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集解 论语集解义疏皇侃原文及翻译

2023-02-04

本文目录一览:

论语集解义疏的思想内容

《论语集解》集汉魏“论语学”研究之大成,在注解体例及义理说经方面凸显了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其一,创立了经学注释中的集解体。何晏等人本着“集诸家之善”、“有不安者,颇为改易”的原则,从注释经典的方法上对汉魏“论语学”进行了总结。从《论语集解》中所收录的七家注释看,孔安国、马融传授古文《论语》,包咸以今文章句见长,郑玄兼采今古文为之注,陈群、王肃、周生烈是曹魏时人,重视以义理解说《论语》。他们“所见不同,互有得失”,何晏等人为了使他们对《论语》的解释融为一个整体,打破师法家法之界,今古文经学之别,博采章句、训诂、义说诸种治经方法之善,以期在注经方法上有所突破,开创出新的学术风气。

其二,保存了大量的汉魏古注。《论语集解》为汉魏时期研治《论语》集大成之作,其书兼采汉孔安国、包咸、马融、郑玄,魏陈群、王肃、周生烈等注训,并参以己意而成书。何晏等人对于前人之成说,择善而从,一般只选用一种注释,不加引申,不作评论。但有时也有兼存两说,以备后人取舍,反映了撰集者求真务实的学风。

其三,改易先儒,自下己意。何晏等人在所上的《论语集解序》中称“有不安者,颇为改易”,其中“颇为改易”一词,反映了何晏等人以新的义理来注释《论语》,改变原有注经方法的思想。南朝梁皇侃在疏解这四个字时说:“若先儒注非何意所安者,则何偏为改易,下己意也。”可谓得其仿佛。何晏等人通过改易先儒,自下己意,把《论语》学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其四,引《易传》注《论语》。何晏“善谈《易》《老》”,并著有《周易讲说》,因此,由他主持注解的《论语》,多引《易传》之说。

最后一点,一般被认为是《论语集解义疏》最有特点的地方。例如还有其他学者论述:

何晏多处援用道家思想来解释《论语》,可见他的出发点是以道解儒,把儒家思想道家化。他的这种做法,使《周易》、《老子》、《庄子》开始与《论语》融合,故“自何氏《集解》以迄陈梁之间,说《论语》者,义有多家,大抵承正始之遗风,标玄儒之远致,辞旨华妙,不守故常,不独汉师家法荡无复存,亦与何氏所集者异趣矣”,也从而导致了魏晋经学“儒道兼综”思想格局的形成和经学的玄学化。

但也有学者提出反对意见: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何晏在注释《论语》时,其立场仍是从儒家传统出发,这从其注释中绝大多数为章句训诂之言这一点上可以体现出来。

其次,在何晏有所发挥的地方,即前人所谓有玄虚之语的地方,我们仍然可以给出不同的解释,何晏在《论语》中所灌注的思想是对先秦儒学的回归,而这种回归却被后人扣上了以玄解经、援道入儒的帽子。

【论语集解71】取舍与存养

【论语·里仁】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大意】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人都想要的,但不合乎道义而得的富贵,就拒绝接受。贫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因行道义反得贫贱,就安于贫贱。君子如果抛弃仁德,还怎么能称为君子呢?君子无一顿饭的工夫背离仁德,无论仓促匆忙之时,也无论颠仆困顿之时,他都安守仁德。

此章讲人心受风俗和遭际的影响,常会心志动摇,如何在尘世中修养心性、“守死善道”(8·13)?前半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说的是取舍的工夫,即择仁。后半章“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说的是存养的工夫,即安仁。人立志成为君子,就如同将自己的人生打造成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先是大段取舍以塑雏形,然后精雕细刻以臻至完美,真是须臾都不可懈怠。

先说取舍的工夫。富,财多。贵,位高。贫,财乏。贱,无位。欲富贵而恶贫贱,乃人之本能。而人之所以为人,乃因其有超乎本能之上的理性,人若顺遂欲望而行,则与禽兽无异。若能以道制欲,而不溺于欲,方成乎仁。而仁者,人也。

富贵,人之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仁者不处。不处,即不居之义,亦可作不取之解。孔子曾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7·11)孔子并未一概否定富贵,反而肯定追求财富是正大光明的欲求,用正当营生去谋取财富,即便是极卑贱的职业,孔子也乐意为之。但如果是采用不正当、不合乎道义的手段谋求的富贵,孔子就“从吾所好”。孔子之所好,乃“仁德”。故“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5)不以其道得来的富贵,孔子拒绝接受。对于君子为官去留之际的选择,孔子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8·13)天下政治清明就出来作官,政治昏暗就隐居不仕。国家有道,士人无所作为而致贫贱,是可耻的。国家无道,士人贪求富贵而助纣为虐,更是可耻。概而言之,“君子谋道不谋食”(15·31)一切以是否合乎道义为准绳,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贫贱,人之所恶,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此句,古来争议颇大。

或谓,富有以其道得之,有不以其道得之,难道这世上还有得贫贱之道吗?故有人提出,“不”字为衍文。若伯夷、叔齐,坚守其道,而饿死首阳山,是“以其道得之”,而不去贫贱。我以为改动原文,以求善解,终为不妥。

或谓,“时有否泰,故君子履道而反贫贱,此则不以其道得之,虽是人之所恶,不可违而去之。 ” (三国何晏注)其意是说,时运有有道(泰)与无道(否)之分。无道之时,君子守道而反得贫贱,故其贫贱是“不以其道得之”的,君子宁守其道,而不去贫贱。因为假使去之,则必去其所守之道。我赞同此解。

或谓,得之,即得利之义。如“见得思义”、“戒之在得”、“先事后得”等。贫贱,是人所厌恶的,不以其道获得利益,可摆脱贫贱,但君子拒绝不义之财,安于贫贱。此解可备一义。

或谓,“世之得贫贱之道多矣,如不守绳检,博奕斗狠,奢侈纵肆,皆所以取贫贱之道。无此等事以致贫贱,是其贫贱生于天命也。君子于此惟有素其位而行,所谓素贫贱而行乎贫贱者。稍有怨天尤人之心,或思打破环境,则大祸至矣,故不处不去,正君子之智,所谓智者利仁也。”(程树德语)此解我不以为然。将贫贱之不以其道之道,解为不义之道,而上句富贵之不以其道之道,则指正道,两“道”之义不相合。另,天生贫贱,就该素乎贫贱了吗?合乎道义的富贵,仍要积极争取,这符合人的“向上要强”之心,否则又何来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励志说。

《论语》一再教人“安贫乐道”,大抵天下时运否时多、泰时少,故予人以超脱于时运的摆布,不待外求、自我成就的信念与勇气。“君子忧道不忧贫”(15·13),君子不仅不忧贫,反而在贫困中自得其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7·15)“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6·9)孔颜之乐,乃得道之乐,有仁之乐,非乐于贫贱。其人生取舍有恒定不变的准则。合于道,则乐,不合于道,则苦。人生的苦乐不受物之宰制,不随境之变移。不惑于欲者,故能超然物外。超然物外者,故能常乐,能常乐故能久安。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恶”读平声,作何字讲。君子以何成名?

《大戴礼·曾子制言》:“是故君子以仁为尊。天下之为富。何为富?则仁为富也。天下之为贵,何为贵?则仁为贵也。昔者,舜匹夫也,土地之厚,则得而有之;人徒之众,则得而使之;舜唯以得之也。是故君子将说富贵,必勉于仁也。昔者,伯夷 、叔齐死于沟渠之间,其仁成名于天下。夫二子居河、济之间,非有土地之厚,货粟之富也;言为文章,行为表缀于天下。”

君子对于富贵贫贱的理解与常人不同。常人以财富多寡、地位高低论,而君子以仁为富贵,以不仁为贫贱,舜以仁得天下之财富人心,伯夷、叔齐饿死沟渠,却以仁德名扬天下、流芳百世。舜与伯夷、叔齐虽于经济地位上有天壤之别,然在君子眼中皆为富贵者。君子亦有好恶,君子好仁德而不好财富。仁德以成君子之实,若离开仁德,又如何能称之为君子。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集注曰:终食者,一饭之顷。造次,急遽苟且之时。颠沛,倾覆流离之际。前段论富贵贫贱之去处,是讲君子临事时,心中要有个取舍分明,一力按压住本能的欲恶。然后于日常动静行止之间,仍须时刻将“仁”字存养心头。因人心之仁,乃人之天性,非外求得来。情欲之发而中节为仁,情欲之发而无度为欲。一心之中欲盛,则仁少。人谓“嗜欲深者,天机浅”是也。故欲成仁者,就须得时时在心中提撕起这个“仁”。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7·29)仁本存于我心,盖因仁心常为人欲所遮蔽,故须常常唤醒之,仁醒,则欲逃。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12·1)人之不仁,非因其难求,只是易被忽视、忘记罢了,何时提起,则何时归仁。若心稍有松懈,欲望便汹涌填入,慕富贵而厌贫贱,处常境而疏忽,遭变故而摇移,呈小人之性。故君子哪怕在一顿饭的瞬间,都不会轻忽仁德,曾子曰:“是故君子思仁义,昼则忘食,夜则忘寐,日旦就业,夕而自省,以殁其身,亦可谓守业矣。”(《大戴礼·曾子制言》)君子修仁,须昼夜敬慎,以使仁德由浅入深,由偏向全,由生向熟,由有事的抉择向无事的专一上去稳固成性。如此便能于仓促混乱之时,于危难困顿之时,皆如无事时专神精一,所谓“仁者安仁”。

《论语·卫灵公》载:“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 ,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15·1)

卫灵公不问孔子周礼,而问其排兵布阵之事,虽有厚禄俸之,孔子亦绝然离去。此为富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一行离开卫国后,一路颠沛流离,在从陈国迁往蔡国途中,遭遇陈蔡之厄,断粮七日,弟子们都饿得倒在地上,起不了身。子路饿得开始怀疑圣道,问,君子也有受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受穷也能固守其道,小人受穷就开始心志动摇。此为贫贱“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且孔子在颠沛流离之中,日日弦歌不绝,“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7·18),此为“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一个人的言论要让人信服,必要使其一生始终以此为则。孔子在《论语》里如是说,也在《论语》里如是做。

【论语集解27】颜回不违,乃大智也

【论语·为政】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大意】孔子说:“我对着颜回讲了一整天的话,他从不反问,好像是个听不懂的愚人。散学以后,我看他自修时与同学谈论,对我所言,甚能发挥,回啊!他其实不愚。

本章记孔子赞扬颜回的大智若愚。

颜回是孔子最为深爱、最为得意的弟子,小孔子三十岁。其读书的天资极高,又勤奋好学,可能用功过头,脑力透支,加之他终身只读书不做官,家境贫寒,所以,二十九岁时,发须尽白,四十岁便夭亡。孔子一直视颜回为唯一得其真传的弟子,而颜回却死在他的前头,意味着孔门绝后,孔子为此痛不欲生。

颜回,字子渊。古人的名和字是相因的,《说文解字》释“回”,渊水也。释“渊”,回水也,两者互释。颜回是鲁国人。崔述曰:“颜氏之名著于鲁者多矣。《春秋传》有颜高、颜羽、颜息,《吕览》亦有颜阖,则颜子为鲁人信也。”鲁国姓颜的名人很多,而颜渊是鲁国人的偶像。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家谱中认颜回为祖先。《仲尼弟子列传》中颜氏居其八:颜路、颜回、颜幸、颜高、颜祖、颜之仆、颜哙、颜何,都是鲁人。颜真卿的五世祖,南北朝著名文字家、教育家,著有《颜氏家训》的颜之推说,这些姓颜的鲁人都是仲尼母族。孔子的母亲姓颜,孔门颜姓弟子多为其母系族人。

孔子的弟子颜路,是颜回的父亲,据说是孔子的表弟。颜回是孔子的表侄,与伯鲤为表兄弟。孔子与颜回除师徒关系外,还有一层近于父子的亲缘关系。《论语·先进》篇中记载:“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11·7)颜路请孔子把车卖了给颜回做一副棺椁。孔子说:不管有才还是无才,颜渊、孔鲤总归都是我们的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是有棺无椁。我没有卖了车自己步行给他买椁。因为我还要跟随在大夫之后,是不可以步行的。结果孔门弟子出资厚葬了颜回,见《论语·先进》:“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11·10)孔子无法拦阻弟子们厚葬颜回,只好感叹道:“颜回视我如父,我却不能待之如子。”因为孔鲤为兄,死在前头,无椁。兄无椁,弟却有椁,这是让颜回背上了违礼的罪名。孔子不愿厚葬颜回,正是从家族长幼有序的礼节来考虑的。而孔门弟子要厚葬颜回,因为颜回的德行、学问在孔门排名第一,为大家所景仰,不厚葬无以显示他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厚葬也是为光大孔门的德风。所以,孔子只能抛舍与颜回的父子之礼,而从大家的心愿。

颜回是一个外表木讷,内心聪慧的人。正如孔子所谓“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4·24)从小就具有君子之风。“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说的正是颜回初入孔门时的情景。钱穆将此句断为“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两种断法,意思相近,都是说颜回在课堂上听课时,很少举手发言,也不提反对意见,好像没听懂似的。而其他几位高徒却表现得很活跃,时常会与老师切磋。比如《论语·八佾》篇中,子夏由孔子所谓“绘事后素”,想到礼是后来才有的。孔子称赞道“启予者商也。”(3·8)又比如《论语·学而》中,子贡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不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由此悟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学习方法(1·15)。也有敢与老师争辩的,比如宰我说:“三年之丧,期已久矣!”(17·21)唯颜回坐在一旁,一言不吭,只知道点头。孔子教学一向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没等到学生想搞明白又搞不明白,想表达又表达不清楚时不去启发他。而颜回一声不响,谁知道他到底是听懂没听懂,叫孔子无从下手。且孔子是喜欢弟子提问的,他总能在与弟子的讨论中受到启发,而颜回“终日不违”,令他颇为失望。他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所言无所不说。”(11·3)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对我所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颜回“终日不违”,是对老师“唯命是从”的不违吗?是“唯上,唯书”的愚信盲从吗?并不是。颜回天资高,听言即悟,不仅听课时毫无疑难障碍,且能了悟言外之意。且其生性深厚不浅露,不爱在人前卖弄。而子贡之流听言而识,囿于文字之中,需与老师就言词上切磋,经老师点拔后,才能开化。

“退而省其私”的“私”:一说是颜子离师后的言行,即指其日常一切动静语默之间,能将所学运用于实践。二说弟子自修。《礼记·学记》:“大学之教也,退息必有居学。”居学是指学校中学生自修的地方。私是指自修时,与同学们的讨论。孔子省其私,是想看看他到底有没听懂讲课的内容,故课后的讨论更为恰当,第二解为好。

“亦足以发”之“发”,是孟子所谓“时雨化之”,万物生发之发;是朱熹所谓“月映万川”,闻一理便能阐发出万物之理之发。子夏、子贡的悟性仅停留在“举一隅而以三隅反”(7·8),“告诸往而知来者”(1·15)。子贡说:“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5·8)颜回闻一,便能推知全体,而子贡闻一,只能由此及彼。颜回能由物之理,而知天之道,而子贡仍陷在一物一理之中,难能贯通,所以“回也不愚”。

颜回之若愚,正是其聪明绝顶之处。我们读书时,也不妨学点颜回“不违”的傻气。朱子说:“凡读书须虚心,且以未识字底将本文熟读平看。”读书的时候必须得放空了心思,不抱任何陈见、偏见,要像不识字的人刚学识字那样逐字逐句地将文章反复熟读。此句中的“未识字底”与颜回的“终日不违”实是一个意思。只有完全放空自己,才能从头到尾听完别人所说的话,再从头来梳理对方的思路 ,判断对方的观点。多数人都是凭自己已有的观念来读书闻道,符合的,就对,不符合的,就错,或将书里的话往自己的意图中套。如此读书,对你的智识未能有增加,反而愈读愈偏狭。“不违”是一个很不容易达到的境界。这个“不违”不是表面上的不违背,而是真心诚意地认同,像海绵一样无有排斥地吸收。不违,才能多闻;多闻,才能广博心智。颜回闻一知十的诀窍,恰在“不违”。

何晏的论语集解是哪八家

何晏所著《论语集解》自序,集八家之说复采古论语注为集解,此八家分别是包咸注、周氏注、孔安国注、马融注、郑康成注、陈群注、王肃注及周生烈注。

【论语集解24】养而不敬,非孝也

【论语·为政】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大意】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只是说能赡养父母,既便是狗和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只养不敬,那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有何区别呢?

本章同样论述孝道。“敬”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孔子从人与禽兽之别的角度,指出为孝必敬。“敬”字中包含情和礼。前文已述,礼是人与禽兽的本质区别。孟子云:“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庶民不懂礼,故近于禽兽;君子守礼,方为人。而礼的本质又为情。《论语·八佾》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宁俭;丧,与其其易也,宁戚。”(3·4)若无哀戚之情,葬礼办得再豪华周备,也谈不上“慎终”。孝顺父母也是同理,若能以己之所有尽事父母,匹夫勤劳足以顺礼,啜菽饮水,也足以致敬。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人应该做到孝亲、亲亲,这是最基本的,如果仅满足于“能养”,显然似与禽兽无别。

本章的提问者子游是孔子晚年的弟子。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其为春秋吴国人,姓言,名偃,字子游,小孔子四十五岁。《论语·先进》有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11·2)此章提到的十位弟子,被后世称为“孔门十哲”,其中就有子游。子游和子夏属文学科。先秦的“文学”,相当于今天的学术,是指通晓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养,是指饮食供奉。在世俗人眼中,能侍奉父母的饮食起居,就是尽孝了。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此句有歧解:

一解为犬马养人。东汉包咸认为,“犬以守御,马以代劳,皆能养人。”狗能守门防御,马能负重载人,他们都是能养活人的动物,但他们不懂得敬爱人,所以不能把他们养人的行为说成是“孝”。

二解为犬马养亲。李光地《论语剳记》、翟灏《四书考异》认为,犬马也能养活自己的父母。犬马能识、乌鸦反哺,禽兽都能相养,只是不知礼罢了。人养亲而不敬,与禽兽又有何区别?

三解为人养犬马。朱熹《论语集注》认为:“犬马待人而食,亦若养然。言人畜犬马皆能有以养之,若能养其亲而敬不至,则与养犬马者何异。”人也饲养犬马,如果供养父母不敬,那与饲养犬马有何不同?后人以为朱子将父母比作犬马,可谓大不敬。

四解为犬马喻指不肖之子。清刘宝楠《论语正义》注:“坊记小人即此章犬马。《公羊传》何休注言‘大夫有疾称犬马,士称负薪。’犬马负薪皆贱者之称,而大夫、士谦言之。”古代大夫生病,自称“犬马”,士称“负薪”,比如《孟子·公孙丑》中,孟子就假托“采薪之忧”为由,不去上朝见齐王。“犬马”,又指卑贱之人,我们常说“愿效犬马之劳”,就是谦言。“犬马”也可喻子之不肖。不肖之子也会养其亲,若不敬,又何异于不肖之子养其亲乎?

钱穆说,如果此句意为犬马养人,就该写为“至于犬马,皆能养”,而不是“皆能有养”,添出一个“有”字,即指皆能得人养。后人诟病朱子不应将犬马与父母作比,然正是如此,才深见其不得为孝。孟子亦云:“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孟子·尽心上》)养活而不爱,等于养猪;爱而不敬,等于畜养狗马。以《孟子》来解《论语》是直捷可信的。故取第三种解释。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养猫狗之类的宠物,宠物的开销大至接近于养儿。而对父母则常以忙为借口,拿点钱就算是尽了孝心。老人最需要什么呢?一点敬心,常回家看看,陪他们说两句话,这比给多少钱都要让他们高兴。能把用在宠物身上的爱心和时间,用在父母身上,就可谓尽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