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硬气 论语 正气

2023-02-04

本文目录一览:

论语与修养|无欲则刚是做人的底气

欲望是人的天性,是人生而就有的,因为人要生存下去,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这是每个人都不可能回避的问题,就连孔子也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欲望人人都有,这是人性,但并不能因此就说所有的欲望都是正当的。

欲望分两种,一种是人的正常的欲望,这种欲望可以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发展基本需要,比如说衣食住行,吃饭穿暖,有房可以遮风避雨;另一种欲望是非分之想,这种欲望与衣食住行有关,但超出了一个人本身的生活条件,为了满足这些欲望通过非正当的手段获得。

由此得出,判断一个人的欲望是否正当,它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这个欲望是否在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有没有超出正常的界限;另一个是为了满足欲望所采取的手段是否正当。

有欲望不可怕,可怕的就是为了满足欲望而不择手段,为达到目的,有的人对权势巴结奉迎,做人毫无骨气,毫无下线,在有求的人面前永远是没有脊梁骨的,挺不起腰板的,一副奴才相;有的人做事不义,损害他人的利益,甚至对他人造成伤害;有的人出卖组织或者国家的秘密,不惜做走狗汉奸。

人的堕落往往是从欲望开始的。有欲望就会有贪心,总想得到更多更多,而有欲望不见得有满足欲望的正常条件,必然欲壑难填,终会做出不正当的事来。

清代名臣林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查禁鸦片时期,写在自己的府衙的一副对联的下联是:“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千仞峭壁之所以能巍然屹立,是因为它没有世俗的欲望,借喻人只有做到没有世俗的欲望,才能达到刚强的境界。林则徐用此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像高山那样挺立而刚正不阿。正是他没有私心杂念,在国家危难之时才敢挺身而出,在禁毒时不畏凶险,把一切都置之度外,不惧怕列强的嚣张气焰,为了民族大义,销毁鸦片。

林则徐说的“无欲”不是指人不应该有欲望,而是官员不应该有私欲,对于一般的人来说不应该有不正当的欲望。无欲则刚的人,清贫自守,不会为了欲望而失去原则,也不会被武力所征服,卖主求荣,敢于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林则徐的经历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一个人当了官后,能做到大公无私,做事就才能坚持原则,办事公道正派,不徇私情,不贪赃枉法。

欲望要适可而止。《史记》上说:“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意思是,有欲望而不知道适可而止,原来拥有的也会失去;有所得而不懂得知足,原来有的也会失去。

这是段话游说之士蔡泽对秦国宰相应侯范雎说的话。秦昭王五十二年,范雎因攻打赵国久攻不下而失意,蔡泽就劝说他见好就收,退出相位,这样还可“长为应侯,世世称孤”,如果不知道适可而止,舍不得相位,必定会招来祸终。范雎自己则称病重请求退出相位,将蔡泽推荐给秦昭王,秦昭王就免了范雎。

如果有了欲望,心有所图,处理政务的时候就会有所顾忌,首先考虑到的是对自己有没有好处,如果涉及到自身的利益在处理时就难免会有偏私,很难做到清正廉洁。

朱元璋:“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乃止。”人的欲望不除去,就像飞蛾扑火一样,最终是粉身碎骨。

那些落马的官员事后忏悔常说,自己是被别有用心的人拉下水的,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还是欲望惹的祸。有有官员有欲望,就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通过满足不正当的欲望来贿赂他,被拉下水。欲望是他被挟持的软肋,说话不硬气,最终任人摆布。

孔子也说无欲则刚,他所说的“无欲”,不同于道家的无欲无求,不同于佛教的四大皆空,而是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欲望,理性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在诱惑面前能够把持住,做到这点就是“刚”。

“刚”是人格刚强不屈,是一种道德的力量,是一种内心的强大定力。用孟子的话说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一种大丈夫的浩然正气,生死福祸都不能动摇。

人生而是有欲望的,如何正确地对待欲望?当一个人的欲望不能正当满足时,要用道德的意志来节制。要修养自己的心性,让自己强烈的欲望降下来,降到正常的欲望;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就有意识地不让自己产生欲望,最好远离那些令你迷惑的事物,不让那些不断叠加的欲望成为欲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我读《论语》之《公冶长篇》:

【原文】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毅不屈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是这样的人。”孔子说:“申枨啊,他的欲望太多,怎么能刚毅不屈?”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悟典 ,与你一起领悟传统文化之美。

士大夫什么

士大夫是对中国古代官僚人文知识分子的统称。这是一个精英社会群体,中国的官员选拔制度(指“科举制度”)是其形成的制度保证。他们既是国家政治的直接参与者,同时又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创造者、传承者。这是中华文明所独有的一个社会集团。

历史

--------------------------------------------------------------------------------

起源:精神渊源

--------------------------------------------------------------------------------

“士”的阶层很早就出现了,泛指具有一定才能的民间人才。他们往往出身于贫寒之家或没落的贵族,靠自己的一技之长依附于贵族,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

春秋战国群雄割据,战乱频繁。各国有名有钱的诸侯贵族,如春申君、孟尝君等,都以“养士”为时尚,最多时可达数千人,还互相攀比炫耀。“毛遂自荐”的典故说明,当时的“士”并没有特别的标准,甚至是自称有才,也可以说服贵族成为一个“士族”。

提出“士”的理论标准的是孔子。《论语·子路》子贡问:“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答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这就是说,只要严于律己、忠君爱国的人就能称为“士”。孔子的这个“士”和“君子”的概念基本上是重叠的。

这种“士”的精神,在实践上更多的是“武士”。如刺杀秦王嬴政失败的荆柯,在出发前就立下豪言:“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种为了君王托付的使命,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豪迈气概和高洁品质被作为一种精神典范。这和孔子的主张也是一致的。

形成:制度保障

--------------------------------------------------------------------------------

汉代的董仲舒说服当时的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从此,孔子及其弟子的儒家学说开始成为以后格代上的主流哲学。(注意:儒学在各代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不同)

孔子的学说鼓励知识分子“入世”,即直接做官参与政治,来报效君王和国家。汉代的官员选拔制度还不十分完善,主要是王室贵族推荐一些品德高尚的人才进入政府。比如,以“孝”出名,被选拔为官员就很常见。考试不是必须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著名的“竹林七贤”。他们既有很高的文学、艺术造诣,又有高洁的道德操守,但一方面又狂放不羁,放浪形骸。他们中的许多人情愿醉酒而死,也不在腐败的朝廷中工作。这种精神气质对孔子的“士”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即如果政治黑暗,那么因为不愿同流合污而远离政治,醉心于文学艺术,也是符合“士”的操守的,即“隐”。这种精神也可在老庄哲学中找到母体。

虽然隋唐时期就有了科举制度,但真正称为选拔政府官员的唯一途径还是在宋代以后。宋代程朱理学的发展进一步强化、发展了儒家思想,占据了哲学的主流地位。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得文化考试成了做官的唯一合法途径。“学而优则仕”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开始称为读书人信奉的格言。反过来说,一个政府官员,也必须是一个饱读儒家诗书经典的文化人。这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了“士大夫”群体必然是一个精英知识分子阶层。

这样,哲学精神的传承有了制度上的保障,“士大夫”这一阶层应该说在宋代正式形成了。

发展:进退两得

--------------------------------------------------------------------------------

绝大多数“士大夫”都怀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崇高道德使命感。因此,政治是他们人生的第一要务;但同时,他们的文化素养也决定了他们是文学、书法、绘画、篆刻、古董收藏等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创造者。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文人画”,由于宋徽宗个人的爱好而大力提倡士大夫投入绘画创作。这进一步提高了绘画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性。

宋代以后,一般历代的大诗人、大画家、大书法家,绝大多数也都是曾在政府中担任要职的官员。如苏轼、米芾、蔡京等等。像唐朝的李白那样,没有太多政治经历,全凭诗文著名的“自由知识分子”几乎绝迹。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末。

衰落:科举消亡

--------------------------------------------------------------------------------

既然士大夫阶层和“科举制度”相伴相生,那么科举制度的消亡也就意味着士大夫阶层政治制度保障的缺失。

清末(19世纪末,20世纪初)政治在内忧外患中已经面临全面崩溃。科举制度在西学东渐的风潮中也越发显得落后,成了束缚人才的“瓶颈”。而被迫的开放,却让中国的读书人看到了新的知识和新的获得知识的方式。

1905年9月2日,慈禧上谕明告:“著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不仅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千年绝唱,更对中国的教育、文化产生了重大改变。“士大夫”从此也成了一个空有“士大夫情结”,而再也没有实际地位的历史名词了。“士大夫”对知识、文化、艺术的垄断也不复存在。

中国人的气质有哪些

相信我们都不陌生“绅士风度”这个词,但是咱可别忘了,我们国际其实也有个与之对应的“君子风度”。君子风度几乎可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理想状态下想要塑造的国民基本气质。

君子风度——温、良、恭、俭、让

一、 《论语》原文

1.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德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2. 有子曰:“信近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温、良、恭、俭、让

这段对话发生在子贡和和子禽之间,言语中子贡讲孔子的形象、作派和对人的印象具体的描述了一番。由于孔子具有温和、善良、谦恭、俭朴、礼让这样的性格,所以走到哪里都很受欢迎,子恭的这番话其实就是强调老师的德行和修养。在《论语》里,它说的是夫子的风度,而流传演变到今天,我觉得它们几乎可以概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想要塑造的国民基本气质。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有子说:信守的诺言要合乎道义,诺言值得实现;谦恭的态度要合乎礼节,才能远离耻辱。有婚姻关系的人,也可以当作自己的亲人。这里的“信”,是合乎大义的信。而不是简单的“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觉得只有小格局的人才会那么想。只有符合道义的诺言,才值得被践行和落实,这才是大信。

今日所得

《论语》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让我们一起来共同走进孔子的精神世界,充分领略其中的共同价值,让智慧之光普照大地。

说最软的话,做最硬的事

拆解《真正厉害的人,不说硬话,不做软事》

选题:人生说话做事的标准原则,“说话和颜悦色,彰显的是一个人的智慧;做事硬气有手腕,才是高段位人生赢家。”

结构: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正文部分采用并列式。

开头用“作家苏芩说过的话:“我就佩服一种人:不说硬话,不做软事。”来引出作者的主题思想——“说话和颜悦色,彰显的是一个人的智慧;做事硬气有手腕,才是高段位人生赢家。”

中间正文部分,用三个分论点来详细论述作者的主题观点。这三个分论点是1.不说硬话,是一种智慧。2.不做软事,是最高段位。3.真正历害的人,说话和颜悦色,做事雷历风行。

结尾,用“鬼谷子有句处世口诀:“说最软的话,做最硬的事。””来总结自己的观点。并倡导大家用“平常心做人,进取心做事,方可成就精彩人生。”来赢得更好的人生。

素材,采用了很多的名人名言、名人故事、古代的典故,素材丰富多彩,也很好的展示作者的主题观点。

名人名言金句

1.作家苏芩说过:“我就佩服一种人:不说硬话,不做软事。”

2.说话和颜悦色,彰显的是一个人的智慧;做事硬气有手腕,才是高段位人生赢家。

3.古人云:“言语伤人,胜于刀枪。”

4.不逞口舌之快,人生路上能够走得更高更远。

5.《周易》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6.硬话软说,留给别人的是回旋的余地,留给自己的是顺畅的人生。

7.有句话说:“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8.段位低的人,做事拖泥带水,遇到困难和威胁就认怂;段位高的人,平时不动声色积蓄力量,关键时刻杀伐果断。

9.听过一句话:“强者,常常在静默中积蓄力量,用实力为自己加持。”

10.若没有人护你周全,就自己手握力量,针尖对麦芒,为自己保驾护航。

11.不做软事,活出精彩,是人生的最高段位。

12.《论语》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3.强者,不说硬话,却也不做软事,需要出手的时候,向来不会手软。

14.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李嘉诚说过的为人处世法则:“用狮子的力量去奋斗,用菩萨的心肠善待人。”

15.真正厉害的人,说话和颜悦色是修为,做事雷厉风行是段位。

16.鬼谷子有句处世口诀:“说最软的话,做最硬的事。”

17.平常心做人,进取心做事,方可成就精彩人生。

儒家文化有哪些比较硬气的名句?

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3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4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