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 论语述而第七原文注音版

2023-02-04

本文目录一览:

论语述而篇原文及翻译

1、子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译文:孔子说:“传述而不创作,对古代文化相信而又爱好,我想自己很像我们的老

彭吧。〞老彭:商朝后商,孔子之先祖。

2、子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海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默默存想所见所间,认真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不而不倦怠,这

些事情我做到了多少?〞

3、子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优也。

译文:孔子说:“德行不好好修养,学问不好好讲习,听到该做的事去不能跟着去做,

自己有缺失却不能立即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呀!’

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天天如也。

译文:孔子平日闲暇时,态度安稳 ,神情舒缓。

5、子日:甚矣吾衰也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译文:孔子说:“我实在大衰老了 ,我竞然很久都没有梦见周公了。"

6、子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孔子说:“立志追求人生理想,确实把握德行修养,绝不背离人生正途,自在

涵泳艺文活动。

7、子日:“自行束修以上,吾末尝无海焉。

译文:孔子说:“从十五岁以上的人,我是没有不教导的。〞束修:代表十五岁以上

的人

8、子日:“不惯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阳不以三阳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 ,我不去开导;不到他努力想说而说不出

我不去引发。告诉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不能随之联想到另外三个方面,我就不再多说

了。

论语述而 全文及翻译

【原文】 7·1 子曰:“述而不作(1),信而好古,窃(2)比于我老彭(3)。” 【译文】 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原文】 7·2 子曰:“默而识(1)之,学而不厌,诲(2)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 【译文】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原文】 7·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1),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原文】 7·4 子之燕居(1),申申(2)如也;夭夭(3)如也。 【译文】 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衣冠楚楚,仪态温和舒畅,悠闲自在。 【原文】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1)。” 【译文】 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原文】 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1),依于仁,游于艺(2)。” 【译文】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原文】 7·7 子曰:“自行束修(1)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译文】 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原文】 7·8 子曰:“不愤(1)不启,不悱(2)不发。举一隅(3)不以三隅反,则不复(4)也。”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原文】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 【原文】 7·10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 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原文】 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1),惟我与尔有是夫(2)!”子路曰:“子行三军(3),则谁与(4)?”子曰:“暴虎(5)冯河(6),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7)。好谋而成者也。” 【译文】 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评析】 孔子在本章提出不与“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 【原文】 7·12 子曰:“富(1)而可求(2)也;虽执鞭之士(3),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孔子说:“合乎于道的富贵,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评析】 孔子在这里又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原文】 7·13 子之所慎:齐(1)、战、疾。 【译文】 孔子所谨慎小心对待的是斋戒、战争和疾病这三件事。 【原文】 7·14 子在齐闻《韶》(1),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评析】 《韶》乐是当时流行于贵族当中的古乐。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音乐鉴赏能力也很强,他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这当然是一种形容的说法,但他欣赏古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说明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高深造诣。 【原文】 7·15 冉有曰:“夫子为(1)卫君(2)乎?”子贡曰:“诺(3),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译文】 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评析】 卫国国君辄即位后,其父与其争夺王位,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这里,孔子赞扬伯夷、叔齐,而对卫出公父子违反等级名分极为不满。孔子对这两件事给予评价的标准就是符不符合礼。 【原文】 7·16 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评析】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原文】 7·17 子曰:“加(1)我数年,五十以学易(2),可以无大过矣。” 【译文】 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评析】 孔子自己说,“五十而知天命”,可见他把学《易》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他主张认真研究《易》,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天命”。《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他非常喜欢读《周易》,曾把穿竹简的皮条翻断了很多次。这表明孔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刻苦钻研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原文】 7·18 子所雅言(1),《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译文】 孔子有时讲雅言,读《诗》、念《书》、赞礼时,用的都是雅言。 【原文】 7·19 叶公(1)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2)。” 【译文】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原文】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评析】 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原文】 7·21 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评析】 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礼治”等道德观念,从《论语》书中,很少见到孔子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如他“敬鬼神而远之”等。但也不是绝对的。他偶尔谈及这些问题时,都是有条件的,有特定环境的。 【原文】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评析】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原文】 7·23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1)其如予何?” 【译文】 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评析】 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桓魋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砍倒大树,而且要杀孔子,孔子连忙在学生保护下,离开了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他认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赋予了他,所以桓魋对他是无可奈何的。 【原文】 7·24 子曰:“二三子(1)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原文】 7·25 子以四教:文(1)、行(2)、忠(3)、信(4)。 【注释】 (1)文:文献、古籍等。 (2)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 (3)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 (4)信:以实之谓信。诚实的意思。 【译文】 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 【原文】 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1)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2)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3)而为泰(4),难乎有恒矣。” 【译文】 孔子说:“圣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孔子又说:“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始终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评析】 对于春秋末期社会“礼崩乐坏”的状况,孔子似乎感到一种绝望,因为他认为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难以找到他观念中的“圣人”、“善人”,而那些“虚而为盈,约而为泰”的人却比比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能看到“君子”、“有恒者”,也就心满意足了。 【原文】 7·27 子钓而不纲(1),弋(2)不射宿(3)。 【译文】 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评析】 其实,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和用网捕鱼,和只用箭射飞行中的鸟与射巢中之鸟从实质上并无区别。孔子的这种做法,只不过表白他自己的仁德之心罢了。 【原文】 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文】 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评析】 本章里,孔子提出对自己所不知的东西,应该多闻、多见,努力学习,反对那种本来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的做法。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同时也要求他的学生这样去做。 【原文】 7·29 互乡(1)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2)其进(3)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4)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5)也。” 【译文】 (孔子认为)很难与互乡那个地方的人谈话,但互乡的一个童子却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说:“我是肯定他的进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肯定他改正错误,不要死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评析】 孔子时常向各地的人们宣传他的思想主张。但在互乡这个地方,就有些行不通了。所以他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孔子“诲人不倦”的态度,而且他认为不应死抓着过去的错误不放。 【原文】 7·30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 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评析】 从本章孔子的言论来看,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我欲仁,斯仁至矣。”这种认识的基础,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觉,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达到仁。这里,孔子强调了人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有其重要意义。 【原文】 7·31 陈司败(1)问:“昭公(2)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3)巫马期(4)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5),君子亦党乎?君取(6)于吴,为同姓(7),谓之吴孟子(8)。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译文】 陈司败问:“鲁昭公懂得礼吗?”孔子说:“懂得礼。”孔子出来后,陈司败向巫马其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鲁君在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为做夫人,是国君的同姓,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君算是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句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评析】 鲁昭公娶同姓女为夫人,违反了礼的规定,而孔子却说他懂礼。这表明孔子的确在为鲁昭公袒护,即“为尊者讳”。孔子以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为最高原则,所以他自身出现了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又不得不自嘲似地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事实上,他已经承认偏袒鲁昭公是自己的过错,只是无法解决这个矛盾而已。 【原文】 7·3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译文】 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原文】 7·33 子曰:“文,莫(1)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译文】 孔子说:“就书本知识来说,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评析】 对于“文,莫吾犹人也”一句,在学术界还有不同解释。有的说此句意为:“讲到书本知识我不如别人”;有的说此句应为:“勤勉我是能和别人相比的。”我们这里采用了“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这样的解释。他从事教育,既要给学生传授书本知识,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他说自己在身体力行方面,还没有取得君子的成就,希望自己和学生们尽可能地从这个方面再作努力。 【原文】 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1)为之(2)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3)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 【译文】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评析】 本篇第2章里,孔子已经谈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本章又说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题,其实是一致。他感到,说起圣与仁,他自己还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而同时,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诲别人。这是他的由衷之言。仁与不仁,其基础在于好学不好学,而学又不能停留在口头上,重在能行。所以学而不厌,为之不厌,是相互关联、基本一致的。 【原文】 7·35 子疾病(1),子路请祷(2)。子曰:“有诸(3)?”子路对曰:“有之。《诔》(4)曰:‘祷尔于上下神祗(5)。’”子曰:“丘之祷久矣。” 【译文】 孔子病情严重,子路向鬼神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说:“我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 【评析】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为他祈祷,孔子对此举并不加以反对,而且说自己已经祈祷很久了。对于这段文字怎么理解?有人认为,孔子本人也向鬼神祈祷,说明他是一个非常迷信天地神灵的人;也有人说,他已经向鬼神祈祷很久了,但病情却未见好转,表明他对鬼神抱有怀疑态度,说孔子认为自己平素言行并无过错,所以祈祷对他无所谓。这两种观点,请读者自己去仔细品评。 【原文】 7·36 子曰:“奢则不孙(1),俭则固(2)。与其不孙也,宁固。” 【译文】 孔子说:“奢侈了就会越礼,节俭了就会寒酸。与其越礼,宁可寒酸。 【评析】 春秋时代各诸侯、大夫等都极为奢侈豪华,他们的生活享乐标准和礼仪规模都与周天子没有区别,这在孔子看来,都是越礼、违礼的行为。尽管节俭就会让人感到寒酸,但与其越礼,则宁可寒酸,以维护礼的尊严。 【原文】 7·37 子曰:“君子坦荡荡(1),小人长戚戚(2)。”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原文】 7·3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 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祥。

《述而》的原文

原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白话译文:

孔子说:“只复述而不篡改,相信古人云而且保护古人遗留下来的奇谈怪论,我把自己私下比做老彭同志。”孔子说:“默默地记在心里,学习从不满足,教育别人而不辞劳累,这对我来说有什么难的?”

孔子说:“对德心不去遵从,学问不去相告,听到正义的道理不能去更改,不善不能更从,这些都是我心虑的忧愁。”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衣冠楚楚,悠闲自在。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快啊,好久都没有作梦,在梦里会见周公旦了。”

孔子说:“以谋道为志气,以美德为理据,以爱人为依靠,周游六艺实践于日常琐碎之事。”孔子说:“凡是拿十余干肉为礼物拜我为师傅,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指点一二的。”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们努力思考而不得的时候不要开导他,不到想要表达而表达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一个例子而不能说出其他三个其他的例子,就不用再教了”孔子在办丧事的间隔吃饭,孔子说不曾吃饱过。

这一天孔子在为吊丧而哭泣,孔子说就不再唱歌。孔子对颜渊说:“用得着我呢,我就上去;不用得着我,我就隐蔽躲起来,只有我和回儿才能够做到这样好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被命令统帅三军,那么您选择谁在一起呢?”

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尽忠报国,死了都不会抱怨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共事的。我找的人,要符合小心,周密,善于谋划,能完成一定任务的人。”

出处:出自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述而》。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孔子的父亲是一名武士,虽跻身于贵族之列,但地位很低。孔子三岁时,父亲便死去了,他跟着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孔于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与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并列)。

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 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政治生涯到了顶峰。由于与当时主宰鲁国政权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政治观点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先后到了卫、宋、陈、蔡、楚等国,都没有受到重用。晚年回到鲁国一心一意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资料,整理《论语》,并根据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讲学,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论语·述而》原文内容是什么?

论语·述而

7.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7.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7.4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7.7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7.8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7.10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7.12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7.13 子之所慎:齐,战,疾。

7.14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7.15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7.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17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7.18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7.19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21 子不语怪,力,乱,神。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23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7.2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7.27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7.28)

7.29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7.30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7.31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7.3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7.33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7.35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7.36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7.37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7.3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絜,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原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原得地,原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眛。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柰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柰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泄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乃作怀沙之赋。其辞曰:

陶陶孟夏兮,草木莽莽。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眴兮窈窈,孔静幽墨。冤结纡轸兮,离愍之长鞠;抚情效志兮,俯诎以自抑。

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易初本由兮,君子所鄙。章画职墨兮,前度未改;内直质重兮,大人所盛。巧匠不斫兮,孰察其揆正?玄文幽处兮,蒙谓之不章;离娄微睇兮,瞽以为无明。变白而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皇在笯兮,鸡雉翔舞。同糅玉石兮,一■而相量。夫党人之鄙妒兮,羌不知吾所臧。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怀瑾握瑜兮,穷不得余所示。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诽骏疑桀兮,固庸态也。文质疏内兮,众不知吾之异采;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重华不可牾兮,孰知余之从容!古固有不并兮,岂知其故也?汤禹久远兮,邈不可慕也。惩违改忿兮,抑心而自强;离湣而不迁兮,原志之有象。进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将暮;含忧虞哀兮,限之以大故。

乱曰:浩浩沅、湘兮,分流汨兮。修路幽拂兮,道远忽兮。曾唫恒悲兮,永叹慨兮。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谓兮。怀情抱质兮,独无匹兮。伯乐既殁兮,骥将焉程兮?人生禀命兮,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曾伤爰哀,永叹喟兮。世溷不吾知,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兮,原勿爱兮。明以告君子兮,吾将以为类兮。

于是怀石遂自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自屈原沈汨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贾生名谊,雒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徵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适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其辞曰:

共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沈汨罗。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陨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伯夷贪兮,谓盗跖廉;莫邪为顿兮,铅刀为铦。于嗟嚜嚜兮,生之无故!斡弃周鼎兮宝康瓠,腾驾罢牛兮骖蹇驴,骥垂两耳兮服盐车。章甫荐屦兮,渐不可久;嗟苦先生兮,独离此咎!

讯曰:已矣,国其莫我知,独堙郁兮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遰兮,夫固自缩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弥融爚以隐处兮,夫岂从螘与蛭螾?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辜也!瞝九州而相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皇翔于千仞之上兮,览德军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兮,摇增翮逝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吞舟之鱼!横江湖之鳣鲟兮,固将制于蚁蝼。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鸮飞入贾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鸮曰“服”。贾生既以适居长沙,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其辞曰:

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施兮,服集予舍,止于坐隅,貌甚间暇。异物来集兮,私怪其故,发书占之兮,筴言其度。曰“野鸟入处兮,主人将去”。请问于服兮:“予去何之?吉乎告我,凶言其灾。淹数之度兮,语予其期。”服乃叹息,举首奋翼,口不能言,请对以意。

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斡流而迁兮,或推而还。形气转续兮,变化而嬗。沕穆无穷兮,胡可胜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彼吴强大兮,夫差以败;越栖会稽兮,句践霸世。斯游遂成兮,卒被五刑;傅说胥靡兮,乃相武丁。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命不可说兮,孰知其极?水激则旱兮,矢激则远。万物回薄兮,振荡相转。云蒸雨降兮,错缪相纷。大专槃物兮,坱轧无垠。天不可与虑兮,道不可与谋。迟数有命兮,恶识其时?

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小知自私兮,贱彼贵我;通人大观兮,物无不可。贪夫徇财兮,烈士徇名;夸者死权兮,品庶冯生。述迫之徒兮,或趋西东;大人不曲兮,亿变齐同。拘士系俗兮,羖如囚拘;至人遗物兮,独与道俱。众人或或兮,好恶积意;真人淡漠兮,独与道息。释知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兮,得坻则止;纵躯委命兮,不私与己。其生若浮兮,其死若休;澹乎若深渊之静,氾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细故粦兮,何足以疑!

后岁余,贾生徵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及孝文崩,孝武皇帝立,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而贾嘉最好学,世其家,与余通书。至孝昭时,列为九卿。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沈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乌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屈平行正,以事怀王。瑾瑜比洁,日月争光。忠而见放,谗者益章。赋骚见志,怀沙自伤。百年之后,空悲吊湘。

《论语·述而》原文

《论语·述而》本篇出自《论语》,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之所慎:齐,战,疾。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论语 述而》

述而第七 朱熹《论语集注》

此篇多记圣人谦己诲人之辞及其容貌行事之实.凡三十七章.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好,去声.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故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可及.窃比,尊之之辞.我,亲之之辞.老彭,商贤大夫,见大戴礼,盖信古而传述者也.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故其自言如此.盖不惟不敢当作者之圣,而亦不敢显然自附于古之贤人;盖其德愈盛而心愈下,不自知其辞之谦也.然当是时,作者略备,夫子盖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此又不可不知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识,音志,又如字.识,记也.默识,谓不言而存诸心也.一说:识,知也,不言而心解也.前说近是.何有于我,言何者能有于我也.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也.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尹氏曰:“德必修而后成,学必讲而后明,见善能徙,改过不吝,此四者日新之要也.苟未能之,圣人犹忧,况学者乎?”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燕居,闲暇无事之时.杨氏曰:“申申,其容舒也.夭夭,其色愉也.”程子曰:“此弟子善形容圣人处也,为申申字说不尽,故更着夭夭字.今人燕居之时,不怠惰放肆,必太严厉.严厉时着此四字不得,怠惰放肆时亦着此四字不得,惟圣人便自有中和之气.”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复,扶又反.孔子盛时,志欲行周公之道,故梦寐之间,如或见之.至其老而不能行也,则无复是心,而亦无复是梦矣,故因此而自叹其衰之甚也.程子曰:“孔子盛时,寤寐常存行周公之道;?其老也,则志虑衰而不可以有为矣.盖存道者心,无老少之异;而行道者身,老则衰也.”

子曰:“志于道,志者,心之所之之谓.道,则人伦日用之间所当行者是也.如此而心必之焉,则所适者正,而无他歧之惑矣.据于德,据者,执守之意.德者,得也,得其道①于心而不失之谓也.得之于心而守之不失,则终始惟一,而有日新之功矣.依于仁,依者,不违之谓.仁,则私欲尽去而心德之全也.功夫至此而无终食之违,则存养之熟,无适而非天理之流行矣.游于艺.”游者,玩物适情之谓.艺,则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皆至理所寓,而日用之不可阙者也.朝夕游焉,以博其义理之趣,则应务有余,而心亦无所放矣.此章言人之为学当如是也.盖学莫先于立志,志道,则心存于正而不他;据德,则道得于心而不失;依仁,则德性常用而物欲不行;游艺,则小物不遗而动息有养.学者于此,有以不失其先后之序、轻重之伦焉,则本末兼该,内外交养,日用之间,无少间隙,而涵泳从容,忽不自知其入于圣贤之域矣.

①“德者得也,得其道”,清仿宋大字本作“德则行道而有得”.吴英以为后者非朱熹定本之文,故不取,详本书附录四书章句集注定本辨.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修,脯也.十脡为束.古者相见,必执贽以为礼,束修其至薄者.盖人之有生,同具此理,故圣人之于人,无不欲其入于善.但不知来学,则无往教之礼,故苟以礼来,则无不有以教之也.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房粉反.悱,芳匪反.复,扶又反.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上章已言圣人诲人不倦之意,因幷记此,欲学者勉于用力,以为受教之地也.程子曰:“愤悱,诚意之见于色辞者也.待其诚至而后告之.既告之,又必待其自得,乃复告尔.”又曰:“不待愤悱而发,则知之不能坚固;待其愤悱而后发,则沛然矣.”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临丧哀,不能甘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哭,谓吊哭.日之内,余哀未忘,自不能歌也.谢氏曰:“学者于此二者,可见圣人情性之正也.能识圣人之情性,然后可以学道.”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舍,上声.夫,音扶.尹氏曰:“用舍无与于己,行藏安于所遇,命不足道也.颜子几于圣人,故亦能之.”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万二千五百人为军,大国三军.子路见孔子独美颜渊,自负其勇,意夫子若行三军,必与己同.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冯,皮冰反.好,去声.暴虎,徒搏.冯河,徒涉.惧,谓敬其事.成,谓成其谋.言此皆以抑其勇而教之,然行师之要实不外此,子路盖不知也.谢氏曰:“圣人于行藏之间,无意无必.其行非贪位,其藏非独善也.若有欲心,则不用而求行,舍之而不藏矣,是以惟颜子为可以与于此.子路虽非有欲心者,然未能无固必也,至以行三军为问,则其论益卑矣.夫子之言,盖因其失而救之.夫不谋无成,不惧必败,小事尚然,而况于行三军乎?”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好,去声.执鞭,贱者之事.设言富若可求,则虽身为贱役以求之,亦所不辞.然有命焉,非求之可得也,则安于义理而已矣,何必徒取辱哉?苏氏曰:“圣人未尝有意于求富也,岂问其可不可哉?为此语者,特以明其决不可求尔.”杨氏曰:“君子非恶富贵而不求,以其在天,无可求之道也.”

子之所慎:齐,战,疾.齐,侧皆反.齐之为言齐也,将祭而齐其思虑之不齐者,以交于神明也.诚之至与不至,神之飨与不飨,皆决于此.战则众之死生、国之存亡系焉,疾又吾身之所以死生存亡者,皆不可以不谨也.尹氏曰:“夫子无所不谨,弟子记其大者耳.”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史记三月上有“学之”二字.不知肉味,盖心一于是而不及乎他也.曰:不意舜之作乐至于如此之美,则有以极其情文之备,而不觉其叹息之深也,盖非圣人不足以及此.范氏曰:“韶尽美又尽善,乐之无以加此也.故学之三月,不知肉味,而叹美之如此.诚之至,感之深也.”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为,去声.为,犹助也.卫君,出公辄也.灵公逐其世子蒯聩.公薨,而国人立蒯聩之子辄.于是晋纳蒯聩而辄拒之.时孔子居卫,卫人以蒯聩得罪于父,而辄嫡孙当立,故冉有疑而问之.诺,应辞也.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其父将死,遗命立叔齐.父卒,叔齐逊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其后武王伐纣,夷、齐扣马而谏.武王灭商,夷、齐耻食周粟,去隐于首阳山,遂饿而死.怨,犹悔也.君子居是邦,不非其大夫,况其君乎?故子贡不斥卫君,而以夷、齐为问.夫子告之如此,则其不为卫君可知矣.盖伯夷以父命为尊,叔齐以天伦为重.其逊国也,皆求所以合乎天理之正,而即乎人心之安.既而各得其志焉,则视弃其国犹敝蹝尔,何怨之有?若卫辄之据国拒父而惟恐失之,其不可同年而语明矣.程子曰:“伯夷、叔齐逊国而逃,谏伐而饿,终无怨悔,夫子以为贤,故知其不与辄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饭,符晚反.食,音嗣.枕,去声.乐,音洛.饭,食之也.疏食,麤饭也.圣人之心,浑然天理,虽处困极,而乐亦无不在焉.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程子曰:“非乐疏食饮水也,虽疏食饮水,不能改其乐也.不义之富贵,视之轻如浮云然.”又曰:“须知所乐者何事.”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刘聘君见元城刘忠定公自言尝读他论,“加”作假,“五十”作卒.盖加、假声相近而误读,卒与五十字相似而误分也.愚按:此章之言,史记作为“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加正作假,而无五十字.盖是时,孔子年已几七十矣,五十字误无疑也.学易,则明乎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故可以无大过.盖圣人深见易道之无穷,而言此以教人,使知其不可不学,而又不可以易而学也.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雅,常也.执,守也.诗以理情性,书以道政事,礼以谨节文,皆切于日用之实,故常言之.礼独言执者,以人所执守而言,非徒诵说而已也.程子曰:“孔子雅素之言,止于如此.若性与天道,则有不可得而闻者,要在默而识之也.”谢氏曰:“此因学易之语而类记之.”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叶,舒涉反.叶公,楚叶县尹沈诸梁,字子高,僭称公也.叶公不知孔子,必有非所问而问者,故子路不对.抑亦以圣人之德,实有未易名言者与?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未得,则发愤而忘食;已得,则乐之而忘忧.以是二者俛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数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学之笃耳.然深味之,则见其全体至极,纯亦不已之妙,有非圣人不能及者.盖凡夫子之自言类如此,学者宜致思焉.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好,去声.生而知之者,气质清明,义理昭著,不待学而知也.敏,速也,谓汲汲也.○尹氏曰:“孔子以生知之圣,每云好学者,非惟勉人也,盖生而可知者义理尔,若夫礼乐名物,古今事变,亦必待学而后有以验其实也.

子不语怪,力,乱,神.怪异、勇力、悖乱之事,非理之正,固圣人所不语.鬼神,造化之迹,虽非不正,然非穷理之至,有未易明者,故亦不轻以语人也.谢氏曰:“圣人语常而不语怪,语德而不语力,语治而不语乱,语人而不语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师也.尹氏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则善恶皆我之师,进善其有穷乎?”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魋,徒雷反.桓魋,宋司马向魋也.出于桓公,故又称桓氏.魋欲害孔子,孔子言天既赋我以如是之德,则桓魋其奈我何?言必不能违天害己.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诸弟子以夫子之道高深不可几及,故疑其有隐,而不知圣人作、止、语、默无非教也,故夫子以此言晓之.与,犹示也.程子曰:“圣人之道犹天然,门弟子亲炙而冀及之,然后知其高且远也.使诚以为不可及,则趋向之心不几于怠乎?故圣人之教,常俯而就之如此,非独使资质庸下者勉思企及,而才气高迈者亦不敢躐易而进也.”吕氏曰:“圣人体道无隐,与天象昭然,莫非至教.常以示人,而人自不察.”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去声.程子曰:“教人以学文修行而存忠信也.忠信,本也.”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圣人,神明不测之号.君子,才德出众之名.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恒,胡登反.○“子曰”字疑衍文.恒,常久之意.张子曰:“有恒者,不贰其心.善人者,志于仁而无恶.”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亡,读为无.三者皆虚夸之事,凡若此者,必不能守其常也.张敬夫曰:“圣人、君子以学言,善人、有恒者以质言.”愚谓有恒者之与圣人,高下固悬绝矣,然未有不自有恒而能至于圣者也.故章末申言有恒之义,其示人入德之门,可谓深切而着明矣.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射,食亦反.纲,以大绳属网,绝流而渔者也.弋,以生丝系矢而射也.宿,宿鸟.洪氏曰:“孔子少贫贱,为养与祭,或不得已而钓弋,如猎较是也.然尽物取之,出其不意,亦不为也.此可见仁人之本心矣.待物如此,待人可知;小者如此,大者可知.”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识,音志.不知而作,不知其理而妄作也.孔子自言未尝妄作,盖亦谦辞,然亦可见其无所不知也.识,记也.所从不可不择,记则善恶皆当存之,以备参考.如此者虽未能实知其理,亦可以次于知之者也.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见,贤遍反.互乡,乡名.其人习于不善,难与言善.惑者,疑夫子不当见之也.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疑此章有错简.“人洁”至“往也”十四字,当在“与其进也”之前.洁,修治也.与,许也.往,前日也.言人洁己而来,但许其能自洁耳,固不能保其前日所为之善恶也;但许其进而来见耳,非许其既退而为不善也.盖不追其既往,不逆其将来,以是心至,斯受之耳.唯字上下,疑又有阙文,大抵亦不为已甚之意.程子曰:“圣人待物之洪如此.”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心之德,非在外也.放而不求,故有以为远者;反而求之,则即此而在矣,夫岂远哉?程子曰:“为仁由己,欲之则至,何远之有?”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陈,国名.司败,官名,即司寇也.昭公,鲁君,名裯.习于威仪之节,当时以为知礼.故司败以为问,而孔子答之如此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取,七住反.○巫马姓,期字,孔子弟子,名施.司败揖而进之也.相助匿非曰党.礼不娶同姓,而鲁与吴皆姬姓.谓之吴孟子者,讳之使若宋女子姓者然.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孔子不可自谓讳君之恶,又不可以娶同姓为知礼,故受以为过而不辞.吴氏曰:“鲁盖夫子父母之国,昭公,鲁之先君也.司败又未尝显言其事,而遽以知礼为问,其对之宜如此也.及司败以为有党,而夫子受以为过,盖夫子之盛德,无所不可也.然其受以为过也,亦不正言其所以过,初若不知孟子之事者,可以为万世之法矣.”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和,去声.反,复也.必使复歌者,欲得其详而取其善也.而后和之者,喜得其详而与其善也.此见圣人气象从容,诚意恳至,而其谦逊审密,不掩人善又如此.盖一事之微,而众善之集,有不可胜既者焉,读者宜详味之.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莫,疑辞.犹人,言不能过人,而尚可以及人.未之有得,则全未有得,皆自谦之辞.而足以见言行之难易缓急,欲人之勉其实也.谢氏曰“文虽圣人无不与人同,故不逊;能躬行君子,斯可以入圣,故不居;犹言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此亦夫子之谦辞也.圣者,大而化之.仁,则心德之全而人道之备也.为之,谓为仁圣之道.诲人,亦谓以此教人也.然不厌不倦,非己有之则不能,所以弟子不能学也.晁氏曰:“当时有称夫子圣且仁者,以故夫子辞之.苟辞之而已焉,则无以进天下之材,率天下之善,将使圣与仁为虚器,而人终莫能至矣.故夫子虽不居仁圣,而必以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自处也.”可谓云尔已矣者,无他之辞也.公西华仰而叹之,其亦深知夫子之意矣.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只.’”子曰:“丘之祷久矣.”诔,力①轨反.祷,谓祷于鬼神.有诸,问有此理否.诔者,哀死而述其行之辞也.上下,谓天地.天曰神,地曰只.祷者,悔过迁善,以祈神之佑也.无其理则不必祷,既曰有之,则圣人未尝有过,无善可迁.其素行固已合于神明,故曰:“丘之祷久矣.”又士丧礼,疾病行祷五祀,盖臣子迫切之至情,有不能自已者,初不请于病者而后祷也.故孔子之于子路,不直拒之,而但告以无所事祷之意.

①“力”原作“九”,据清仿宋大字本改.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孙,去声.孙,顺也.固,陋也.奢俭俱失中,而奢之害大.晁氏曰:“不得已而救时之弊也.”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坦,平也.荡荡,宽广貌.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程子曰:“君子坦荡荡,心广体胖.”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厉,严肃也.人之德性本无不备,而气质所赋,鲜有不偏,惟圣人全体浑然,阴阳合德,故其中和之气见于容貌之间者如此.门人熟察而详记之,亦可见其用心之密矣.抑非知足以知圣人而善言德行者不能也,故程子以为曾子之言.学者所宜反复而玩心也.