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冠英诗经选 余冠英诗经选译蒹葭翻译

2023-02-04

本文目录一览:

诗经选详细资料大全

《诗经选》:一部孔子编著的诗歌集的选评著作;系“历代诗选/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之一,余冠英选注。《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选》精选106首诗,逐一进行了注释、今译。该选本选目得当,注释简洁,训诂信实,译诗畅达而富于诗味。

基本介绍 书名 :诗经选 又名 :历代诗选/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 作者 :余冠英 注译 ISBN :702003620 / 7-02-000509-8 页数 :277 定价 :0.78元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79-10 装帧 :平装 统一书号 :10019-448 内容简介,编者简介,图书目录,其他版本, 内容简介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原称为《诗》或《诗三百》,自从汉儒尊《诗》为经,后人递相沿袭,遂以《诗经》称之。 《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其中包括西周初年前十一世纪到春秋中期前七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创作,大部分是闾巷歌谣,也有一部分出自于士大夫之手。 《诗经》共收诗歌305篇。按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郑樵云:“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通志序》)此亦为今日学界之共识。《风》指十五《国风》,它们是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曹、囱、等十五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共160首。在这些诗篇中,“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表现了下层民众的生活、斗争和思想情感:有的反映了人民的觉醒与抗争;有的反映出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有的描摹了社会的动乱和统治者荒淫 *** 的生活;更多的是“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之作,为我们展现出先民丰富的情爱世界。《雅》诗是周王畿的乐歌,周人称这一地区为夏,夏雅通用,故称。《雅》共105篇,因产生的年代与乐调不同,分为大小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大雅多是西周时代的作品;小雅多作于周王室衰微之后。雅诗的内容主要有政治讽谕诗、周族史诗、婚姻爱情诗、农事诗、宴饮诗、颂德诗、贵族怨愤诗、反映民生疾苦诗等。与《国风》相比较,《雅》诗反映的社会生活面更为广泛。《颂》诗共有40篇,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大体上是祭歌、赞美诗,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乐章,旨在歌颂祖先的丰功伟绩和鬼神的巨大威灵。一般说来,颂诗的文学价值不太高,但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新版封面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集传》)赋即是直接铺陈叙述;比是比喻,有明喻、隐喻之分;兴即起兴,有引起联想,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大抵《国风》多用比兴,《大雅》多用赋法。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使《诗经》具备了动人的艺术魅力。《诗经》主要采用四言诗和隔句用韵,但亦富于变化,其中有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的句式,显得灵活多样,读来错落有致。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和反复咏唱的特点,大量使用了叠字、双声、叠韵词语,加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诗经》中的一些篇章工于描写,勾划出许多生动的细节,《七月》写农家一年四季的生活,宛如一幅幅用美的民俗生活画。 旧版封面 《诗经》是中国诗史的源头,它积淀了丰厚的上古文化内涵,具有不朽的诗史意义。开创了中国诗歌关怀现世、注重民生疾苦、再现普通民众思想情感的诗歌之路;它的赋比兴手法更是后世诗歌艺术表现的基本法则。 汉代传《诗》者有齐、鲁、韩、毛四家,后独《毛诗集》得以流行于世。历代注释《诗经》者甚多,影响最巨者有:汉末郑玄的《毛诗郑笺》、唐孔颖达的《毛诗正义》、南宋朱熹的《诗集传》、清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陈奂的《诗毛氏传疏》等。 今人余冠英的《诗经选》精选106首诗,逐一进行了注释、今译。该选本选目得当,注释简洁,训诂信实,译诗畅达而富于诗味。孙明君撰文 编者简介 余冠英(1906~1995)中国古典文学专家。1906年生于江苏扬州,1995年9月2日卒于北京。193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校任教。1952 年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后任文学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遗产》杂志主编。由他主持编写的《中国文学史》是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成果,经他主持编选的《唐诗选》,为公认的唐诗最佳选本之一。余冠英是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并担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毕生致力于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培育出大批人才。治学严谨,见解精到,成就卓著。主要著作有: 《汉魏六朝诗论丛》上海 棠棣出版社 1952 余冠英先生 《乐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3 《祖国十二诗人》浦江清、余冠英、王瑶等著,中华书局 1954 《汉魏六朝诗论丛》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6 《诗经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6 《三曹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古典文学研究中的错误倾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诗经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1978重印,作家出版社 1956 《七发》(汉)枚乘着,余冠英译,萧平注,中华书局 1959 《古代文学研究集》余冠英等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5 《古代文学杂论》中华书局 1987 《古诗精选》余冠英、韦凤娟编选,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 《唐宋八大家全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7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国风 国风古韵 -蒹葭 1 周南 2 召南 3 邶风 4 鄘风 5 卫风 第二部分 雅·颂 1 小雅 2 大雅 3 周颂 其他版本 岳麓出版社-杨义 版本 《 诗经选 》(插图本中国诗词经典) 作者:杨义邵宁宁 ISBN:7806655972 出版社:岳麓出版社 2005-08-01 第1版 2005-08-01 第1次印刷 开 本:32开 页 数:194页 类 别: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诗词曲赋 【作者简介】 杨义,博士,中国著名学者,文学名专家。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评论》主编,博士生导师。出版过《杨义文存》十卷、《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卷、《中国新文学图志》二卷、《中国叙事学》、《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等学术专著数十种。 【内容提要】 :本书为插图本中国诗词经典系列之一。由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与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杨义先生从《诗经》中选取作品六十篇,加以注释、串讲、点评,此外,还选配了一些前人创作的《诗经》诗意图以及与《诗经》相关的一些图文资料,使本书更加精美。 上海书店-钱杭 版本 书名: 诗经选 丛编:中国诗歌宝库 作者:钱 杭编著 丛书主编:钱伯城 ISBN号:7-80569-692-6 价格:RMB7.10 发行地:上海 出版社:上海书店 出版时间:1993.8 页数:278页 开本:19cm 装帧形式:平装 【 内容提要】 :本书从诗经中选择72首名作,包括:爱恋、赞美、欢庆、离别等12类,并进行注释和今译。 中国文学-英汉对照 版 《诗经选》(英汉对照.中国文学宝库.古代文学系列) 作者: 偬仕 ISBN: 9787507105230 定价: 7.0 出版社: 中国文学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1999-8-1 页数: 176 【 内容提要】 :本书为《中国文学宝库·现代文学系列》丛书之一。全书采取英汉对照的形式,收录了中国诗经选数十篇,其中包括:《关睢》(Orying Ospreys)、《燕燕》(Swallows)、《行露》(The Paths Are Drenched wigh Dew)、《静女》(The Quiet Girl)、《氓》(A Simple Fellow)等等。本书是将中国文学的最新荟萃配设高水平的英语译文,是推荐给新世纪大学生的第一批读物,使中国大学生不但能够读懂英语的莎士比亚,而且能让世界感动于中国文学的伟大。 诗经选:图文典藏 中英文本 诗经选:图文典藏本 中英文本对照 【作 者】:许渊冲译 【丛编项】:许译 中国经典诗词 【装帧项】:平装 23cm / 101页 【出版项】:河北人民出版社 / 2005 【ISBN号】:9787202037072 / 7202037076 【原书定价】:¥14.50 有4家书店打折销售  稀缺/绝版书代复印 【主题词】:英语-汉语-对照读物 古体诗-中国-春秋时代-选集

急,余冠英《诗经选》关于式微的解释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式微: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天将暮。式,语助。微:昧,黄昏。

露:通“路”,道路。

躬:身。

诗经里面的话,字面的意思是,天就要黑;但可引申为:原指王室的衰微,现多指衰落,渐变的无足轻重也

这首小人物不堪苦役而发牢骚的小诗,让人想起卡夫卡的一 个短篇小说《万里长城建造时》。广大民众得到命令去修筑长城, 据说这是来自遥远京城中皇帝的圣旨。京城遥远得难以想象,皇 帝是谁也不知道,更不明白何以要修筑长城,反正不得不修。

在现在来看,身为小人物而敢于发牢骚,并且牢骚之辞竟可 录入书中,成为经典,来教育后代,包括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这 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现象。它让人想到,千方百计要维护自己统 治的人,把不满自己统治的言论记录下来传给后世,究竟是愚昧 还是一种权谋?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宿台”的现代翻译是什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出自《格言集锦》 。〖唐〗韩愈

是歌颂母爱之名句。

首先:

【彤管】1.杆身漆朱的笔。古代女史记事用。《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毛 传:“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史不记过,其罪杀之。” 郑玄 笺:“彤管,笔赤管也。” 陈奂 传疏引 董仲舒 曰:“彤者,赤漆耳。”一说指乐器。见 高亨 《诗经今注》。一说指红色管状的初生植物。见 余冠英 《诗经选译》。《后汉书·皇后纪序》:“女史彤管,记功书过。” 李贤 注:“彤管,赤管笔也。”

2.指女子文墨之事。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三闺秀时代相近,并有功是书。彤管清徽,一时鼎峙,韵矣哉!”

婺女——星宿名,即女宿。又名须女,务女。二十八宿之一,玄武七宿之第三宿,有星四颗。《礼记·月令》:“〔孟夏之月〕日在毕,昬翼中,旦婺女中。”《史记·天官书》:“婺女,其北织女。” 司马贞 索隐:“务女。《广雅》云‘须女谓之务女,是也。一作“婺”。’” 晋 左思 《吴都赋》:“婺女寄其曜,翼轸寓其精。” 李善 注:“《汉书》,‘ 越 地,婺女之野。’” 唐 厉玄 《寄婺州温郎中》诗:“婺女家空在,星郎手未携。”

母仪天下光耀史册,女宿星落天空暗淡。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出自哪里?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出自《诗经·国风·豳风》。

 所谓“流火”,《辞海》缩印本第952页释义:“火,星名,即心宿。每年夏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渐渐偏西。时暑热开始减退。”另孔颖达疏:“于七月之中有西流者,是火之星也,知是将寒之渐。”由此可见,“七月流火”虽与节气、气候有关,但绝不是形容暑热之词。故余冠英《诗经选译》对此说得更为简洁明了:“秋季黄昏后大火星向西而下,就叫做‘流火’”。

“七月”指夏历的七月;“流”,指移动,落下;“火”指星名“大火星”(不是绕太阳运行的火星),即心宿。

“大火星”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能放出火红色的光亮,每年夏历的五月黄昏,位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夏历的七月黄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知暑渐退而秋将至”。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七月流火”。

所以,“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九月授衣”就是说到九月就该缝制寒衣了。授衣:分发寒衣。一说女工裁寒衣。

至于“八月未央”是指2000年出版的安妮宝贝第一本小说散文集《八月未央》,跟“七月流火”与“九月授衣”没有任何关系。

余冠英认为以树代男,以草代女的观点出处?急!!!!

余冠英《诗经选》

。《诗经》里凡称“山有□,隰有□”而以大树小草对举的往往是隐语,以木喻男,以草喻女,这里两句似乎也是这种隐语。

古诗《棠棣》的译文?

翻译:

棠棣花开朵朵,花儿光灿鲜明。凡今天下之人,莫如兄弟更亲。

遭遇死亡威胁,兄弟最为关心。丧命埋葬荒野,兄弟也会相寻。

鹡鸰困在原野,兄弟赶来救难。虽有良朋好友,安慰徒有长叹。

兄弟墙内相争,同心抗御外侮。每有良朋好友,遇难谁来帮助。

丧乱灾祸平息,生活安定宁静。此时同胞兄弟,不如朋友相亲。

摆上佳肴满桌,宴饮意足心欢。兄弟今日团聚,祥和欢乐温暖。

妻子情投意合,恰如琴瑟协奏。兄弟今日相会,祥和欢乐敦厚。

全家安然相处,妻儿快乐欢喜。请你深思熟虑,此话是否在理。

原文:

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家室,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此文出自先秦·尹吉甫《诗经·小雅·鹿鸣之什》《棠棣》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棠棣》是《诗经》中的名篇杰作,它不仅是中国诗史上最先歌唱兄弟友爱的诗作,也是情理相融富于理趣的明理典范。陆时雍《诗镜总论》曰:“叙事议论,绝非诗家所需,以叙事则伤体,议论则费词也。

然总贵不烦而至,如《棠棣》不废议论,《公刘》不无叙事。”《棠棣》的“不废议论,不烦而至”,似可析而为二。

一是真挚委曲,感人之至。开篇形象比兴,富于理趣;随之围绕“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之旨,“丧乱”与“安宁”、“良朋”与“妻子”,及历史与现实、正面与反面,寓理于事,多层次地唱叹阐论,既感人亦服人。

全诗笔意曲折,音调也抑扬顿挫,前五章繁弦促节,多慷慨激昂之音,后三章轻拢慢捻,有洋洋盈耳之趣。委曲深至,一片真诚。二是主题恒久,深邃之至。兄弟友爱,手足亲情,这是人类的普遍情感,也是文学的永恒主题。

《棠棣》对这一主题作了诗意开拓,因而千古传唱,历久弥新。同时,“棠棣之华”、“莫如兄弟”、“兄弟阋墙,外御其务”,作为具有原型意义的意象、母题和典故,对后世“兄弟诗文”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而隋朝常得志的《兄弟论》,在新的背境下对《棠棣》诗旨作了创造性的伸发,可以互参。

作者简介:

尹吉甫(前852—前775),春秋时期卫国(今河南鹤壁市)人,黄帝之后伯儵族裔,尹国的国君,字吉父,一作吉甫,兮氏,名甲,金文作兮甲、兮伯吉甫。尹吉甫本姓姞,因被封为尹,所以又称尹吉甫,尹吉甫仕于西周,征战于山西平遥、河北沧州南皮等地。

白驹·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白驹》是《诗经》里面《小雅》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形象鲜明,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刻画人物手法灵活多变,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交相使用,值得玩味。孙鑛评曰:“写依依不忍舍之意,温然可念,风致最有余。”

【原文、译文及注释对照】

《诗经·小雅·白驹》译注

题解 :留客诗。 原    文 译    文 注    释 皎皎白驹1,

食我场苗2。

絷之维之3,

以永今朝4。

所谓伊人5,

于焉逍遥6?

皎皎白驹,

食我场藿7。

絷之维之,

以永今夕。

所谓伊人,

于焉嘉客?

皎皎白驹,

贲然来思8。

尔公尔侯9,

逸豫无期10?

慎尔优游11,

勉尔遁思12。

皎皎白驹,

在彼空谷13。

生刍一束14,

其人如玉15。

毋金玉尔音16,

而有遐心17。 马驹毛色白如雪,

吃我菜园嫩豆苗。

绊住马足拴缰绳,

尽情欢乐在今朝。

心想贤人终来临,

在此作客乐逍遥。

马驹毛色白如雪,

吃我菜园嫩豆叶。

绊住马足拴缰绳,

尽情欢乐在今夜。

心想贤人终来临,

在此作客心意惬。

马驹毛色白如雪,

风驰电掣飘然至。

应在朝堂为公侯,

为何安乐无终期。

优游度日宜谨慎,

避世隐遁太可惜。

马驹毛色白如雪,

空旷深谷留身影。

喂马一束青青草,

那人品德似琼英。

音讯不要太自珍,

切莫疏远忘友情。 1.皎皎:毛色洁白貌。

2.场:菜园。

3.絷(zhí):用绳子绊住马足。维:拴马的缰绳,此处意为维系,用作动词。

4.永:长。此处用如动词。  

5.伊人:那人,指白驹的主人。

6.于焉:在此。

7.藿(huò):豆叶。

8.贲(bēn)然:马放蹄急驰貌。贲,通"奔"。思:语助词。

9.尔:你,即"伊人"。公、侯:古爵位名,此处皆作动词,为公为侯之意。

10.逸豫:安乐。无期:没有终期。  

11.慎:慎重。优游:义同"逍遥"。

12.勉:"免"之假借字,打??狻6?避世。

13.空谷:深谷。空,"穹"之假借。

14.生刍(chú):青草。

15.其人:亦即"伊人"。如玉:品德美好如玉。

16.金玉:此处皆用作意动词,珍惜之意。

17.遐心:疏远之心。

【Y-026】白驹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于焉逍遥。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于焉嘉客。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注释】

1、场:圃。参看《豳风?七月》(F-154)篇注49。

2、絷(直zhí):绊马两足。维:用绳一头系马勒一头系在树木楹柱等物上。《集传》:“絷,绊其足。维,系其靷(引yǐn)也。”

3、永:长。这句是留客之词,言多留一刻,这欢乐的早晨就多延长一刻。下章“以永今夕”仿此。

4、谓:这里训“勤”,就是望或念的意思。“伊人”,此人,指白驹的主人。

5、焉:此。逍遥:闲散自在貌。这句是说伊人在此游息。

6、藿(霍huò):初生的豆。上章的“苗”就是指豆苗。

7、于焉嘉客:这句说在我处做好客人。

8、贲(奔bēn):饰。贲然:是光彩貌。

9、尔公尔侯:指“伊人”。

10、逸豫:安乐。期:读为“綦(其qí)”,极。以上二句是说客人在这里可得到极大的安乐。

11、慎:重。优游:犹“逍遥”。

12、勉:抑止之词。遁:迁。以上二句对客人说:你重视这一番优游罢,且别作离去的打算。

13、空谷:《文选》李善注引《韩诗》作“穹谷”,即深谷。以上二句言白驹离此归去正走在深谷之中。

14、生刍:青草,用来喂白驹。

15、其人:指白驹的主人。如玉:言其有美德。

16、毋金玉尔音:这句对“其人”说,别太珍惜你的音信像珍惜金玉似的。

17、遐:远。遐心:是说疏远之心。最后两句是希望其人勿断绝音信。

【题解及原文】

这是留客惜别的诗。前三章是客未去而挽留,后一章是客已去而相忆。

【余冠英今译】

白白的小马儿,吃我场上的青苗。拴起它拴起它啊,延长欢乐的今朝。那个人那个人啊,来到这儿寻乐。

白白的小马儿,吃我场上的豆茎。拴起它拴起它啊,延长今晚的良辰。那个人那个人啊,我家尊贵的客人。

白白的小马儿,把光辉带到此地。高贵的客人!此地十分安逸。好好儿乐一乐吧,甭打走的主意。

白白的小马儿,回到山谷去了。咀嚼着一捆青草。那人儿啊玉一般美好。别忘了给我捎个信啊,别有疏远我的心啊!

【讲解】

《白驹》一诗,《毛诗序》以为是大夫刺宣王不能留用贤者于朝廷。从诗本身看不出有这一层意思。朱熹《诗集传》说:“为此诗者,以贤者之去而不可留。”出语较有回旋之余地。明清以后,有人认为殷人尚白,大夫乘白驹,为武王饯送箕子之诗;有人认为是王者欲留贤者不得,因而放归山林所赐之诗。然而汉魏时期,蔡邕《琴操》就说:“《白驹》者,失朋友之所作也。”曹植《释思赋》也有:“彼朋友之离别,犹求思乎白驹”之句。显然蔡、曹二人都认为这是一首有关朋友离别的诗。今人余冠英《诗经选》以为是留客惜别的诗,其说上承蔡、曹,较合诗意。

全诗四章分为两个层次。前三章为第一层,写客人未去主人挽留。古代留客的方式多种多样。《汉书·陈遵传》载有“投辖于井”的方式,当客人要走的时候,主人将客人车上的辖投于井中,使车不能行走,借此把客人留住。本诗描写的主人则是想方设法地把客人骑的马拴住,留马是为了留人,希望客人能在他家多逍遥一段时间,以延长欢乐时光,字里行间流露了主人殷勤好客的热情和真诚。主人不仅苦心挽留客人,而且还劝他谨慎考虑出游,放弃隐遁山林、独善其身、享乐避世的念头。在第三章里诗人采用间接描写的方法,对客人的形象作了刻画。客人的才能可以为公为侯,但生逢乱世,既不能匡辅朝廷又不肯依违,只好隐居山林。末章为第二层,写客人已去而相忆。主人再三挽留客人,得不到允诺,给主人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于是就希望客人能再回来,并和他保持音讯联系,不可因隐居就疏远了朋友。惜别和眷眷思念都溢于言表。

由上文所述可知,本诗形象鲜明,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刻画人物手法灵活多变,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交相使用,值得玩味。孙鑛评曰:“写依依不忍舍之意,温然可念,风致最有余。”(陈子展《诗经直解》引)诚然。 (贾海生)

白驹·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