之说,只是论孔子为政正名,事理合如此。设若卫君用孔子,孔子既为之臣而为政,则此说亦可通否?"曰:"圣人必不肯北面无父之人。若辄有意改过迁善,则孔子须先与断约,如此方与他做。以姚崇犹先以十事与明皇约,然后为之相,而况孔子乎!若辄不能然,则孔子决不为之臣矣。"〔淳〕

问:"胡氏云云。使孔子得政,则是出公用之也,如何做得此等事?"曰:"据事理言之,合当如此做耳。使孔子仕卫,亦必以此事告之出公。若其不听,则去之耳。"〔广〕

"蒯聩与辄,若有一人识道理,各相避就去了。今蒯聩欲入卫,辄不动,则所以处其事者当如何?后世议者皆以为当立郢,不知郢不肯做。郢之不立,盖知其必有纷争也。若使夫子为政,则必上告天子,下告方伯,拔郢而立之,斯为得正。然夫子固不欲与其事也。"或谓:"春秋书'晋赵鞅纳世子蒯聩于戚'。称'世子'者,谓其当立。"曰:"若不如此书,当如何书之?说春秋者多穿凿,往往类此。"〔人杰〕

叔器问:"子郢不肯立,也似不是。"曰:"只立辄时,只是蒯聩一个来争。若立它时,则又添一个来争,愈见事多。人以千乘之国让之而不肯受,它毕竟是看得来惹手难做后,不敢做。"〔义刚〕

樊迟请学稼章

樊迟学稼,当时须自有一种说话,如有为神农之言许行'君民并耕'之说之类。〔炎〕

诵诗三百章

亚夫问:"'诵诗三百',何以见其必达於政?"曰:"其中所载可见。如小夫贱隶闾党之间,至鄙俚之事,君子平日耳目所不曾闻见者,其情状皆可因此而知之。而圣人所以修德於己,施於事业者,莫不悉备。於其间所载之美恶,读诵而讽咏之,如是而为善,如是而为恶;吾之所以自修於身者,如是是合做底事,如是是不合做底事。待得施以治人,如是而当赏,如是而当罚,莫不备见,如何於政不达。若读诗而不达於政,则是不曾读也。"又问:"如何使於四方必能专对?"曰:"於诗有得,必是於应对言语之间,委曲和平。"〔贺孙〕

子谓卫公子荆章

问:"'公子荆善居室',也无甚高处,圣人称善,何也?"曰:"公子荆所为正合道理恰好处。常人为屋室,不是极其华丽,则墙崩壁倒,全不理会。子荆自合而完,完而美,循循有序,而又皆曰苟而已,初不以此累其心。在圣人德盛,此等事皆能化了,不足言。在公子荆能如此,故圣人称之。"谦之。时举录小异。

问:"卫公子荆,夫子止称其居室之善,如何?"曰:"此亦姑举其一事之善而称之,又安知其他无所长乎?"〔必大〕

子适卫章

宜久说'子适卫'一章。先生因言:"古者教人有礼乐,动容周旋,皆要合他节奏,使性急底要快也不得,性宽底要慢也不得,所以养得人情性。如今教人既无礼乐,只得把两册文字教他读。然而今未论人会学,吃紧自无人会教。所以明道欲得招致天下名儒,使讲明教人之方,选其德行最高者,留以为大学师,却以次分布天下,令教学者。须是如此,然后学校方成次第也。"〔时举〕

衣食不足,则不暇治礼义;而饱暖无教,则又近於禽兽,故既富而教之。〔焘〕

苟有用我章

立之说'苟有用我者'一章。曰:"圣人为政,一年之间,想见以前不好底事都革得尽。到三年,便财足兵强,教行民服。"〔时举〕

"如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圣人做时,须一切将许多不好底撤换了,方做自家底。所以伊川云,纪纲布置,必三年方可有成也。〔贺孙〕

善人为邦章

安卿问:"集注云:'民化於善,可以不用刑杀。'恐善人只是使风俗醇朴。若化於善,恐是圣君之事?"曰:"大概论功效是如此。其深浅在人,不必恁地粘皮著骨去说。不成说圣人便得如此,善人便不得如此!不必恁地分别。善人是他做百年工夫,积累到此,自是能使人兴善,人自是不陷於刑辟。如文景恁地,后来海内富庶,岂不是'胜残去杀'。如汉循吏,许多人才循良,也便有效。如陈太丘卓茂鲁恭只是县令,也能如此。不成说你便不是圣人,如何做得这个!只看他功效处,又何必较量道圣人之效是如此,善人之效是如彼?圣人比善人自是不同。且如'绥之斯来,动之斯和';'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善人定是未能到这田地。但是有这般见识,有这般心胸,积累做将去,亦须有效。且如而今宽刑薄俺,民亦自能兴起而不陷於刑。圣人论功效亦是大概如此。只思量他所以致此效处如何便了,何必较他优劣。便理会得,也无甚切己处。"〔义刚〕

问:"'善人为邦百年',又'教民七年',又'必世后仁',与'可也,三年有成'之义,如何?"曰:"此须有圣人作用,方得如此。今大概亦自可见。惟明道文集中一策答得甚详,与今人答策专是谩策题者甚别。试读之,可见。"去伪。

如有王者章

或问:"'三年有成','必世后仁',迟速不同,何也?"曰:"伊川曰:'三年,谓法度纪纲有成而化行也。'渐民以仁,摩民以义,使之浃於肌肤,沦於骨髓,天下变化,风移俗易,民归於仁,而礼乐可兴,所谓仁也。此非积久,何以能致?"又曰:"自一身之仁而言之,这个道理浸灌透彻;自天下言之,举一世之仁,皆是这个道理浸灌透彻。"〔植〕

苟正其身章

问:"范氏以先正其身,为王者以德行仁之事;不能正其身而正人,为以力假仁之事。"曰:"王者霸者,只是指王霸之道。范氏之说,缓而不切。"〔必大〕

定公问一言兴邦章

圣人说话,无不子细,磨棱合缝,盛水不漏。如说"以德报怨",如说"一言兴邦"。其他人便只说"予无乐乎为君,惟其言而莫予违也",便可以丧邦,只此一句便了。圣人则须是恁地子细说,方休。如孟子说得便粗,如"今之乐犹古之乐",大王公刘好色好货之类。故横渠说:"孟子比圣人自是粗。颜子所以未到圣人,亦只是心尚粗。"〔义刚〕

叶公问政章

曾问:"'近者悦,远者来。'夫子答叶公之问政者,专言其效,与答季康子子夏等不同,如何?"曰:"此须有施为之次第。叶公老成,必能晓解也。"〔人杰〕

近者悦而远者来,则大小强弱,非所论矣。〔焘〕

樊迟问仁章

孔门教人,多以数语能使人自存其心。如"居处恭",才恭,则心不放也。如此之类。

问"虽之夷狄不可弃"。曰:"上三句散著,下一句方闩得紧。"〔谦之〕

亚夫问:"如何'虽之夷狄不可弃'?"曰:"'道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须是无间断方得。若有间断,此心便死了。在中国是这个道理,在夷狄也只是这个道理。"子善云:"若'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时,私心更无著处。"曰:"若无私心,当体便是道理。"〔南升〕

或问:"'樊迟问仁'一段,圣人以是告之,不知樊迟果能尽此否?"曰:"此段须反求诸己,方有工夫。若去樊迟身上讨,则与我不相干矣。必当思之曰,居处恭乎?执事敬乎?与人忠乎?不必求诸樊迟能尽此与否也。又须思'居处恭'时如何,不恭时如何;'执事敬'时如何,不敬时如何;'与人忠'时如何,不忠时如何,方知须用恭敬与忠也。今人处於中国,饱食暖衣,未至於夷狄,犹且与之相忘,而不知其不可弃,而况之夷狄,临之以白刃,而能不自弃者乎!"〔履孙〕

大凡读书,须是要自家日用躬行处著力,方可。且如"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与那"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此二事须是日日粘放心头,不可有些亏欠处。此最是为人日下急切处,切宜体之!〔椿〕

亚夫问"居处恭,执事敬"一章。曰:"这个道理,须要到处皆在,使生意无少间断,方好。譬之木然,一枝一叶,无非生意。才有一毫间断,便枝叶有不茂处。"时举云:"看来此三句,动静出处,待人接物,无所不该,便私意自无容处。"因兼"仲弓问仁"一章说曰:"大抵学问只要得个门户子入。若入得门了,便只要理会个仁。其初入底门户,不必只说道如何如何。若才得个门户子入,须便要入去。若只在外面说道如何,也不济事。"〔时举〕

或问:"胡氏谓:'樊迟问仁者三:此最先,"先难"次之,"爱人"其最后乎!'何以知其然?"曰:"虽无明证,看得来是如此。若未尝告之以恭敬忠之说,则所谓'先难'者,将从何下手?至於'爱人',则又以发於外者言之矣。"〔广〕

子贡问士章

问:"'行己有耻,使於四方,不辱君命',两句似不连缀。恐是'行己有耻',则足以成其身;推是心以及职分,则'不辱君命',又可以成其职分之所当为。"曰:"'行己有耻',则不辱其身;'使於四方',能尽其职,则'不辱君命'。"〔广〕

"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是能守一夫之私行,而不能广其固有之良心。〔贺孙〕

文振举程子曰:"子贡欲为皎皎之行闻於人者,夫子告之皆笃实自得之事。"谓子贡发问节次正如此。曰:"子贡平日虽有此意思,然这一章却是他大段平实了。盖渠见'行己有耻,使於四方',不是些小事,故又问其次。至'宗族称孝,乡党称弟',他亦未敢自信,故又问其次。凡此节次,皆是他要放平实去做工夫,故每问皆下。到下面问'今之从政者何如',却是问错了。圣人便云'何足算也',乃是为他截断了也。此处更宜细看。"〔时举〕

子贡问士,都是退后说。子贡看见都不是易事,又问其次。子贡是著实见得那说底也难,故所以再问其次。这便是伊川所谓"子贡欲为皎皎之行,夫子告之皆笃实自得之事"底意。〔植〕

或说某人可奉使。云:"子贡问士,孔子告之云云。伊川云'笃实自得之事'。谓如有耻不辱,其次常行,又其次虽小人亦可,只是退步意思。如'使乎使乎'意,则是深厚足有为者。又如行三军,'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此八字极有意。然言之谦谦气象,正如出军之'忧心悄悄'也。若轩然自表於众人之上,安可为将!如孔明用兵如此,然未尝谓精。又如曹公赏谏乌桓者。至如徐禧云'左萦右拂,直前刺之,一步三人',则其死可见矣。狄青杀伐,败之而已。'至於太原',出境而止。段颖则不然。"〔方〕

不得中行而与之章

狂者,知之过;狷者,行之过。〔僩〕

问"不得中行而与之"一段。曰:"谨厚者虽是好人,无益於事,故有取於狂狷。然狂狷者又各堕於一偏。中道之人,有狂者之志,而所为精密;有狷者之节,又不至於过激;此极难得。"〔时举〕

人须是气魄大,刚健有立底人,方做得事成。而今见面前人都恁地衰,做善都做不力;便做恶,也做不得那大恶,所以事事不成。故孔子叹"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人须有些狂狷,方可望。〔僩〕

圣人不得中行而与之,必求狂狷者,以狂狷者尚可为。若乡原,则无说矣。今之人,才说这人不识时之类,便须有些好处;才说这人圆熟识体之类,便无可观矣。杨。

问"狂狷"集注,云:"善人胡为亦不及狷者?"曰:"善人只循循自守,据见定,不会勇猛精进;循规蹈矩则有馀,责之以任道则不足。淳录下云:"故无可望。"狷者虽非中道,然这般人终是有筋骨。淳录作"骨肋"。其志孤介,知善之可为而为之,知不善之不可为而不为,直是有节操。狂者志气激昂。圣人本欲得中道而与之,晚年磨来磨去,难得这般恰好底人,如狂狷,尚可因其有为之资,裁而归之中道。道夫录云:"得圣人裁抑之,则狂者不狂,狷者不狷矣。"淳录云:"末年无柰何,方思得此等人,可见道之穷矣。问:'何谓狷?'曰:'介然有守也。'"且如孔门只一个颜子如此纯粹。道夫录作:"合下天资纯粹。"到曾子,道夫录有"气质"字。便过於刚,与孟子相似。世衰道微,人欲横流,若不是刚介有脚跟底人,定立不住。汉文帝谓之善人,武帝却有狂气象。陆子静省试策:'世谓文帝过武帝,愚谓武帝胜文帝。'其论虽偏,容有此理。文帝天资虽美,然止此而已。道夫录云:"若责之以行圣人之道,则必不能,盖他自安於此。观其言曰:'卑之,无甚高论,令今可行也。'"武帝多有病痛,然天资高,足以有为。使合下得真儒辅佐它,岂不大可观!惜乎辅非其人,不能胜其多欲之私,做从那边去了。末年天下虚耗,其去亡秦无几。然它自追悔,亦其天资高也。如与卫青言:'若后世又为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太子厚重好静,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贤於太子者乎!'见得它知过处。胡氏谓:'武帝能以仲舒为相,汲黯为御史大夫,岂不善乎?'"〔宇〕道夫录、淳录同。

南人有言章

问"不占而已矣"。曰:"如只是不读书之意。"〔〈萤,中"虫改田"〉〕

或问"或承之羞"。曰:"承,如奉承之'承',如人送羞辱与之也。"〔焘〕

君子和而不同章

问:"诸说皆以'和'如'和羹'为义,如何?"曰:"不必专指对人说。只君子平常自处亦自和,自然不同。大抵君子小人只在公私之间。淳录云:"君子小人只是这一个事,而心有公私不同。孔子论君子小人,皆然。"和是公底同,同是私底和。如'周而不比',亦然。周是公底比,比是私底周,同一事而有公私。五峰云:'天理人欲,同体异用,同行异情。'以'同行异情',却是。所谓同体者,却只是言同一事。但既犯了'体用'字,却成是体中亦有人欲。五峰只缘错认了性无善恶,便做出无限病痛。知言中节节如此。"〔〈萤,中"虫改田"〉〕

立之问:"'君子和而不同',如温公与范蜀公议论不相下之类。不知'小人同而不和',却如谁之类?"曰:"如吕吉甫王荆公是也。盖君子之心,是大家只理会这一个公当底道理,故常和而不可以苟同。小人是做个私意,故虽相与阿比,然两人相聚也便分个彼己了;故有些小利害,便至纷争而不和也。"〔时举〕

君子易事而难说章

问"君子易事而难说"。曰:"君子无许多劳攘,故易事。小人便爱些便宜,人便从那罅缝去取奉他,故易说。"〔焘〕

君子泰而不骄章

问"君子泰而不骄"。曰:"泰是从容自在底意思,骄便有私意。欺负他无,欺负他理会不得,是靠我这些子,皆骄之谓也。如汉高祖有个粗底泰而不骄。他虽如此胡乱骂人之属,却无许多私意。唐太宗好作聪明与人辩,便有骄底意思。"〔焘〕

刚毅木讷近仁章

问:"'刚毅木讷近仁',刚与毅如何分别?"曰:"刚是体质坚强,如一个硬物一般,不软不屈;毅却是有奋发作兴底气象。"〔宇〕

仁之为物难说,只是个恻隐、羞恶未发处。这个物事,能为恻隐、羞恶,能为恭敬、是非。刚毅木讷,只是质朴厚重,守得此物,故曰"近仁"。〔震〕

子路问士章

问"何如斯可谓之士"一段。曰:"圣人见子路有粗暴底气象,故告之以'切偲怡怡'。又恐子路一向和说去了,又告之以'朋友切切偲偲,兄弟则怡怡'。圣人之言是恁地密。"〔谦之〕

问:"胡氏说:'切切,恳到也;偲偲,详勉也。'如何是恳到详勉意思?"曰:"古人多下联字去形容那事,亦难大段解说,想当时人必是晓得这般字。今人只是想像其声音,度其意是如此耳。'切切偲偲',胡氏说为当。恳到,有苦切之意。然一向如此苦切,而无浸灌意思,亦不可。又须著详细相勉,方有相亲之意。"〔宇〕

善人教民七年章

问:"'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如何恰限七年?"曰:"如此等,他须有个分明界限。如古人谓'三十年制国用,则有九年之食',至班固,则推得出那三十年果可以有九年食处。料得七年之类亦如此。"〔广〕

问:"孔子云:'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晋文公自始入国至僖公二十七年,教民以信,以义,以礼,仅得四年,遂能一战而霸。此岂文公加善人一等也耶?"曰:"大抵霸者尚权谲,要功利,此与圣人教民不同。若圣人教民,则须是七年。"〔谟〕

问:"集注先只云:'教民者,教之孝悌忠信。'后又添入'务农讲武之法'。"曰:"古人政事,大率本末兼具。"因说,向来此间有盗贼之害,尝与储宰议起保伍,彼时也商量做一个计画。后来贼散,亦不成行。后来思之,若成行,亦有害。盖才行此,便著教他习武事。然这里人已是杀人底,莫更教得他会越要杀人。如司马温公尝行保伍之法,春秋教习,以民为兵。后来所教之人归,更不去理会农务生事之属,只管在家作闹,要酒物吃,其害亦不浅。古人兵出於民,却是先教之以孝悌忠信,而后驱之於此,所以无后来之害。〔焘〕

以不教民战章

或疑:"'不教民战。'善人教民也七年,固是教之以孝悌忠信,不须兼战法而教之否?"曰:"然,战法自不用了。孔子却是为见春秋时忒会战,故特说用教之以孝悌忠信之意。"〔伯羽〕

《论语·述而篇》第24章

思考题1:文与道的关系?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共学《论语·述而篇》第24章——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这一章是孔子的门人记录的,是弟子经过长时间观察所累积的结论。《论语注疏》上说:“此章记孔子行教以此四事为先也”。意思是这四教是孔子最先的教学,除了这四教还有其他的教育内容。钱穆先生说:“本章紧承上章,当合而参之。”那么,上一章孔子说我对学生们的教育是毫无保留地“无隐之教”,这章就是在解说 “无隐之教”都教了什么内容,就是“文行忠信”。

先看第一个“ 文”, 皇侃的《论语义疏》说“典籍辞义谓之文”,邢昺《注疏》上说是“先王之遗文”。 文的作用是什么?北 宋理学家周敦颐说“文所以载道也”。 文是为了说明道的,“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 ,道 是因为圣人著书立说才能流传千古的,圣人也是透过学文以明道才成为圣贤的。

《论语集注考证》:“诗书六艺之文,所以考圣贤之成法,识事理之当然(学文是为了了解成为圣贤的方法,有哪些必然的因果道理),盖先教以知之也(先教你知道,知而后能行)。知之固将以行之也,故进之于行。”

因此, 学文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行做准备。 刘宝楠说行就是“躬行”,就是实践所领会的文的义理。南怀瑾老先生在《论语别裁》说“文章好,知识好,充其量变成文人。古人早就有“文人多无行”的说法。意思是知识多了,正理、歪理,条条有理,因此凡事满不在乎,便成了“名士风流大不拘”。这个“名士风流大不拘”就一定不是孔子的文教了。张居正先生说:“道本于身,使徒讲明,而不一一见之于躬行,则所学不过口耳之虚”。

举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行”,你学过就知道,红灯亮起来的时候,即便看上去没有车辆行驶,可是你要走过去,还是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可预知的意外伤害,因此你必定会停下来等绿灯。如果你说,我知道红灯停,但我要赶时间,必须得先走,那“所学不过口耳之虚”,心对事物的认识,一定是和行为相吻合的。如阳明先生说的“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无行文人”就像那些闯红灯的人,他说知道红灯停,但他们知得不笃实,因此依然按着自己的习惯,对所知的规则或道德不耐烦、不去做。文要落实在“行”上,必须要用闻来的真知调伏自己的习气才行。徐爱曾请教阳明先生说,“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王阳明先生回答说: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因此,如果行就是“孝悌恭慕之行”(皇侃引李充)。那就只有“孝悌恭慕”都落实到行的时候,学文才算得到了真知。邢昺《注疏》说“行谓德行,在心为德,施之为行。”行就是把心里的德行出来。因此“无行文人”,一定不是儒家的文教。

行的功用是什么? 《皇疏》引李充曰:“行以积其德”。行才能积其德、无行就不能积德。”只有以文化行、真实去做才能真实的积累德行、改善命运。因此,钱穆先生说:“四教以行为主。”4分24秒

思考题2.“忠”有几层含义?

《论语集注考证》:“既知之又能行之矣,然存心之未实,则知或务于夸博,而行或出于矫伪,故又进之以忠信。”一个人能知也能行了,但他是不是真心呢? 心不够真诚,那么他所闻的就是浮夸的,所行的就是虚伪的,因此,四教又提出了忠和信。 朱熹引程子的话说:“忠信,本也。”《四书训义》上说:“舍其心而求之文行,则无本而且流于伪。” 离开了忠和信,文和行就失去了根本,变成了虚伪 。夫子曾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十户人家的村子就有和孔子一样忠信的人,只是不如孔子好学, 也 就是说孔子的道德学问就是在忠信的基础上加上好学得来的 。 “忠信”是孔子成就圣人的根本。所有的道德都是在忠信的基础上圆满的。

忠和信在《论语》中出现过很多次,并列出现也有很多次:学而篇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 学习要以忠信为主。 传承孔子心法的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他也是 以此作为修德的重要条目 。子张问“怎么做才是尊崇德行?”孔子告诉他“主忠信,徙义”,要以忠信为主,改过迁善,这就是尊重德行。子张问行,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有了忠信这个美德,即使在蛮荒之地,也能够安身立命 。 可见,不管对于个人的修德来说,还是一个人与社会交往,忠和信都是最重要的品质 。

但我们现在人一听到“忠”这个词,总觉得忠好像就是“忠君”的“愚忠”。其实,儒家对君臣关系,一直是从君臣双方面来规定的,就是“ 责任伦理” 。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叫“君臣有义”。但从战国后期开始,汉代以后,尤其是宋以后,忠才开始向着单向要求了。比如“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是“忠”这个德目异化变质、被塑造成为专制统治的工具,这也就造成了我们今天对忠这个德目的理解出现偏差。 其实君主也要“忠”,《左传·桓公六年》上说:“上思利民,忠也。”意思是说,国王也要尽忠,国王的忠就表现在他要忠诚地服务人民。因此上至君主,下至庶民,都有各自应尽的忠,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而已 。

我们具体了解一 下什么是“忠”? 刘宝楠说是“中以尽心曰忠”,“ 忠”有多重含义 :

首先是尽心 。朱熹说:“忠就是要尽自家这个心。”我们通常为自己办事都会很尽心,但为了别人就不那么尽心了。“中心曰忠”,忠就是心放在中间,怎么对自己就怎么对别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这叫“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地照顾好家庭,这是忠于家庭。为人要全力以赴、尽己之心,这是忠德所表达的第一个意思。

其次,《广韵》上说:“忠,无私也”,《左传》上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 公而无私是忠的另一层意思 。《论语》里子张问孔子:“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楚国的令尹子文多次被提拔当令尹,他没有显示出高兴,多次被罢免,他也没有显示出怨恨,而且每次都把自己的工作,仔细地交接给下一任令尹,这是为什么?孔子说这就是忠。因为他心存天下为公的大义,没有私心,所以当官也好罢免也好,在他来说都是为人民办事,所以他就能尽心尽力把自己的工作好好地交代给下一届,没什么抱怨。忠又包含着无私而又符合公义的意思。

《六书精蕴》上说:“忠,竭诚也”。“竭诚”是全部的真诚,这 是强调忠德一定是发自内心的,绝对不欺,全部真诚 。

另外,《说文解字》还提到 “忠,敬也”,忠是对人对事恭敬而不懈怠。这就是说忠德具备礼的精神。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孟子说“ 教人以善谓之忠”,“教人以善”就是你对人好的方向一定是帮人向善的 。孔子曾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爱一个人,怎么能只让他享受,而是要让他承担,帮他提升,这才是真爱;同样,对一个人忠诚,也不是事事顺从,而是要对他有所教诲,劝他向善。《论语集注》引苏氏的话说:“爱而勿劳,禽犊之爱也;忠而勿诲,妇寺之忠也。”爱孩子就不让他承担,那么人类爱孩子就和动物爱孩子没有不同了。忠于一个人,却从不劝他向善,那这个忠就与后妃和太监对皇帝的忠有没什么不同了。 忠德就包含了尽心、无私、恭敬、竭诚、贯彻始终、导人向善等多重内涵。

那么, 忠对我们修德立身有什么好处? 《皇疏》引李充的话说:“ 忠以立其节。”有了忠就能立住自己的节义操守。节义操守就代表一个人的精神力量 。有 一句话叫“时穷节乃见”,是说一般人在顺境中看似都有道德操守,差不到哪儿去,可是一旦遇到逆境,涉及到自身的利益,或者生命或者财产受到威胁时,没有节义操守的人就会暴露出见利忘义、贪生怕死 。而有节义操守的人则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守住道德。比如文天祥,他被宋理宗亲拔为第一状元,当时考官王应麟就奏报皇帝说:“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说这个人的考卷有古代圣贤的风义,可为后人榜样。其人忠义之心如铁石一般,微臣斗胆为皇上能够得到这样的人才而祝贺。后来文天祥果然表现如此:1259年蒙古入侵,到1278年,文天祥率部队撤退的途中,遭到元将张弘范的攻击而兵败,文天祥当下吞下随身携带的冰片企图自杀,不过没死成,仅昏迷了过去,因此被俘。张弘范要他写信招降同僚,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拒不就范。弘范就遣人把文天祥押至京城,路上文天祥绝食八日,还是没死成。之后他又被关押拘囚了四年,这四年间,忽必烈先后派出平章政事和丞相劝降他,甚至自己亲自去劝降。文天祥的回答都是:“一死之外,无可为者。”后来忽必烈又找来已经投降的南宋大臣劝他,遭到文天祥的痛骂,最后一天,忽必烈甚至找来已经被俘的宋朝皇帝赵㬎劝他,文天祥还是不降。第二天文天祥被押赴刑场,行刑之际,他向南宋首都临安方向跪拜,从容就义。文天祥的妻子收尸时,在他的衣带中发现绝笔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就是 忠德,就能让一个人的生命立住这样的节义操守,显现出这么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 其实行刑当天,忽必烈就下旨说不要杀他,可惜圣旨到时文天祥已死,忽必烈连连惋惜地说:“好男子,不为吾用,杀之诚可惜也!”忠肝如铁石,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也涌现出了许多这样的民族英雄,正是他们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挺起了中国人的脊梁。

东汉著名经古文学家马融著《忠经》曰:“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夫忠而能仁,则国德彰;忠心并且仁义这个国家的德行会远播,忠心并且有智慧,这国家政务就会蒸蒸日上,忠而能知,则国政举;忠而能勇,则国难清;故虽有其能,必由忠而成也。”你一个人能力再大必须有忠才能成就道德。反过来说“仁而不忠则私其恩(有仁爱但不忠,就会私其恩,把爱用于私处),知而不忠则文其诈(有智慧但不忠就会虚伪狡诈),勇而不忠则易其乱(就容易犯上作乱)”。

讲到这,可能有人会觉得“忠”这个德目似乎是只关乎民族大义,和自己幸福快乐关系不大。我们想想看,你人生有多少的伤痛就是因为你觉得别人对你不忠。生意伙伴不忠,夫妻不忠,朋友不忠,儿女不忠,如果这些人都对你忠心耿耿,人生也就没什么不痛快了。忠就是“仁义”的基础,可能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我们与人交往是多么的依赖和看重这个人有没有忠信的品质。

忠的反面就是“奸”,有人说自己虽然不太忠但也不奸,这就不太可能了。按照忠的内涵“尽心、忠心、无私、恭敬、竭诚”来说,他的反面就包含“偷奸耍滑、自私背叛、奸诈欺骗”,与之相应的行为,比如自私自利、见利忘义、损公肥私……哪怕仅仅是你与别人相处,你好吃懒做,便宜多占、活少干,或者和人说好一起做什么,一遇到困难,立马不干了,撂挑子走人,这都是缺失忠德,就是奸。

什么是信? 《说文》云:“信,诚也”。邢昺说“人言不欺谓之信”,皇侃说“与朋友交则信”。值得注意的是,刘宝楠老先生提出“恒有诸己曰信”,我的老师解释说:信就是你自己有信念宗旨,你对自己的信仰持之以恒、长时行持,外面自然产生别人信任的结果。“信则人任焉”,你具备“信”德,别人愿意任用你。《周易·系辞上传》中,孔子说:“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意思是上天庇佑的是顺应天道的人, 人愿意支持的是履信践诺的人。做人要履信和顺。 反过来,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輗”和“軏”都是车辆上车辕与牛马相连接的部件,没有“輗”“軏”,车就会和牛马脱节,而无法行驶。如果没有了“信”,人生就像是车与牛马失去了连接一样寸步难行,人都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更不要说修君子之德了。

《易经》“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意思是说,只有忠信,才能增进道德、积累事业。想想看,商品交换、教书育人、治病救人、文化传播……哪一样事业,离开忠信,你能经营得好呢?夫妻、亲戚、邻里、同事、领导……世界上哪一个人,离开忠信,你能和他相处得好呢?陈祥道说“忠信,所以成终始也。” 圣人最初也是在忠信的基础上修德,最终也是在忠信上圆满成德。忠信贯穿始终。

怎样才能够真正培育出好的人才?文行忠信。怎样使人生活幸福道业增长?文行忠信。 张栻曰:“圣人之教人,不越乎是四者 。学文则知广,敦行则身修,忠信则德进。” 张居正先生说:“苟能此四者,则知行并进,表里如一,而德无不成矣。”17分36秒

思考题3.“四教”和“四科”,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排序?

先儒学习到这一章的“四教”通常会和先进篇的孔门四科进行对。 “四科”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先说的是德行,最后才说文学;而四教先说文,再说行最后又说忠和信。

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排序呢 ?《论语集说》上说:“教者,必自外入,故以文为先焉(按:教必自外入,而学有以反求诸己也。)意思是我们平时教书育人,必先教闻明理,所以教人要以文为先;但是对于学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得在自己身心上具备实德,所以学的人就以德为先,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由于教者和学者用意不同,所以四教和四科编排的次序也不同。在《义门读书记》上有这样一段话说:“小学先行而后文,弟子章是也;大学先文而后行,此章是也。”意思是小学生要先行而后学文,大人之学则可以先文而后行。《论语正义》 也说“此四者,皆教成人之法,与教弟子先行后学文不同”。意思说本章四教是孔子教导成人的,因此以文为先。教导儿童则是要求“入则孝,出则弟”,先建立好的德行,才“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因此,本章“文行忠 信,是成人之教。”

怎么样的人算是成人 ?《宪问》篇中,孔子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首先“见利思义” ,“思义”的前提要知义,学“文”就可以知义。而“见利思义”就是 以义为原则权衡利蔽,然后行之。“见危授命” ,一个人可以在危难时挺身而出,这就是“忠”的表现。而“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就是信。由此, “文行忠信”,就是成人的四个基本教育。

刘宗周曰:“先博之以文,由文而约之行,由行而约之心”。故而四教始于文,动于行,入于忠,出于信。历史证明,孔子以此四教教导学生也确实取得了惊人的效果:孔门弟子他们著书立说,从政治国,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怀瑾老先生说:过去我们虽没有明文规定的教育宗旨,但 读书人根本上要把品德修好,对于学生知识学问的成就,这是第二步的要求。 几千年来,我们中国人的道德为什么如此敦厚呢?就是德行教育的结果。所以文、行、忠、信并不是四科,以现代观念勉强来解释,应该是教育中心。文包括了文学,乃至一切学问的完成。行,狭义的是行为品德,广义的是事业的成果。忠、信,是内心的修养,是人格的造就。文行忠信,这四者是缺一不可。20分50秒

(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思考题:

1.文与道的关系?

“文所以载道也”。文是为了说明道的,“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道是因为圣人著书立说才能流传千古的,圣人也是透过学文以明道才成为圣贤的。

2.“忠”有几层含义?

忠德就包含了尽心、无私、恭敬、竭诚、贯彻始终、导人向善等多重内涵。

3.“四教”和“四科”,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排序?

《论语集说》上说:“教者,必自外入,故以文为先焉(按:教必自外入,而学有以反求诸己也。)意思是我们平时教书育人,必先教闻明理,所以教人要以文为先;但是对于学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得在自己身心上具备实德,所以学的人就以德为先,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由于教者和学者用意不同,所以四教和四科编排的次序也不同。在《义门读书记》上有这样一段话说:“小学先行而后文,弟子章是也;大学先文而后行,此章是也。”意思是小学生要先行而后学文,大人之学则可以先文而后行。

“这件事可便宜了你。”中的“便宜”二字是什么意思?

“便宜”二字在此句中的意思是;小利益,得到好处。

便宜:[biàn yí]

释义

◎ 便当,合宜

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红楼梦》

◎ 小利益

得点儿小便宜

◎ 使某人得到宽恕

不能便宜了他

◎ 花费很少,尤指与现行价格或实际价值相比较时

拍案惊奇.卷六:「只此也要得一半价钱,极是便宜的。」

朱子语类.卷四十三.论语.子路篇:「君子无许多劳扰,故易事。小人便爱些便宜,人便从那罅缝去取奉他,故易说。」

儒林外史.第四回:「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所以历来的父母官,都蒙相爱。」

红楼梦.第二十一回:「必定是外头去掉下来,不防被人拣了去,倒便宜他。」

宋.刘子翚.南歌子.伎俩无多子词:「宠辱棋翻局,光阴鸟度枝。颓然径醉是便宜。」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消遥快乐是便宜,到老方知滋味别。」

例句

普客的票价相对于普快较便宜。

这套组合音响价格便宜。

下次再也不敢占国家便宜;过路费免了50,油费多了250。

你是我的、听说现在结婚很便宜,民政局9块钱搞定,我请你吧!

基层便宜行事是消灭文山会海的重要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